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秉龙  乔娟 《农业经济》1991,(2):43-45,31
联邦德国,即指原来的西德,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农业产值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农业劳动力只占全部就业人口的5.6%。在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度中,农业中的合作经济却发挥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德国农民全部购买与销售额的一多半是与合作社发生关系,营业额从50年代的100亿马克上升到1988年的414亿马克。这个数字说明了社员对合作社的信任和农民这种自助组织的效率。那么,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实行社会市场经济的国家中,农业中的合作社会具有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还是先来看一看德国农业中合作社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德国农业合作社的成功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德国是合作社组织的发源地,而今,农业合作社遍布德国农村地区,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和销售的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而且在促进德国农村地区发展、提高农民  相似文献   

3.
德国农业合作社的成功之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国是合作社组织的发源地,自1864年莱夫艾森创立第一个合作社以来,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而今,德国的农业合作社遍布德国农村地区,为农民提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以及信贷、农资供应、咨询等服务,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载体。合作社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和销售的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推进  相似文献   

4.
德国农业合作社历史悠久、规模庞大、体系完备,逐渐形成类型多元化、管理民主化、服务全面化和制度体系化的特点。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德国走出一条既适应国情又顺应时代的农业合作社发展之路,推动德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为中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留下了宝贵启示。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中,要高度重视农业合作社的重要作用,坚持自主发展和政府扶持相结合,提高农业合作社社员收入,完善农业合作社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社运动,农业合作社是生产过程的合作化,但采取搞政治运动的方式来搞合作化,严重违背了自愿互利原则,违背了经济规律,结果由盛到衰。我国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农业生产过程的自身特点,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释放了大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和发展较晚。但由于其原为英国殖民地及欧洲大批移民的涌入,合作思想很快在美国得以传播。1810年康涅狄格州成立第一家牛奶合作社。目前,美国每6个农场主就有5个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合作社,有的甚至同时参加了几个合作社。合作社已经成为美国农业经营服务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 鲜明的特点 美国合作经济组织有两种类型,一是综合性合作组织,如农业协会(Farm Bureau),二是以某个主要产品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合作社立法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本文认为,我国学界和政府部门所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并没有确定的含义,农业合作社的立法不可能将其全部纳入其中。文章首先从法律意义上讨论了农业合作社的内涵,参照发达国家(或者地区)合作社立法和新型合作社组织发展的情况,并结合我国最近10多年来发展农村合作社的实践,对“农业合作社”的质的规定性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农业合作社的基本原则、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合作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农业合作社的基本原则、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合作社财产的归属、合作社及社员的民事责任等农业合作社立法基本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自始建时算起,台湾地区青果运销合作社走过了 84年的路程,是台湾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农业合作社,拥有直接出口权,在青果运销和出口贸易中占有可观的份额。本文以个案方式对青果社作一介绍。   一、组织结构和规模   台湾青果运销合作社始建于 1916年,是由青果生产者联合组成的单一目标的合作社,其主要功能在于为社员提供运销服务,向社员介绍新的生产方法和供应廉价的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以提升社员生产运销技术和增进社员所得为目的。   在台湾,原有 6个青果运销合作社和一个联合社, 1975年将其改组为台湾省青果运销合作…  相似文献   

9.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的共同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合作社原则所引发的控制成本、影响成本、搭便车和决策成本等问题使一些学者认为,合作社的运营效率和投资型企业(IOF)相比具有效率低下的特点。但事实上,农业合作社在许多国家不断地通过结构变革,仍然保持良好的运营绩效,合作社在各国农业市场经济领域展示着较强的增长势头,比较典型的是美国、欧洲及日本的农业合作社。探讨上述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特点,对提高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效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业合作社的剩余分配是农业合作事业成败的关键,对农业合作社分配制度剩余分配的历史角度考察有助于深化对其剩余分配性质与演化的认识。文章首先澄清农业合作社分配制度的历史缘由,然后对农业合作社的分配现状进行梳理,接着归纳出农业合作社分配制度的一些本质特征,最后对农业合作社剩余分配的演化做出谨慎评价。  相似文献   

11.
对农产品合作社一些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提出了“农产品合作社”这一称谓 ,认为目前的合作社立法应为《农产品合作社促进法》而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本文还认为 ,我国农产品合作社经历了一个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 ,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发展农业产业化应与发展农产品合作社结合起来 ;合作社作为经济组织 ,其原则应由它的组织结构、经营机制以及成员的经济利益所决定 ,决非是一种政治理念 ;对合作社的发展应采取促进的方针 ,应把立足点放在最广泛的合作和联合上  相似文献   

12.
以农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有效形式之一。在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农户数量众多、生产规模小是农业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在农业小生产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改善之前,按照农业生产的部门结构和区域结构特征,在适宜的农业部门和农村区域发展农业合作社,逐步实现农业组织化,是我国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推进上海农业组织化程度,是确保实现“十二五”农业发展171标的重要措施之一,其落脚点就是实现上海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德国农业合作社发展及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德国农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德国是世界合作社组织的发源地之一,自1864年莱弗森创立德国第一个合作社--黑德斯道夫信贷合作社以来,已有140多年的发展历史.大致说来,德国合作社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新型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新型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之路,构建我国新型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战略,本文对现存农业合作社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基于以往我国多年创办合作社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外优秀合作社的办社方法,建议将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分为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自由合作阶段、战略阶段和高级农业合作社阶段。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友谊农场在创新和完善农业联合体的过程中,坚持"三合"并举:将农业合作社作为农业创新的突破口,实现了大户联合,资源整合,产业组合;"三统"并进:农业合作社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了统一生产,统一加工,统一销售;"三化"并重:从科技化、标准化、品牌化三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农业合作社经营水平,使农业走上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之路。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业合作社组织在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中是一种主要的组织形式.在社会网络下,农业合作社内的不同成员在自组织机制作用下形成一定的合作组织成果创新知识链,从而使合作组织具有创新效应.对此,应通过各级政府农业主管部门的作用积极引导、最大限度的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创新功能.  相似文献   

17.
泰国的农业合作社运动开始于1915年,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组织体系和治理机制,提出并不断修改了多部农业合作立法,成为我国发展农业合作组织的榜样。本文将介绍泰国农业合作社目前的发展情况,所进行的重大变革及对我国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四大矛盾,国外新一代合作社的发展实践已证实,发展农业合作社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或缓解我国当前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四大矛盾。政府是农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最重要的外部保障和推动力量,本文阐述了国外政府在新一代农业合作社中的作用以及对我国政府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赵黎 《农村经济》2012,(4):117-121
本文通过对欧洲农业合作社发展新动向的分析研究,指出无论是对专业型市场营销合作社的尝试,还是大规模跨国合作企业集团的实践,都为欧洲的农产品种植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与创新空间,而这些或许正是中国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以学习与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0.
德国合作社制度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德国合作社制度的主要特点国鲁来德国是世界现代合作经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19世纪中叶,弗里德里希·威廉·莱弗艾森(FriederichWilheimRaiffeisen)和海尔曼·舒尔茨──德立兹(HermannSchultze-Delitzsch)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