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靓 《山西农经》2014,(1):113-113
<正>"土地流转出去后,比自己种赚钱多。"这是河南省一位农民刘军对全国政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重点提案督办调研组说的心里话。5月5日至11日,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干以胜带领调研组赴安徽、河南,走进田间地头,与种粮大户、农民、农村合作社代表、企业负责人及基层干部交流,并听取当地政府的情况汇报,看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  相似文献   

2.
产权、定价机制与农村土地流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产权制度是土地流转的制度前提,而定价机制则是农地流转利益的实现机制.在当前的土地产权制度下,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是政府征地和批租.由于土地产权制度不健全,土地流转补偿定价机制不合理,导致土地流转不健全、农民的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因此,构建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塑造农民家庭产权主体地位,是促进土地流转和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产权制度前提.在此基础上,改革"向后看"的按历史均值单方面定价的补偿制度,确立"向前看"的按未来值的现值的补偿定价制度,是土地流转收益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农业的根本,维护土地安全,保证农业生产正常运行,是关系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的大事,解决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服务"三农"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关系,用法律的形式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关系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心愿.本文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入手,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的完善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贵州农村土地流转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人口流动加快,大量的农民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农民的就业结构也因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本文对贵阳市白云区和遵义市务川县的土地流转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对这两个县区土地流转的调查分析,对贵州省目前的土地流转状况及其可能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为制定有关"三农"的政策措施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框架下,要想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在土地使用权层面力促其自由流转.因此"土地流转"就当然地成为了"新土改"的一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临汾市蒲县人民政府自2002年9月份以来,组织各有关部门对全县9个乡镇103个村土地延包政策进行了再落实工作,审核、完善、签订、颁发土地承包合同17473份、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17473份,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173份,充实和健全了10项农村承包合同管理制度和10项规范管理标准,建立和完善了农村承包合同“四表一账”。延包政策的再落实,一是促进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规范化管理。由土地而产生的纠纷和矛盾明显减少,干群关系得到理顺。二是消除了农民的怕“变”心理,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三是延包政策的再落实,为计算计税面积提供了准…  相似文献   

7.
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一些农业大省土地经营权流转步伐加快,形成了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但在热情高涨的背后,一些地区出现的"运动式"土地流转苗头值得高度警惕。例如:个别地方政府求快求大心切,大幅提高流转土地规模,甚至要求"一个月完成全年70%的流转任务";个别村庄耕地总面积只有2000多亩,农民申请流转经营耕地总量竟远远超过面积总数……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流转管理机制的缺失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农民集体土地产权流转的管理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行农民集体土地产权流转管理机制的不完善是滋生土地违法使用甚至于"土地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在对现行农民集体土地产权流转管理要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现行管理制度的缺失,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民集体土地产权流转管理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土地对于这国农民而言,不仅是财富之源,而且是民生之本.土地不仅承担着农民基本的物质保障,同时也是基重要的心理"防护伞",农民失去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稳定的养老、就业保障,然而,城市化、工业化、专业化是这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基中必将涉及农村土地的征用与集中(流转).在农村土地承担社会保障功能的前提下,如何解决土地征用与集中(流转)过程中的问题,本文结合对浙江嘉兴、金华农户调研情况,提出了以社会保障为视角,对农户"土地流转置换"的意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农民将土地流转出去,有两个主要的土地经营者,一是外来工商大户。工商大户流转土地一般时间长、规模较大,很高的土地流转费和农业收益有限会造成大规模流转土地工商大户的经营困境。二是本村"中坚农民",这些"中坚农民"年富力强,但因为不愿或不能进城务工,他们往往只是通过口头协议来流入进城农民的土地耕种,这样进城农民随时可以要回土地自种,土  相似文献   

11.
在云南的乌蒙山深处,有一家农业企业——宣威市龙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虽然2013年才成立,但是公司精心培育的"龙津"牌灯盏细辛已经入选了"十大名药材". 公司成立时基地面积只有几十亩,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公司经过多次开会研究、多次入户做群众工作,最终土地流转的难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三权分置"起因于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引致的农民群众自发进行的土地流转,体现出鲜明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特点。而党和政府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实行"三权分置"改革,既为土地流转清除了障碍,又对其施加了规范和约束,表现出明显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特征。本文深入分析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诱致性与强制性演进逻辑,启示在"三农"工作中,要重视利用诱致性和强制性两种方式,加强有效率制度供给,提高农业经济绩效。  相似文献   

13.
土地依法流转是允许的,可以发挥土地的使用效益,但是土地的流转必须坚持"条件、自愿、依法、有偿、规范"的原则.条件,就是说具备土地流转条件的地区,应当是二、三产业比较发达,有相当多的农民离开农业而到二、三产业工作,并且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稳定的收入来源.自愿,就是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得强迫命令,不得强行收回农民的承包地.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涉农土地信访呈上升势头,几乎是上年同期信访量的两倍.土地承包与流转纠纷主要表现为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招商引资过程中,不尊重农民意愿,强行土地流转,甚至耕毁青苗,侵犯农民合法权益和利益,伤害农民感情,激化干群矛盾.可以说,土地承包与流转已成为全省当前农村焦点、难点问题之一.当前,必须以中央18号文件和<农村土地承包法>为指导,化解土地流转中的种种矛盾,把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导入正轨,这是农村经营部门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5.
关于土地流转问题,这不仅一个理论政策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问题.土地流转的动力就在于离开农村、离开土地的农民他们不需要耕种土地,他们要转向城市或者工业.农民离开农村、离开土地的数量决定了流转土地的数量.  相似文献   

16.
不少地方一谈深化农村改革,就认为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一些地方和学者甚至提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买卖"问题.中国的城乡一体化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土地将长期对农民起着生存保障、社会保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特的不完全契约理论不仅可以用于解释微观经济问题,还可以解释土地承包制度变迁等宏观经济问题。土地承包制度变迁涉及地方政府、村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大部分文献只是从其中一个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研究农民负担过重、土地调整、征地冲突和农地确权等问题。文章运用"不完全契约—剩余控制权"分析框架,能够将地方政府、村集体和农民三者结合起来研究。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承包制的不完全契约特性导致农民没有农业生产剩余的控制权,造成农民负担过重;村集体控制了农地调整所产生的剩余导致土地被频繁调整,造成农民承包土地产权安全性较低;承包制的不完全契约特性导致土地流出者和流入者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都承担着风险,不能完全控制土地流转产生的剩余,从而限制了土地流转速度和流转规模;政府和村集体控制了征地所产生的剩余,造成农民利益在征地中被剥夺,引发了激烈的征地冲突。农地确权清晰界定了政府、村集体和农民的土地权利边界,提高了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剩余控制权,限制了地方政府和村集体对土地的剩余控制权,降低了农地的交易费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承包制的不完全契约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土地流转是解决旅游发展用地需求的重要形式,已有研究局限于土地流转实践模式梳理总结,理论落后于实践。通过对典型案例点贵州M景区土地流转调查发现,当前流行的一次性现值赔付和分期赔付都难以满足土地流转农民经济受益与现实生活需求。为此,文章提出农民将土地流转补偿金投资旅游开发,以"债权收益"确定土地流转补偿下限、以"股权收益"确定土地流转补偿上限,并从思想、管理、监督、利益分配等方面加以规范。如此既解决土地流转农民投资困境与日常生活开支需求,又保证旅游开发商市场主体活力,真正做到公平而不失效率。  相似文献   

19.
农村宅基地流转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城乡地权市场分割的制度约束,导致城市土地短缺和大量农村宅基地限制流转这一矛盾.而宅基地使用权的市场自发流转会引发合约一方的"敲竹杠"行为,进而影响合约的实施.从短期制度分析的视角,政府主导型的宅基地流转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市场失灵,提高城乡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能显著增进农民的福利.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架构与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地流转是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切实保护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配套制度建设,准确定位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角色与职责,推动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流转程序规范化、流转交易市场化、流转经营规模化和流转纠纷调处手段多元化等流转机制建设,为土地流转打造可靠的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