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康美药业造假案的宣判带来对独立董事强责任的广泛争议。现行立法和司法实践均将独董责任置于公司董事责任的视野之下考量,独董作为外部监督者缺乏区别于其他董事群体的追责体系。在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独董不参与信息披露文件的形成过程,其监督不力并不构成广大投资者损失的主要风险,对其适用同内部执行董事一样的责任认定标准有违公平理念。作为责任认定的基础,独董的勤勉义务不源于信义义务,而是证券民事侵权责任下的注意义务。应当明确独董不同于其他董事群体的客观“中人”标准,以不同专业独董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履职期待。在责任追究上,应坚持以主观过错为归责原则,以此为基础通过拓宽履职渠道、完善责任减免来实现独董履职全过程的权责一致。  相似文献   

2.
李培林 《特区经济》2005,(12):254-255
1.独立董事制度缺乏基本的法律依据。广义上讲,我国的立法,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颁布的法律、国务院制定颁布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委制定颁布的行政规章。就独立董事制度而言,它应属于《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调整范围,但这两部法律中尚缺乏对独立董事及其应享有的权利、义务等方面的规定。证监会出台的《指导意见》虽然对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权利和义务等事项作了相应的规定,但该文件是指导性的,尚需上升到法律层面。因此,从我国一些上市公司已推行了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情况来看,最主要的问题是无法可依,独立董事很难从法律上保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独立董事的责任在法律上尚不明确,需要在民法领域进一步明确规定独立董事的民事责任问题,在刑事立法领域还需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的刑事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3.
柳颂清 《特区经济》2006,(1):172-173
本文结合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概念、责任、运行现状,对如何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出加强相应的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设、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成立行业组织,逐步完善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标准、明确独立董事应承担的责任及法律后果等7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小翠 《特区经济》2024,(2):118-121
债权人利益频繁受公司管理层侵害,董事与第三人产生新的代理问题。在公司法语境下,有过错的董事在直接或间接侵害债权人利益时应承担责任。公司正常经营时,过错董事应对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公司履行不能是董事担责的关键因素;当公司濒危,董事对债权人负有维持财产价值的信义义务,若公司财产不当减损导致债权人利益受损,此时既满足侵权责任要件、亦有承担信义责任的基础,故此阶段过错董事担责是侵权责任与信义责任的竞合。同时董事与公司作为独立民事主体,过错董事应与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且由于不同董事权力大小不同,宜对董事赔偿标准差异化设置以平衡董事利益。  相似文献   

5.
李俊彦 《山东经济》2010,26(4):69-72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由于缺少对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独立董事作用的发挥。对独立董事的激励面临着两个悖论:一是如何既能够从企业或者股东的角度对独立董事进行激励,又能够保持其独立性;二是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来看,独立董事从本质上也属于代理人角色,但是从独立董事所应具有的职责来看,其所起的作用应该是降低股东的代理成本。如何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以期发挥更好的作用?本文讨论了独立董事的激励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潘璐 《辽宁经济》2006,(8):68-69
当代各国公司法都承认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公司的意思表示因此有别于股东、董事等个人意见;然而公司资本属性又决定了公司的这种“拟制意思”本质上还是一小部分人的“资本多数决”。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公司董事、监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实践中这些高管人员以及权力层之外的控股股东滥用权力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按照“受信义务”理论,承担受信义务的高管人员要对公司尽到注意义务与忠实义务,且修改前后的《公司法》都明文规定了“董事、监事等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约定而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负赔偿责任”,但旧法体系下如何有效追究这一责任存在很大疑问。法理上,公司作为高管人员侵权行为的直接受害者,其享有唯一的诉权,然而高管人员完全可以使公司放弃诉权。这样一来,受信义务人的责任并未得到实际追究。  相似文献   

7.
方赛迎 《特区经济》2010,(11):259-260
董事诚信义务在《公司法》中予以确立不仅必要而且可行。而具体可通过对《公司法》第148条的丰富和完善,明确董事对公司除负有忠实义务、勤勉义务之外,还需负有诚信义务,即董事不得故意让公司失信,不得故意失职、有意懈怠职责。如董事违反诚信义务给公司造成损失,则需在一定的限度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8.
刘艳蕊 《魅力中国》2014,(26):298-298
在公司权力中心由股东大会向董事会转移的同时,董事负担的义务和责任也越来越重。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可以分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风险,确保董事和高管依据自己的判断做出经营决策,同时也保护中小股东、公司和债权人等相关利益主体,还可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本文旨在研究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希望能促进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独立董事制度的法律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的独立董事制度必须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为保障,英美衡平法体系明确并确保董事对公司的受托义务是独立董事制度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独立董事的性质也决定了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是有限的,把独立董事制度的主要目的定位于改善和监控公司信息披露程序和质量,有利于提高独立董事  相似文献   

10.
独立董事制度特有的价值目标使独立董事必须具备独立性、客观公正性、公司整体利益的代表性。在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除了要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外,必须建立完善的独立董事激励机制和责任机制,充分调动独立董事的积极性,督促其尽职尽责,更好地行使监督权。  相似文献   

11.
基于职能视角的独立董事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曼琴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8):114-118
从职能期望而言,独立董事应兼具监督职能、战略职能与政治职能三大职能。与公司高管层激励机制比较,我国独立董事激励机制有其特殊性,独立董事的激励陷入了薪酬激励与声誉激励的争论。从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激励机制的实践来看,我国独立董事激励机制表现出激励内容单一,独立董事的津贴水平与责任、风险不匹配等缺点。激励机制设计中必须要有足够的“动力”,期望功能才能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公募基金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有“老鼠仓”行为、利益输送行为及违反注意义务致安全事故频发等.完善我国公募基金的监管体系可从公募基金内部监管机制和公募基金法律监管体系两方面进行,前者的完善措施包括加强持有人对基金公司的监管、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及改变由管理人选任托管人的方式,后者的完善包括基金管理人注意义务方面的完善和民事赔偿责任制度方面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根源于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制度环境存在设计上的重大缺陷,关键是现有公司治理结构、法律法规约束和独立董事制度安排妨碍了独立董事制度正常运作。要使独立董事制度充分、切实和有效发挥其独特制度优势,必须全力深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革,努力推进公司治理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行和实施独立董事职业化、进一步细化和明确独立董事责权利、健全对独立董事的责任追究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4.
荆天星 《特区经济》2014,(10):168-170
由于股东与经营层的分离,与合伙组织相比较,公司的经营效率更低下,如何提高董事对公司负责任的程度就异常重要。董事对于公司要承担注意义务与忠实义务,二者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要求,综合起来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评判股东的尽职程度。然而我国《公司法》对于这两种义务的规定,缺乏具体的执行或违反标准,即便是在有具体要求的条款中,又存在不合理加重董事义务的情形。通过比较美国公司法中对于董事义务界限的分析,判断其规定的合理与不合理的方面,是有利于我国董事义务完善的。  相似文献   

15.
起源于美国的独立董事与审计委员会制度,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监督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制度也随之建立发展起来.如何有效发挥独立董事在企业中的监督作用,一直是重点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归纳整理,选取了国外典型的独立董事参与董事会实施审计案例,结合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与审计委员会制度现状,提出几点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董事责任保险为独立董事提供了一个必要的保障,但保险公司出于对自身“风险—收益”的考虑,必定会对独立董事过失行为引起的赔偿责任加以限制,进而影响对独立董事的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17.
1993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监事会是我国公司的监督机构,负责对公司的董事、经理等经营管理层进行监督。然而,经过八年多的公司运作实践,监事会却未能发挥有效的监督职能。于是,人们转而去求助于独立董事制度,寄希望于独立董事制度能救我国公司监督机制于危难之际。2001年8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通知》对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权利、义务作了明确规定。并要求上市公司在2002年6月30日前,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2名独立董事;在2003年6月30日前,上市公司董事会至少应包括三分之一独立董事。那么,在我国公司法确立的监督机构监事会之外,又设立独立董事制度,是否必要,是否如人们所希望的那样是治疗我国公司监督机制失效病症的灵丹妙药呢?  相似文献   

18.
独立董事制度首创于美国。独立董事,是指不在上市公司担任除董事以外的其他职务,与股东尤其是大股东以及高级经营管理团队保持必要的独立性,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董事会的运作,同时合理地履行其勤勉、诚信和尽责的义务的董事。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在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进程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但这一制度在我国还存在许多亟待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股权激励,是对员工进行激励的价值分配机制,具有激励与约束相协调,权利和义务相互匹配的价值导向.将独董纳入股权激励制度中,是解决实践中独董成为“花瓶”董事、“懂事”不独立等困境的一剂良药.遗憾的是,这两种制度在我国处于平行的轨道上,交叉融合的魅力得不到实现.将独立董事纳入股权激励对象范围中,是顶层设计应予以考虑并实施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证监会在9月11日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准则》)中规定:"上市公司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负有诚信与勤勉义务.独立董事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公司章程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尤其要关注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并在《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也对独立董事制度的有关事宜做出了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