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荒漠化成因是荒漠化研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厘清荒漠化成因是有效防治荒漠化的前提。荒漠化演变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现代荒漠化的发生与发展主要由不合理人类活动造成。文章梳理了已有研究对我国荒漠化成因的解释,从经济学视角对荒漠化中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给予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些不合理活动的产生原因,发现人口压力大是不合理人类活动存在的前提,产权不明晰及相关配套制度缺失是这些不合理活动产生的制度根源。推进荒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的产权由国有产权向更有效的产权形式转变,建立与完善生态补偿等配套制度,以及促进人口转移与技术进步,都将有助于减轻甚至消除人类不合理活动与实现荒漠化的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2.
荒漠化防治历来是人类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生态和社会工程。随着第二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七星湖成功地落下帷幕,沙漠、科技和新能源等话题再度掀起了人们对于荒漠治理的思考热潮。作为中国荒漠治理的典型,亿利资源集团总裁王文彪也同时让人分享了亿利资源二十年来的治沙经验,以发展沙产业为主的荒漠化防治道路已然为沙漠地区经济展示了一种新的发展概念。  相似文献   

3.
美国沙尘暴问题及治理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尘暴问题及作为其主要生态驱动力的荒漠化问题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面临的严重的生态问题。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政府和民众在防治沙尘暴和治理荒漠化方面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其中,完善的立法和执法体系、农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管理政策、荒漠化地区资源利用政策、民众参与机制以及沙尘源控制措施等都是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草原生态遭到破坏而荒漠化这个问题,我国已经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草原生态的保护,但在保护草原生态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使保护工作没有起到显著效果,值得深思.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草原生态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荒漠化治理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与梳理,从荒漠化治理技术、模式、政策、法律、效益等方面系统地梳理荒漠化治理研究现状,根据相关内容,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提高荒漠化治理成效、巩固生态治理效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防治荒漠化——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瓶颈”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作为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早已成为制约我国广大荒漠化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以及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目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面临的“瓶颈”问题。文章在分析荒漠化危害、发生和发展原因,以及我国在荒漠化问题上取得的成果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荒漠化防治的总体原则、技术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环境退化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湿地萎缩等主要生态退化类型的现状、分布和成因并对我国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出了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生态地位特殊而重要,是西北乃至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沙漠、戈壁面积居全国第四位,以河西走廊为主的7个地市的21个县更是全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在党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历届甘肃省委省政府都把防沙治沙、开发利用沙区资源摆在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议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对水域荒漠化的定义和表现形式进行界定,分析我国水域荒漠化防治工作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特别是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探讨水域荒漠化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做好水域荒漠化防治需处理几方面关系,即统筹其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生态安全、渔业管理、国际发展趋势、国际多元化投入等关系,最后提出加强水域生态荒漠化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对“水域生态荒漠化”做了初步定义,认为我国内陆水域生态系统正受到严重改变和损害,同样存在荒漠化现象;水质污染、资源开发不当、水土流失、水利设施和生物污染等是造成我国内陆水域生态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应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在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中,土地荒漠化已成为最为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据联合国公布的数字,不当的人类活动以及气候变化导致占全球41%的干旱地区土地不断退化,荒漠面积逐渐  相似文献   

12.
段文霞  陈放 《农村经济》2002,(12):14-16
当今人类面临人口爆炸、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自然资源枯竭、物种灭绝、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和尖锐性已成为国际社会所普遍认同 ,并成为至关重要的世界性课题和国际会议的焦点[1] 。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生态破坏影响深远 ,已日益引起人们的焦虑和关注 ,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博大精深 ,应当成为我们从根本上、战略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思想依据。  ①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核心。马克思主义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看着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的整…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企业财务报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当前世界经济不断发展,新的经济形态不断涌现,全球经济已经开始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已渐渐趋于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无形化,不仅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全面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各种经济活动、管理方法也都随之出现了改进与创新。现在,由于企业管理方式的日益更新,现行会计信息受其在生产加工、传递等方面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影响,与新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已经不相适应,因而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尽早完善会计信息体系和财务报告体系是在知识经济给我们提出的新的课题。二、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分析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14.
森林、湿地等生态用地能有效调节气候、抵御自然灾害,但却遭到人类极大地破坏,如何使生态用地得到更好的保护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自博弈论发展以来,已经运用到很多领域,但尚未运用到生态用地保护的研究中。本文从博弈论视角分无政府干预和有政府干预情况进行生态用地保护中各利益方的博弈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生态用地保护必须要靠政府合理干预和公众生态意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1.增加强生态意识英国著名生态学家戈德史密斯称当前的生态危机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如此下去,世界将失去供养人类生存的能力。没有清醒的生态意识,就会丧失文化进步。人类的发展史,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将给人类提供优越的生存条件,违背自然、破坏生态,将使人类遭受无穷的灾难。历史告诉我们:社会经济总量的提高往往伴随着生态的恶化,但当社会发展以后,回过头来治理和巩固环境时,代价已经巨大。在新的历史时刻,生态建设已成为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6.
沙尘暴已经成为21世纪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北麓的四子王旗,荒漠化极为严重,多年来一直是发生沙尘暴平均日数的高值区中心,也是沙尘源区和沙尘东移进入京津的重要路径之一,沙尘暴频发的原因是人类活动和脆弱的自然环境耦合的结果;以该区为例讨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耦合作用下沙尘暴的年发生日数特点。  相似文献   

17.
几千年延续至今,土地问题始终是农业乃至中国发展的根本问题.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深入,荒漠化地区存在的制约因素显得尤为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和人文环境的落后使得土地政策与工业化援助政策、财政政策、投融资政策一样,在关乎西部大开发和荒漠化治理顺利推进和取得预期效果方面遇到种种阻碍.因此,如何运用政策更好地合理配置荒漠化地区有限的土地资源,并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其潜在的生产力,以应付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加入WTO给我国农业,尤其是在荒漠化地区发展农业带来的风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如何适时有效地改革现行的农村土地政策,真正明确"三权"--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农产品支配权的关系,摆正"三权"各自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石漠化即喀斯特荒漠化、石化,是广西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其成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类活动原因。为了促进广西石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治理石漠化,保护石山地区生态环境入手。应采取明确石山区土地所有权;调整有关林业政策;综合治理;妥善解决能源问题;控制人口;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优化区域内产业结构和布局;严格执法;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浙江林业》2009,(6):45-45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1977年联合国荒漠化会议正式提出了土地荒漠化这个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环境问题。1992年6月,包括我国总理李鹏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与会、170多个国家派代表参加的巴西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荒漠化被列为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  相似文献   

20.
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如滥垦、滥牧、滥采、滥伐、滥用等触发并加速了土地荒漠化的进程,但这只是制约土地荒漠化的外在机制。在这些破坏行为背后,存在着更深层次、更具决定性作用的荒漠化内在机制。当前土地制度、投入机制、草原利用制度、政府决策等现实制度问题正是我国现代荒漠化内在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