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在资金支持工作中切实履行好职责 各级人民银行,要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性,深刻领会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精神实质,明确这次改革既是关系农村信用社的长远发展,更关系到支持“三农”发展措施的落实。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人民银行资金支持是推动和确保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作用日益突出,必须进一步深化农业财政改革,切实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全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全面启动,这对进一步深化农信社改革,增强服务功能,加大支农力度,改善支农服务,促进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和农民增收,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全面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省各级人民银行一定要切实做好全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有关工作,特别是资金支持工作,努力促进我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4.
一、精心组织实施改革试点资金支持方案,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2004年8月,国务院全面部署第二批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省市的工作后,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高度重视,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精心组织实施改革试点资金支持的各项工作。全区各级人民银行积极承担起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的考核工作;银行监管部门、自治区农村信用联社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资金支持方案的实施;各级政府在清收不良贷款、增资扩股等方面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全区农村信用社的  相似文献   

5.
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促使城乡资金流动比例失衡的现象日益突出,导致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弱化了其支持“三农”的积极性,强化了农村金融抑制,不利于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本文基于金融渠道的视角下提出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加大对枉村金融机构投入和支持力度以及完善利率覆盖风险机制和农村资金回流机制、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构筑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对策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6.
周振海 《中国金融》2004,(13):42-43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自2003年9月份开始,历时近10个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试点中,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切实做好资金支持工作,促进农村信用社真正实现。花钱买机制。的目标,较好地发挥了人民银行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欠发达地区资金流失严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比居高不下导致流动性不足,中小企业信誉差,导致了在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乏力。应通过改变现行信贷管理体制、发挥央行窗口指导作用。深化企业改革等措施,改善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局面。  相似文献   

8.
伴随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境外资金的成本优势日益突显,越来越受到省内企业的青睐。近年来,湖南省境外资金流入规模不断扩大,在支持湖南开放崛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如此,通过对湖南省境外资金使用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开放型经济发展需求,需要在今后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山东省沂水县财政局在编制部门预算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提前对政府重要决策事项进行调研,主动提出宏观调控措施,节约资金上亿元,得到政府领导和部门的肯定、信任、支持,进一步深化了预算改革。  相似文献   

10.
自2003年以来,我国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历时9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资金支持方案等改革措施,努力促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的实现。在国家资金大力支持、农村信用社及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下,深化改革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  相似文献   

11.
农村金融机构振兴“三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了解农村经济金融现状,发现和解决农村金融在支持“三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指出金融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障碍,并提出强化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深化农村信用社机制改革,发展农村商业性金融,健全农业保险机制,构建农村资金回流机制等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3年8月以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分两批在全国展开并取得不错的成效.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积极推动下,2006年12月31日,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工作正式启动,作为改革的配套措施之一,海南农信社改革可获得央行资金支持21.23亿元.为顺利推进海南农信社各项改革工作并取得实效,建议应针对海南农信社资产状况,准确选择相应的资金支持方式,充分利用央行资金支持优势,促进农信社改革的顺利进行和"花钱买机制"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加强经营管理注重经济效益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林振雄冷冰刘兴亚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金融业日益发展壮大,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渠道。为了把...  相似文献   

14.
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提出了"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总体要求.2003年9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15.
徐栋 《西安金融》2005,(1):51-53
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对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回顾一年来8个先行改革试点省份的农村信用社改革,相关农村信用社抓住行政管理主体变更的历史机遇,借助于央行的资金支持、国家有关补贴和减免税收等各项扶持政策,通过增资扩股、加快处置不良资产等举措的落实,初步实现了强化自身约束、增强服务功能的阶段性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6.
自四川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各级农村信用社积极开展增资扩股、制定和实施改革方案、清收不良贷款和转换经营机制,自身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迈上了新台阶。2005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向全省21个农村信用联社发行了72727万元专项票据,充分发挥央行资金支持杠杆的作用,有效撬动农村信用社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推动改革试点工作深入进行,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从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等五个方面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主要的资金供给部门,如何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资金需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已成为当前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就农村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需要资金的支持,但中国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缺位难以为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作为在中国农村分布较广的金融机构——邮政储蓄由于体制的限制不能很好地服“务三农”。因此,深化邮政储蓄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相应的制度支持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的增长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阐述了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了金融深化作用于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即资金形成机制、资金导向机制、信用扩张机制 、区域融合机制、风险防范机制等,最后指出了我国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可供选择的金融模式。  相似文献   

20.
蒋润祥 《西安金融》2006,(12):62-63
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巩固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和主力军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缩小城乡经济差别,真正实现“花钱买机制”的效果是目前应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对此立足于天水市农村信用社发展实际.探讨当前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和专项央行票据资金支持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