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是个复杂的技术和管理过程,必须充分利用Web数据挖掘技术的优势,建立完善网络舆情监测引导系统,进一步提升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自觉地把互联网的优势转化为推进社会治理的现实动力和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2.
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高校网络舆情内容的多元性与分散性,创造和参与主体的特殊性,形成过程的迅捷性等特点,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要坚持正确导向,用先进思想与文化占领高校网络;要创新教育手段,增强教育实效性;要加强网络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水平;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3.
有效化解突发危机事件负面网络舆情是各级政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采用两层级Moran过程下随机演化博弈理论,揭示网民圈群式分布结构对负面网络舆情演化规律的影响,并进行Matlab数值仿真分析。研究表明:政府对传播负面舆情网民惩罚概率和惩罚额度越大,越有利于负面舆情化解;单一圈群中,当博弈收益和网民规模满足相应条件时,不管是弱选择还是强选择,均可有效化解负面舆情;两层级圈群中,当网民总体规模一定,博弈收益满足一定条件时,只有当分组数超过相应的临界值,才有利于负面舆情化解。 相似文献
4.
在微博环境下,高校作为特殊的群体环境,网络舆情对高校危机事件的形成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存在着重要影响。通过分析微博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及特点,提出微博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通过疏导结合的方式,正确认识和合理引导网络舆情,建立起高校网络舆情体系和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当前社会负面舆情频发的现象,就其成因、特点、危害进行剖析,总结负面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索负面舆情应对管理的有效办法,以便充分发挥办公室信息公开和宣传阵地的职能,更好地实现机关事业单位的科学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6.
7.
张菊兰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12,(4):45-49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新疆的网络舆情具有群体极化、带有明显的时间性、突然性强、敏感度高等特点;在多年的实践中产生了舆应对显著效应、问政效应、跟风效应等正负面效应。今后,政府应加强新疆少数民族语言官方网站建设,发挥网站在信息传播中的舆论引导作用;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以确保信息的公开透明;同时还应提高网络评论员的素质与舆论引导能力。这样有助于提升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下,由于网络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媒介的广泛应用,大学生越来越喜欢在互联网上展现自身的感受与看法,高校网络舆情呈现越来越多元化和不易防范的特征,加大了高校不安定因素以及对日常管理工作的难度。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是社会发展和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行为的引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对于未来融入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网络舆情引导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国家治理领域,大学生群体作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网民群体,其关注参与网络舆情的热情和影响力日益扩大。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已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文章从探究网络舆情事件生成发展模式入手,分析舆情发展阶段,结合大学生群体特质,提出遵循“三因理念”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高速增长,网络已经改变了社会舆论的生态环境,并形成了崭新的网络舆论场。在突发事件频发和网络媒介越来越深度介入的现阶段,如何认识、把握并有效引导网络舆情,维持社会和谐稳定,成为公安消防部队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1.
对网络舆情做出及时、准确和有效地应对是网络时代地方政府必备的执政能力之一,对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做出客观评价是提升政府执政艺术的重要一环。网络舆情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术语,因此以国内最权威的研究机构和具有省级以上相关项目的高校为研究样本,分别从统计学和系统动力学两种评价体系展开研究,分析了上述研究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网络信息传播已经成为社会主流信息的重要传播方式,一旦社会爆发突发敏感事件,公众舆论容易在网络上迅速集聚,而相关部门如果反应迟滞、应对不力的话,极易形成网络舆情事件。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网络舆情的分析能力,及时准确地掌握社会舆情动态,科学应对网络舆情,优化社会治理环境,将成为地方政府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数量的增多,网络民意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已经显现出巨大的影响力.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在行政工作越来越受到网络民意的影响.网络对领导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领导选人用人和领导决策上,本文主要从决策方面分析网络对行政领导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6,(9)
大数据时代,网络成了双刃剑,时时处处都有自媒体的泛内容参与。信息传播呈现有杂音混响、不对称现象、碎片化类聚的新特征,网络舆情有了新发展新需求,引发民主、文化、社会三个维度的不和谐,带来学习方式的浅表浮躁、网络文化引领的失语、网络谣言甚至网络暴力的避无可避等新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模式多了隐性的视角,实践中通过深入智能化管理、夯实话语力建构、加强微平台建设,弘扬话语场里维护秩序的优势话语权,具体路径包括加强学习管理和素质管理、强化政治表达和文化表达发声、借鉴媒体策略和开展网络社会道德伦理治理三部分内容,从而呼唤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增强思想政治话语的交互力、聚合力、传播力。 相似文献
15.
16.
分析危机预警含义,制定网络舆情危机预警指标,提出三级评价监控指标体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建立网络舆情危机预警监控模型,对企业网络舆情危机进行预警监控,并为完善企业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提出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7.
18.
网络舆情作为一种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新兴的游离于主流现实言论环境以外的信息表达渠道,在高校大学生群体当中运用广泛,影响深远.高校网络舆情具有参与主体特殊性与内隐性,传播途径多样性与迅捷性,舆情内容非理性与盲目性等特点,在高校中既存在正面效应,也不可避免负面效应.本文认为高校处置网络舆情应做到:加强舆情研判,准确把握网络舆情;遵循舆情规律,合理引导网络舆情;重视舆情危机,科学管理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19.
掌控校园网络舆情对于构建文明和谐校园和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当前高校网络舆情从内容和传播的平台等方面都呈现多样性。高校对校园网络舆情的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须多部门联手建立起相应的掌控机制,实施多方面可操作性强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伴着校园疫情危机频发。其中,校园管理的僵硬失调问题凸显、师生不当言论不断传播发酵、学生心理问题通过网络倾泻、网络舆情诉求平台不畅等问题最受关注。高校辅导员要做学生诉求的倾听者、传达者,做校园网络舆情的把关者、化解者,做网络思政教育的引导者、陪伴者。面对网络舆情,辅导员既要加强学生和自身网络素养,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还要积极协助学校开展网络舆情监测,倾听学生呼声,拓展合理反馈渠道,参与高校舆情队伍预警机制和预案的制定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