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从垂直专业化分工角度出发,全面考察了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工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对一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目前在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的地位以及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进行了思考,认为长期内我国应该注重提升加工贸易参与国际分工的层次,发挥跨国公司的积极作用,促进我国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变.  相似文献   

2.
运用Hummels等人的研究方法,从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的整体变化趋势、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垂直分工产业链中所处的地位、制造业内各行业具体在国际垂直专业化中的参与情况这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产业集聚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互动机制三个核心因素——要素禀赋、规模经济和交易成本,运用中国12个制造业行业19932011年数据构建面板数据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结果支持二者互动关系的存在及核心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段振远 《商》2014,(32):104-104
当前世界经济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然而这种联系已经不是简单的消费品的直接进出口,中间产品的进出口占世界总贸易量的比重不断增加,而这种现象背后的直接原因就是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化。中国早在改革开放以后就开始融入到世界经济中,自然也不可能不受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影响,事实上,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已经成为了许多跨国公司的加工厂,然而现在的中国只能参与产业链中价值链中附加值较低的部分,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廉价劳动力方面的优势也在逐渐消失,因此中国正面临着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中传统优势丧失而新优势尚未建立的阶段。本文主要就国际垂直专业化产生的动因以及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了阐述,并结合中国实际,对中国如何适应国际垂直专业化产生的挑战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一直是被关注的热点,在垂直一体化分工背景下研究中131国际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对环境的影响对于中国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国际分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角度出发,全面考察了垂直专业化跨国分工对要素价格、产出效应、贸易条件、一国福利的影响。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参与国际分工时应着力提升产业层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发挥跨国公司的积极作用,促进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变。  相似文献   

7.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是我国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之一,要素价格的变动必然影响我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模式及地位,由此将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使用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等方法,对劳动力、资本及原材料等要素价格上涨对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要素价格上涨对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为显著的负效应,但不同要素价格的影响程度不同。基于分析结果,本文对我国如何优化提升产业结构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9.
江琴 《致富时代》2015,(2):57-58
对垂直化专业分工的相关期刊文献阅读可知,垂直化专业分工指数(VSS)的测量问题解决之后,引起了一系列的经济效益分析,即垂直化专业分工对我国理论经济以及实体经济发展到底有哪些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参与国福利的影响,对高技术和低技术工人工资与就业水平的影响以及对技术扩散、转移和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基于大中型企业对垂直化专业分工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加工贸易成为世界新一轮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工贸易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的角色,中国加工贸易历经30多年的发展,为中国的对外贸易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此,着重分析了中国加工贸易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计算了中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各个部门出口波动情况,同时借助垂直专业化比率(VSS)这一指标衡量了各个部门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测算结果表明:以其他商业服务(OCS)为典型代表的服务贸易相比于货物贸易尤其是高端货物贸易较少地参与了垂直专业化生产,服务贸易尤其是其他商业服务贸易以及传统货物贸易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20%,而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仍然大幅上升。人民币升值为什么没有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减少?本文在垂直专业分工的背景下检验了汇率与贸易的关系。结果发现,垂直专业化程度高的行业,汇率的变化对于贸易没有影响,而对于垂直专业化程度低的行业,人民币的升值对于出口和贸易顺差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整体垂直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由此决定了人民币升值没有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减少。  相似文献   

13.
产业内贸易与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规模经济效应和技术差异促进了战后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产业内贸易日益取代产业间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本文认为,近年来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发展迅速,而随着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推动因素。为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现代化发展,推动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由垂直型向水平型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此外,有必要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保护国内产业,获得规模经济以促进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涛 《国际贸易问题》2008,3(6):109-115
在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条件下,中间产品贸易在全部贸易中的比重日益提高,尤其我国工业行业的中间产品贸易更是发展迅速。基于中间产品贸易,国际生产体系的新格局导致了生产向垂直专业化方向发展,依据Hummels等(2001)对垂直专业化比率的计算方法,测算到工业行业出口贸易的垂直专业化程度。本文检验了外国直接投资与垂直专业化生产和中间产品贸易之间的关系,得出外国直接投资分别与垂直专业化生产和中间产品贸易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并且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15.
国际贸易冲击与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杜婷 《国际贸易问题》2006,288(12):12-17
国际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这个渠道实现的,本文在对我国对外贸易波动的特征及与经济周期相关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国际贸易乘数效应具体分析了国际贸易冲击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其结论表明国际贸易冲击对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出口每波动1%,会引发GDP波动0.25个百分点左右,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贸易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会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我国在产业内贸易方面,出口产品以低质量为特征,进口产品则以高质量为特征,属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活动。对我国2001年至2003年产业内贸易的跨部门计量分析显示,我国产业内贸易对劳动要素的弹性略大于对资本要素的弹性,我国产业内贸易充分利用了我国劳动要素的比较优势,并成为了其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全球价值链下中美两国出口品技术含量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危机时代,国际生产与贸易的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中美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出口总量统计法不考虑进口的中间产品值,高估了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本文试图建立一套有效测度出口品技术含量的分析方法,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了中美两国若干年份出口产品的全部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指数。结果显示: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国和美国出口品技术含量明显提高,但中国产业结构仍处于价值链分工的低端,而美国处于价值链分工的高端,且上升趋势明显。中国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产业升级,最后提出中国产业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中新兴的保护贸易措施,它具有广泛性、差异性、灵活性、隐蔽性等特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出口贸易。我国应采用合理有效的策略,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多数人认为我国贸易顺差来源于国内实际因素,而忽略了国际分工对贸易收支的作用以及贸易品的异质性问题。国际贸易可以分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当前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本文认为国际分工决定国际贸易,我国在东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地位导致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大量顺差,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了这个结论。当前全球经济危机导致我国出口和进口的同比增长率大幅下降,但只要东亚分工格局未变,我国大量外贸顺差的局面就不会改变。面临经济危机的冲击,从短期来看,我国应当实施鼓励出口的措施,例如人民币贬值、提高出口退税率和积极开拓新的世界市场等;而从长期来看,则应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动产业升级来逐步扭转我国在东亚产品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  相似文献   

20.
入世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变动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对入世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及各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我国服务贸易整体国际竞争力较低而且有下降趋势,而我国服务贸易各行业国际竞争力状况却不尽相同的结论,由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给出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并根据该模型提出了增强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