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不是单纯某一种理论研究的结果,它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具有理论上的一致性:要素所有权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依据,市场经济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要求,而“三个有利于”标准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2.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认为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涉及到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问题,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基本上是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不能将要素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混为一谈。要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加收益分配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晓云 《魅力中国》2011,(12):11-1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的完成是在对商品的生产、交换、分配过程的分析中实现的。价值创造决定价值分配,不仅分配的内容,分配的形式也如此。市场经济的分配必然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实际上是按生产要素的价格来分配。  相似文献   

4.
关于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与分配理论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区分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价值形成与价值创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和知识、科技、信息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等给出了理论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19世纪中叶创立了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指出:劳动创造价值,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9世纪中后期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在21世纪的今天,资本的大量投入、知识、技术的广泛应用更是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因素介入生产过程及其日益凸现的推动作用是否形成了对劳动价值论("劳动创造价值")的挑战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在财富分配中如何考虑劳动与非劳动因素?价值与财富有何区别?如何认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文章将一一解释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深刻分析了在劳动价值论争论中所凸现出来的、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存在的按劳动分配与按生产资料所有权分配两种不同分配理论的自我冲突,认为无论是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还是在历史唯物主义中,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基本主张都是作为劳动方式的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也就是用政治经济学术语通俗地表述的“按劳分配”,指出应该在生产方式或劳动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的理论基点上求得对社会现实问题科学而彻底的理论解析。  相似文献   

7.
李松龄 《南方经济》2001,(6):30-33,9
客观世界具有稀少性,因而需要建立排他性所有权制度安排,所有权具有排他性是交换的制度基础,交换的过程就是价值与使用价值,价格与价值动态对立统一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和国有资产被作为商品流通,就是按劳分配的原则和价值决定价格的机制也由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和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机制所取代,价值和使用价值动态对立统一的关系是说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 要素分配相结合与价值决定价格的动态实现过程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指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作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 ,分析了劳动价值论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 ,认为按劳动价值论要求 ,把产品所有权及剩余索取权交给企业是国企改革的前提。并认为要深化国企改革 ,还必须拓展劳动价值论的研究空间 ,承认价值是由全要素生产力共同创造的 ,实行劳动、资本与技术入股、经理股份期权制等改革是劳动价值论本身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前理论界对社会广主义条件下实行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探讨主要形成三种观点,一是人为是“三位一体”;二是认为劳动价值论,但认为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三是认为劳动创造和劳动分配是两个不同概念,按要素分配是多种作用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指出这三种观点,并对各种观点作了简要评述,为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按生产要素分配具有现实合理性,但现阶段的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存在重大局限和误区。目前,社会贫富悬殊和利益对立是分配体制安排和理解不当的结果。只要找到分配理论的问题所在,矛盾就可以解决,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让劳动者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确立利润分享和劳动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2.
叶剑苏 《北方经济》2010,(14):20-21
按要素分配的一般含义即按照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或者提供者所提出的要求,分配生产过程创造的价值财富。按要素分配是由现阶段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是按要素所有权进行分配的。萨伊教条在理论上及其分析方法上的荒谬性要求摒弃拜物教观念,而不是用萨伊教条来解释按要素分配政策。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我们党在分配理论和分配方式上的一次新的突破,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 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社会根据各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和提供劳务服务过程中投入比例的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报酬。具体说也就是劳动、土地、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共同参与收益分配。近年来,国有企业在职职工持股、技术、劳动等要素参与分配的问题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都是以其所有将劳动力和生产要素作为商品提供到市场上进行交换获得货币收益来进行和实现的,由价值规律客观调节的市场价格是分配的手段和实现形式。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仍然是我们理解现实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运用高新技术对安徽传统产业进行改造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劳动的主体发生了从活劳动到死劳动到科学技术的演变 ,从而形成商品价值的主源泉也发生变化 ;衡量劳动的新标准是活劳动创造价值 ,死劳动创造和转移价值 ;坚持劳动价值论须承认生产要素的劳动化 ;劳动价值补偿形式是按要素分配。  相似文献   

16.
冀术明  宋艳 《理论观察》2007,23(4):23-24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劳动与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就是要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际,通过对科技和经营管理活动日益重要的地位的认识,以及如何对待第三产业的劳动等热点问题的研究,在坚持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观点的同时,着力解决科技和经营管理工作作为劳动重要形式的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物与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值来自人的劳动与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我们要发挥土地、资源、科技、管理方法的作用,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按生产要素分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在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现实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按生产要素分配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分配制度中有关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争论.重新剖析有关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价值论的理论错误.分析出我国分配制度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但是.我们在深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同时要认识到目前我国分配制度中类似要素价值论中剥削现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在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之外,很多价值问题已不能由劳动价值论解决,因此需要构建关于一般财富的价值论体系.财富包括商品,二者的价值却反映了不同层面或不同角度的内容.在经济学意义上,可以这样定义财富的价值:一定时点上物质资源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以及反映这种属性的交换能力.财富价值由其公允市价决定.财富价值的公允市价决定论,要求国民收入在投资层面按生产要素分配;商品价值的劳动决定论,要求国民收入在生产层面按劳动量进行分配.本文的研究,是对马克思价值论有益的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