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仁义礼智信忠孝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仁、义、礼、智、信、忠、孝是儒家伦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也是中国古代化中的基本概念.本立足于这些概念的字学基础,通过逻辑思辩的方法,试图给它们以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儒家利益观与民营企业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农业社会,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的正统思想,它以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标准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社会以发展、效率为主线,强调的是经济活动规则等.在新的历史环境下,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值得人们深思.因此,应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与民营企业的经营活动有机结合,构建义利兼顾的新型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3.
在朱熹思想的研究中,过度渲染的德性论遮蔽了朱熹经济伦理思想真实面目的呈现.朱熹以"天理"为核心构建了德性思想体系,其实也是以"天理"制约"利欲"为经济活动的形上总特征,进而把"仁、义、礼、智、信"作为经济活动的具体准则而展示了其经济伦理思想与德性的媾和.朱熹这一思想对纠治当代社会德性在经济活动中的缺失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学,特别是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仁、义、礼、智、信,其精华在当代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这种积极价值对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渗透作用。课堂教育、日常管理、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是儒家思想影响和渗透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但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国传统文化却被排除在思想政治教育之外,寻找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价值契合点。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是我国儒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驿站。在这个时期 ,中国商人经过长期压抑后进而奋起 ,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辉煌 ,涌现出了“徽商”、“晋商”等儒商“良贾” ,形成了足以警示后人的儒商伦理规范。他们以儒家思想和文化为行为标准 ,在经营上讲求“仁、义、礼、智、信” ,取财有道。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关于儒商问题的探讨的文章不少,主要集中在何谓儒商,儒商的标准是什么,关于这些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儒商是个宽泛的概念,很难用固定词语来表达它的含义。大体来说所谓儒商,无外乎没有超脱儒家伦理的“仁、义、礼、智、信”标准范畴。徽商向来以“贾而好儒”著称,以此为例,可以更明确儒商概念。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古代的16两秤杆上刻有3颗星,分别叫做福、禄、寿。缺人一两谓缺福,短人二两谓短禄,宰人三两则要折寿。这种简单的外化警示,可以说是古人对诚信为本理念最质朴的诠释。“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在中国这个有着六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家里,礼、义、仁、智、信历来被看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9.
田玉娟 《新智慧》2004,(5B):47-48
义利思想。义利观是儒家财政思想的核心,它要求各个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经济生活中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即以义制利的思想,它要求人们以德、仁、礼规范生活,生财有道,取民有信,公平人道。否则,所获之利即是不义暴力。其主张具体表现在:①君主兴利要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生财有道,用之不讳仁政。孔子的思想中渗透着量人为出的财政思想,是  相似文献   

10.
春秋末期的儒家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其基本内涵是由仁、义、礼、智四部分构成.执政者的修养是以德治国之本,治国者须先治好家(家和则国安),与此同时以德治国需建制,君、臣、父、子各行其道.  相似文献   

11.
儒家文化是中国式管理的精髓,西方管理思想是科学研究的范式,两者的结合对研究中国情景下的管理问题至关重要。文章提出儒家文化与西方管理思想结合的三条路径,并选择"中体西嵌"的方式,即保留儒家文化系统性的前提下结合西方的管理思想,用企业伦理谈"仁",用社会责任讲"义",用制度理论说"礼",用组织学习道"智",用社会网络论"信",最后基于利益相关者阐述"中庸之道",从六个方面出发建构"君子"企业的概念,使中国式管理的研究对象清晰化。  相似文献   

12.
胡雪岩作为晚清的头号巨商,著名的"红顶商人",曾经营银号、钱庄、典当铺和丝茧、茶叶、桐油乃至军火等诸业,尤其是其创办的"胡庆余堂"至今影响还十分深远.他的成功在于其独树一帜并自成体系的经商之道.这便是"信、义、勇、势、人"五个字,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服务礼仪是显现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塑造良好的服务形象的重要窗口.在服务行业管理中,要求从业人员行为有礼,必须要心中有礼;心"礼"通过行"礼",体现服务文明.本文从礼存于"心"、礼化为"心"、礼显于"心"等方面,分析了服务"心礼"的重要性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从道德意识到道德行为之间有一个复杂的转化过程,其间有一系列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孟子将这一系列心理活动分解为仁、义、礼、智四个方面,俗称“四德”。深入研究孟子“四德”理论,对当今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和中国传统道德二者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是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道德理论传统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降低社会变革成本的制度保证.没有一致的道德理论认同就不会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对道德伦理的认同程度决定了市场竞争的有序程度,因此,市场经济呼唤"诚"、"信"、"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商贾历史剧热播,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商人风采、商场风云异彩纷呈,有力地展现了仁、德、信、义等富有中国儒家传统特色的商业文化、道德和伦理,可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为构建现代商业伦理提供新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7.
武术教学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教学以其内容、方式的独特性呈现出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笃礼成规,倡导融洽和谐之意识,体现团结合作之精神;德仁双修,夯实人格塑造之基础,凸现生命理想之崇高;劳筋劳心,磨练坚韧之意志,砺炼顽强之毅力;勇义并重,培养人格之尊严,升华人生之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五行是木火土金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阴阳转化及其运行状态,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体现了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睿智,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观,也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不少人把木火土金水之五行简单地看成五种物质,事实上五行是依托五种物质而升华的五种精气神。五行分时化育,对应青、赤、黄、白、黑五帝。木火土金水之五行不仅对应儒家之五常(仁、礼、信、义、智),还对应佛教之五戒(戒杀、戒淫、戒妄、戒盗、戒酒)。在当今全球化的新时代,竞争日趋激烈,管理愈加复杂,人心日渐浮躁,环境日益恶化。从五行大道中汲取管理智慧,不仅有助于修身、齐家,实现正己化人,还能够促进组织管理创新,更好地维护地球生命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与和谐。  相似文献   

19.
曾宪梓在企业经营中,不谋取暴利,不搞掠夺式的经营,注重商业生态,强调把诚、信、义、恕、让等伦理道德原则贯彻到商业经营之中去,提倡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商业生态文明和义与利、合作与竞争、自强与自律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0.
基于近十年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增信特征以及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增信支持体系的建设现状,选取2015-2019年民营企业及地方国有企业的信用债数据,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增信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更容易受到债券违约冲击;不同增信方式对应的增信效果差异度较大,其中专业第三方增信对于降低债券融资成本的增信效果最佳;专业第三方增信机构中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层级越高,增信效果越好,选择与市场化增信机构联合增信,增信效果越好.基于实证结果,建议引导市场理性对待违约事件,充分发挥国家、地方担保基金作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力度,拓宽联合增信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