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论“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界把“机制”二字简直用滥了,几乎在无论什么问题上都要讲机制问题,都要相应地提出所谓转变机制、搞活机制与创新机制的问题与任务。但“机制”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东西?事物的机制是由什么决定的?它是内在的还是外在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曾反复告诫全党 ,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好好想一想 :参加革命是为什么 ?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 ?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 ?他同时指出 ,这个问题我看还要继续提、不断提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经常想、反复想、深入想。在深入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论述过程中 ,紧密联系实际 ,认真思考“三个什么” ,对于领导干部提高党性修养 ,坚定理想信念 ,做好本职工作 ,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要时刻不忘问自己“参加革命是为什么”。人生观问题是领导干部必须解决好的首要问题。 60多年前 ,全党上下学习白求恩同志“…  相似文献   

3.
香港人的“市场观”桂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之中,香港的企业,无论大、中、小,无一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加工什么、制造什么。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了市场,也就没有了创业。针对市场需求,香港企业制造产品时,有如下几个特点:一、...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个时期,江泽民同志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高度,反复强调:“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状况和战斗力、领导水平。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他还指出,“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在领导岗位上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什么?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实证角度对“保守”与“激进”的经验之争作了新的辨析,认为更重要的是要清楚“经验”可能告诉我们什么,不可能告诉什么。文章并对此作了回答。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详细辩清何为技能、什么是技能型人才,对从事职业教育的人来说意义重大,它起到教育行为的导向作用。对此进行了透彻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知识经济”成为最时髦的话题。什么问题都能扯上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成了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知识经济”成了“狗皮膏药”,什么病都贴上它。人人争说“知识经济”,令人遗憾的是,说来说去,不仅没有多少新意,而且引发出了一些误会、混乱。 有误会就必须澄清。  相似文献   

8.
胡泳 《商周刊》2011,(8):90-91
当你将5亿用户的资料整合在一起,不仅了解他们住在哪儿,朋友是谁,还知道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在线上做什么,那么,你不仅是在运营一家公司,而是在打造"互联网基因工程"。  相似文献   

9.
有一位经理对我说:“什么是管理?我看就是三大块事儿:第一、开会:大事小事都得和有关的头目开会商量,不能一个人独断专行;第二、训人:生产上、销售上出了什么事情,都不能不闻不问,是谁的责任就训谁,不然还不天下大乱了:第三、应酬:见上级、见客户、见协作单位、拍广告、参加公益活动,不是宴请,就是剪彩、新闻发布,不露面还不行,简直像是套上笼头的马,别想尥蹶子不干。什么双休日、节假日从来不敢想,工作压力太大了……”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什么”的重要论述 ,是人生航程的指灯 ,寓意深刻 ,令人深思。作为政府收费管理部门的一名领导 ,承担着为政府聚财用财 ,为社会、企业和群众治乱减负的重要职责 ,为了把本职工作做好 ,自己时时刻刻告诫自己 ,人生要以“三个什么”立身 ,行政要以“三个代表”为政。一、要把党的宗旨作为“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的出发点。当前 ,参加革命是为什么 ?这一点在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还没有真正解决 ,因此 ,出现了成克杰、胡长清等腐败分子及其他一些问题。作为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1.
在合资企业引人注目的经济效益背后,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当前国营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应向合资企业借鉴什么?本文对太原五一机器厂和索斯沃斯升降台有限公司的经营状况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物联网因其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的特点,它被众人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那么,面对即将到来的浪潮,我们有什么商机可挖掘?物联网产业我省企业正在做什么?杭州物联网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总体走在全国的前列,在无线传感网、射频识别、  相似文献   

13.
裸辞,什么意思?它不是一个新概念,它正在成为一种职场潮流……  相似文献   

14.
古往今来的政府都让人又爱又恨,原因是它们有时候做好事,有时候做坏事。政府在什么条件下做好事、什么条件下做坏事呢?对于这个问题,奥尔森在《权力与繁荣》一书中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答案:当拥有涵盖利益(encompassinginterest),也就是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密切相关时,政府会做好事;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作协外联部工作人员肖惊鸿电话通知 :明日即赴中国作协集中 ,下午两点到作协财务处换美元 ;5日 ,中国作协领导欢送出访作家代表团 ,并讨论学习出访台湾的各项事宜和纪律。末了 ,小肖说 ,最好带两个口罩 ,说那边有什么传染病。我没记住名字。接完电话 ,脑子一闪 ,什么传染病 ?不就是春节前后央视新闻报道的广东的那种流行性感冒吗 ?不是有什么负责人同样在央视上说 ,病情已经控制了吗 ?有什么大不了的。再说 ,家里哪儿来的口罩呀 !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没戴过口罩了。记忆里最后一次戴口罩是我患重感冒 ,发烧 ,咳嗽 ,流鼻涕 ,流眼泪 ,病…  相似文献   

16.
姜泰 《经济》2005,(7):80-81
玉柴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就是玉柴人常说的“铸魂”两个字。  相似文献   

17.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逢学生寒暑假期,形形色色的各类辅导班、培训班,就会占满孩子们的生活空间。在巨大市场需求和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一些个人或机构违规办学、开班,使课外培训、辅导走了形式变了味。违规办班问题多不久前,陕鼓集团子校的一名学生家长向有关部门反映说,该校长期违规开办“剑桥少儿英语”等课外培训班,名义上是学生自愿参加,但实际上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New Economy)这一概念,在美国兴起,随后迅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与使用。在中国,“新经济”一词也正在被越来越多地使用起来。究竟什么是“新经济”?我们可以从“新经济”中借鉴什么?新经济会给世界、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这是我们在投入到新经济的浪潮之前应该弄清的。究竟什么是“新经济”自1991年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长达110个月(9、2年)的繁荣。这是一个打破历史记录的超长增长周期。与经济高增长并存的,是低失业和低通胀。在60年代和70年代的美国,失业率的下降带来的是通胀率的上…  相似文献   

19.
《经济导刊》2011,(1):6-6
当时光迈进2011年的门槛时,刚刚过去的2010年给你留下了哪些启示?房价还能降吗?人们最担心什么,最关注什么?2011年1月12日,央视财经频道主办的“CCTV2010经济生活大调查”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20.
习仲勋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领导人,无论在什么岗位、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他都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群众,关心关切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因而留下了不少求真务实、亲民爱民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