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楼方芳 《浙商》2008,(6):125-125
2月29日,由《浙商》杂志主办的浙商投资联盟正式启动。这是一个以“整合浙商资源,实现互动双赢”为宗旨的投融资平台,目的就是为“资金找项目,为项目找资金”,让更多的中小企业获得最新最快最真实的投融资信息。  相似文献   

2.
《浙商》2012,(15):111-111
“设立年度1亿元的浙商创业创新引导资金,加大对浙商投资创业的扶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根据注册资本规模给予最高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鼓励浙商做大做强,企业首次进入全国500强、民营500强的,分别给予企业主要经营者30万元、2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为浙商做好服务,建立浙商梯队式培育机制,强化‘一对一、一条龙’式服务,将浙商子女的教育纳入整体规划,及时解决浙商子女的就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浙商》2013,(10):108-109
6日14日-15日,2013第十届浙商(投融资)大会将在杭州洲际酒店举行。本着“钱找项目,项目找钱”的宗旨,6月15日下午大会将举行“浙商投融资项目封闭式对接会”。即日起,《浙商》杂志、世界浙商网、浙商手机财报、浙商杂志官方微博、浙商杂志微信将同步向天下浙商广泛征集投融资项目。  相似文献   

4.
《浙商》2009,(12):18-21
5月29日,在一场拉开2009浙商大会系列论坛序幕的投资论坛上,以500万天下浙商为主要用户群的“天下浙商网”(www.zdsr.com)宣布正式起航。天下浙商网以“新闻+社交”的创新模式,为活跃在全球各个行业的浙商解决“找人、找钱、找项目”上的难题,旨在打造成中国第一商人社交平台。  相似文献   

5.
《浙商》2012,(22):116-116
在首届世界浙商大会上,浙江喊出了情意拳拳的‘你快回来!”的呼唤。从此,大量浙商回归浙江这方热土投资创业。“浙商回归”的引进工作已经成为2012年浙江省政府的“头号工程”。2012年7月7日上午,“中国陶庄循环经济城”正式开工,标志着又一创业创新项目响应“浙商回归”呼唤而来。  相似文献   

6.
朱健  姚恩育 《浙商》2012,(13):64-65
什么样的企业是创投心目中的好企业? 6月9日下午,由浙商传媒主办的2012浙商与创投对接大会暨新浙商成长营开班仪式回答了这个问题。今年是该论坛第6次举办,同时也继续秉承传统,成为浙商心目中“项目找钱,钱找项目”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7.
“跳出浙江、发展浙江”。400万浙商在省外创业,绽放出绚丽的财富之花。浙商为社会创造的财富有目共睹,而社会为浙商提供了丰厚的创业土壤。那么。浙商在全国各地发展的创业环境又如何呢?值此本刊联合中国投资协会、浙江省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浙江省工商联等举行“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评比活动之际,在征求数千名浙商意见的基础上,本刊特别推出浙商(省外)投资环境分析评估报告。  相似文献   

8.
《浙商》2005,(7):218-218
1、作为徽商故里,黄山与浙江“零距离”,杭徽高速的建成将更使其凸显区位优势,成为浙江产业梯度转移的第一站,有望成为浙江及整个长三角的产业配套基地:2、浙商投资在当地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签订投资项目近500个,协议总投资210多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3亿元,投资企业已达300多家:3、有47名浙商当选为市、区(县)及乡镇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4、今年5月全市专门开展“浙商服务月”活动。  相似文献   

9.
新年的钟声还没有远去,“浙商创富中国行”的步伐就已经跨出了浙江。《浙商》杂志社和《钱江晚报》共同发起的“浙商创富中国行”系列活动,由浙商和记者共同组成考察团,追寻天下浙商的创业脚步,搭建浙商发展的财富平台,从浙商和记者的视角,去看在外浙商创业发展的酸甜苦辣,去了解各地的投资环境、政策资源,去寻求浙商最为关心的潜在商机。同时也为在外浙商带去家乡的一些政策,为他们回乡投资提供最新的信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倪丽娟 《浙商》2005,(6):52-53
在400万浙商“跳出浙江”创业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外创业并积累了一定财富的浙商开始积极回乡,“发展浙江”。  相似文献   

11.
王文正  俞技峰  何隆春 《浙商》2008,(14):41-44
创业创新缺乏资金怎么办?企业转型缺乏投资渠道怎么办?国内外创投机构怎样找到值得投资的企业?6月21日,2008浙商论坛暨浙商(创业与投资)博览会的重头戏——2008浙商与创投对接大会在浙江省义乌市举行。  相似文献   

12.
《浙商》2009,(2):124-124
半山半岛“琦园”成为浙商理事会三亚永久性接待会馆 2008年12月14目,在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浙商杂志、浙商理事会与三亚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2009年双方紧密合作,加深了浙江商界对三亚市的了解,共同促进浙江企业在三亚市的投资与发展。同时,三亚最大的地产项目一半山半岛将即将动工的“琦园”,指定为浙商理事会在三亚永久性接待会馆,为浙商理事会提供更为高端品质服务的社交平台。  相似文献   

13.
编读     
《浙商》2012,(22):22-22
你订《浙商》杂志了吗名为“台州段王爷”的新浪博友 年关将近,邮差又送来2013年传统纸媒订阅目录我订阅了《浙商》杂志,可以为高端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创造附加信包价值,为员工快速和深度了解浙商及创二代的前沿思路、项目、商圈、行业信息,以及满足企业家本身银企合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项目反馈     
《浙商》2012,(8):108-108
江苏一制造企业总经理周春好 两年前开始订阅《浙商》杂志,基本每期都看。算是《浙商》杂志的忠实读者了:近期比较关注商机板块“项目”栏目,我认为这个栏目办得非常有意义,对读者帮助很大。我看到过一个《新型导线材料项目寻资金》的海归项目,比较感兴趣,  相似文献   

15.
刘宽 《浙商》2009,(18):124-124
日前,由吉林浙商联合浙江财团投资21亿元打造的“东北亚浙商总部基地”项目与哈尔滨松北区签约,即将开工建设。据悉,此项目包括哈尔滨国际汽配城、“浙商城”都市综合体、浙商国际工业园等三大板块。  相似文献   

16.
倪轶容 《浙商》2009,(24):76-77
11月的青岛,蔚蓝的天际,略带凉意的海风。由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浙商》杂志(浙商全国理事会)以及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鲁班全球创业论坛”在这里举行,“创业”这个话题在此点燃。教育部与山东省政府有关领导、全球中小企业创业联合会原任主席理查斯·马修教授、全球创业联合执行总监艾曼·塔拉比希教授、  相似文献   

17.
丁璐燕 《浙商》2012,(17):70-71
“20年前,浙商以‘不找市长找市场’精神受到广泛称赞;而如今,600浙商却因不找市场找省长’的行为收获一片质疑。是浙商精神褪化了呢,还是市场环境恶化了?”这是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总裁王米成,在7月20日发送的一条新浪微博引发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浙商》2006,(7):124-124
获奖理由 1、拥有“鲁南煤城”之称的枣庄资源丰富,现正成为华东乃至全国重要的煤化工能源建材基地。 2、2006年4月23日,枣庄市浙江商会成立,成为浙商在当地投资的重要支持。 3、长期以来.在枣庄,浙江企业家投资的项目和资金是最多的。目前由浙江企业家投资的项目180多个,合同外来投资额150多亿元。2005年新增浙商企业124家,新增浙商投资额27.8亿元。  相似文献   

19.
龚艳 《浙商》2010,(6):65-67
“浙商来海南是为了炒房的说法太不靠谱。这么多年来,浙商在海南投资和运作的各类资金总额是有300亿元,浙商数量也有10万人,但是这300亿元资金和10万浙商涉及各行各业,并不只有房地产。”  相似文献   

20.
朱仁华 《浙商》2005,(5):48-49
浙商朋友搞活了山东民营经济这盘大棋,他们到山东来,带来的不仅是项目、资金,更重要的是把浙商的理念和精神带给了山东。如果说项目和资金是一笔宝贵财富,那他们的理念和经营思想可能比资金和项目更宝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