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作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2/3的农业大国,中国农民的增收问题已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作为中国农业产业化的重点龙头企业,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强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走出了一条发展区域经济,壮大企业经济实力,促进农民增收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2.
作为云南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热区,加大冬季农业开发力度对德宏全州实现农业发展、促农增收有着重要意义。去年10月,德宏州就抽派科技人员组成工作组,带领农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发展特色农业,推进订单农业。农业部门则积极为农产品销售找市场、寻订单,成为撬动德宏实现冬农开发、促农增收的支点。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楚雄市中山镇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农民增收。镇农业科技推广中心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积极与外商洽谈签订收购合同,降低农户种植风险,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2006年凤阳县立足调优“大农业”,做精“小农业”,做强“劳务品牌”.加大产业调整力度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取得了成效。据统计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5.
绍水镇是一个有五万多人口农业大镇,土地面积250平方公里,地势平缓,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具有发展农业的良好自然条件。近几年来,绍水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了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紧紧围绕农业全面增产、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团结全镇人民求真务实,艰苦拼搏,坚持“钱粮并举,效益为主”的指导方针,在稳定抓好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以农业开发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着力实施了人均“一亩果、二头猪、增收300元”的富民强镇工程,并取得了显成效。2000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1.28亿元,粮食总产值达1.28亿元,粮食总产量达3.0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7.6%和3.2%,农民人增多纯收入2560元,比上年增305元,全镇财政收入达到715元,其中农业为镇财政直接创收210万元, 占财政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人均农业生产纯收入1250元,占全年纯收入的一半,可以说,农业产业已经成为绍水镇财政创收和 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6.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是党对农村工作的根本要求。农民增收,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且是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几年来,农民增收缓慢,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已成为农村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笔者根据对随州市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情况作以分析。 一、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一)农民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尤其是种植业收入的持续下降。农产品产量的增减是影响农民收入的直接因素,1990至1997年间,基本风调雨顺,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同时国家又上调了农产品收购价格,农民收入逐年增长。1997年之…  相似文献   

7.
在农民增收缓慢、粮食连年减产、生产要素流失、农民权益受损等背景下,2004年我国农业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国家在"多予","少取"和"放活"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我国农业政策调整正处于十字路口,是走向高补贴、高保护,还是着力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农业竞争力,需要做出理性抉择。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已步入了一个需要通过投资推动的新阶段。农民增收需要加大农业投入。遗憾的是目前黑龙江以至全国各地都存在农业投资数量缺乏,农业投资效率低下的问题,影响了农民增收,成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阻碍。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目前我国的现状是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只有35%左右的市场购买力:农民纯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3。事实证明农民的贫困导致了农村的落后和农业的脆弱。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提高农业的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而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关键的问题是增加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贸导刊》2008,(4):33-33
一、农村改革 深化改革,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发布。《意见》指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扬中市是江苏省镇江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江苏省中南部、长江之中的一个岛市,是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扬中市以“万亩秧草”工程为依托,以扬中市锦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使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集偏远山区和民族地区为一体的云南省弥勒县,通过不断夯实农业基础这棵“梧桐树”,引入省内外龙头企业“金凤凰”,带动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稀”的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去年,该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5.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90元。  相似文献   

13.
葛深渭 《商业研究》2003,(12):119-121
农民持续增收,取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但它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保证农民增收则主要受制于资金投入和市场两个方面。大力发展“合资农业”可以减少资金和市场对农民增收的制约性负面影响。保证农民可持续增收有两条实现道路,一是产业化经营;二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率。  相似文献   

14.
徐淑华  陈璐  蔡晟  胡欣 《价格月刊》2007,(12):10-11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本文在研究了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特点的基础上,对农民的收入现状、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千家万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者和带动者,它的发展壮大,是促进地方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及实现农民增收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近些年,江西省新余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必须加大改革力度,继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强化政府职能,以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提高农民收入,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农业生产性收入和农业生产资料支出是影响我国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分析2012-2021年共10年间农民收入与支出结构数据,采用熵权的TOPSIS评价方法,实证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生产性收入与农业生产资料支出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年间农业收入对农民总收入贡献度较大,农业收入与农业生产资料支出均是农民总收入和总支出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农民增收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研究结论,从以下三方面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径:将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农村,大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农资价格;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打造“一县一品”产业。  相似文献   

17.
《中国供销商情》2007,(4):54-54
“今年中央、省两级安排的农业财政专项资金将加大对农民的直补力度,农民将会感觉钱用得更实在、更放心。”近日,在四川全省农业计划财务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四川省农业项目的安排将会更多体现“惠民”,同时为确保项目资金的有效使用.还将大力落实项目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8.
王敏 《商业研究》2008,(3):211-214
农业投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因素。通过对农业投资总量及结构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说明农业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存在相关性关系,因此,我国要转变农业投资观念,加大农业投资力度,调整农业投资结构,拓宽农业融资领域,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徐洪仙 《致富天地》2006,(10):16-16
为加快农村发展,确保农民增收致富,云南省会泽县推行“支部+协会(公司)”的村级领导机制,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实现了农村基层党建与农村经济工作的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全县农村现已发展专业协会102个.带动农户1万余户,会员14.6万人。“支部+协会(公司)”的村级党建工作模式覆盖全县21个乡(镇)。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已经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过程,当前形势下,充分发挥我省所处的地理优势,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继续深入建设农业产业化,是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本文介绍了我省农业产业化的现状,细致分析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