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0年12月28日信息产业部正式批准发布《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电子行业推荐性标准,此标准确定TETRA和iDEN两个系统都可在我国建网运行和运营。但是两个系统和设备都必须经我国无线电监测中心测试合格才能进入中国市场。讨论和制定我国数字集群通信标准差不多用了两年多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确实牵动了许多人的心,既有国内、外生产商,又有国内、  相似文献   

2.
陈如明   《当代通信》2006,13(13):10-16
与公众移动通信发展相对应,专用移动通信有其重要的市场定位与需求。事实上,近几年来,在专用通信领域,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电子政务专用系统、应对“911”、SABS及海啸等突发事件的E911系统之类社会/城市应急联动专用系统等亦已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3.
郑祖辉 《当代通信》2006,13(13):17-21
正确认识集群通信 Trunking或Trunked的直译是树权,而本意是中继或干线的意思。为了避免与译为中继的Repeater的混淆,根据“集小群为大群”的意思,老一辈移动通信专家把Trunking或Trunked译成集群。尽管对集群通信的叫法少数人曾有过不同看法,但已经就这么叫了近20年,而集群通信是专用通信作指挥调度用都是共识和肯定的。  相似文献   

4.
LAS—CDMA适用于数字集群通信升级换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我们所熟悉的公众蜂窝移动通信体制经历了从模拟的第一代,到数字的第二代,和正在困惑之中的第三代(3G),集群移动通信作为部门、企业、矿山使用的专用移动通信体制,同样经历了模拟的第一  相似文献   

5.
集群通信在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群通信是移动通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分支,它是实现移动中指挥调度通信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指挥调度最重要的通信方式之一,因此从它的一“诞生”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下面对集群通信尤其是数字集群通信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数字集群系统(GoTa)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志远 《当代通信》2006,13(13):32-33
GoTa的含义是开放式集群结构(Global open Trunking Architechture),是由中兴通讯独家提出,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GoTa的开发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无线通信技术正逐渐向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集群通信由于其面临的业务多样化和宽带化也需要引入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集群必须走共网发展的道路才能降低使用的门槛,在网络互连的技术上,目前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有大量可资借鉴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 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是近几年来移动通信领域的发展热点之一,具有接续快、频谱利用率高、组网灵活的优点,主要应用于生产调度、指挥控制的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对于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保证安全等有着极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集群通信基本还处于模拟阶段,只有很少一些数字集群系统,为使人们更多地了解其功能和技术,本文将在技术与应用方面与GSM做一些比较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数字集群网络即多个用户(部门、群体)共用一组无线电信道,并动态地使用这些信道的专用移动通信系统,是城市应急联动的核心组成部分。与其他移动通信系统类似,集群系统也经历了从模拟系统到数字系统的发展过程。集群系统能够提供指挥调度、电话互联、数据传输、短消息收发等多种业务,可为一些要求通话建立速度快、通话成功率高的指挥调度领域和部门(如公安政法、消防等)提供有效的通信手段,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发展,数字集群通信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发展。从全球范围看,多数发达国家目前正在运营的数字集群网络按技术标准可分为TETRA与iDEN两种体制,按使用对象可分为政务共网与商业共网,按运营模式可分为国有国营、国有民营、民有民营三大类;覆盖范围既有全国性的,也有地方性的。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建设运营的数字集群网络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数字集群通信已经兴起 模拟集群通信进入我国大约是在1988年前后.而数字集群通信开始在我国进行宣传是在1993年。所以.集群通信在我国推出的时间并不晚,但是为什么到现在才走到这样一个地步呢?回过头来看,在1995年前后模拟集群通信曾经一度走入低谷.后来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大约过了三、四年的时间才开始复苏,而在这个时期数字  相似文献   

10.
潘娟 《当代通信》2006,13(13):34-36
数字集群通信是实现移动中指挥调度通信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它以特有的调度功能、组呼功能以及快速呼叫等特性,在专业通信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主要应用对象是对指挥调度功能要求较高的部门和企业,如军队、公安、国家安全部门、铁道、水利、电力、民航等单位。这些用户要求更高的通信安全性,因此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必须采用高等级的安全机制来保障网络的安全可靠及信息的安全传递,才能满足这些特殊用户群的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11.
TETRA为Terrestrial Trunked Radio(陆上集群无线电)的缩写,是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制定的数字集群标准,它最初的名字为Tran S—European Trunked Radio(泛欧集群无线电)。[编按]  相似文献   

12.
徐志宏 《邮政研究》2022,38(6):3-11
邮政寄递着力将服务体系打造为服务价值创造中心。以建设客户体验导向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为目标,邮政寄递服务体系从弥补客户体验缺口和消除客户体验缺口两方面入手,开展对外客户服务和对内质量监控工作,持续推进以11183为主要客户接入渠道的智能客服体系、以智能跟单为核心的运行质量保障体系、以客户体验为导向的质量提升体系、以突出问题整改为重点的质量考评体系等四个子体系建设;坚持顶层设计、底层逻辑原则,建设寄递服务质量管理平台和服务库,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依托工作流引擎驱动,构建了“极简赋能、柔性组织、智能调度、傻瓜作业、闭环管控”的数智化运营体系,实现服务质量工作与经营、运行、服务、信息等工作的业际和业技融合。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1月,3GPP标准化组织在加拿大召开了一次Workshop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决定推动在3GPP中成立新的项目组,研究UMTS网络的长期演进问题。在2004年12月的RAN全会上,这个项目组被正式批准成立,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并被命名为“RAN 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RANLTE。  相似文献   

14.
1998年电信行业发展进入改革的关键期,随着政企分开.电信重组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进,电信行业规划管理工作也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针对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研究提出了“十五”期问通信行业规划管理工作“三转变一加强”的新思路,即要转变通信行业规划的管理方向,转变通信行业规划的调控手段,转变通信行业规划的管理方式,加强通信行业规划的支撑工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数字强音     
《中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4年)》出台了!与2003年相比,我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排名保持不变,仍居第14位(共有33各国和地区参与排名)但实力有所提高,与电信强国的差距继续缩小。不以销售额为唯一指标的《福布斯》2000强排名出炉了!在2005年全球2000家企业排名中,中国内地四大基础电信服务商都榜上有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分别列电信服务商的第10位、第11、第28和第41名,前三家公司还在总排名的前500位之内。这个  相似文献   

16.
推进高校信息化进程,是信息经济条件下高等院校发展的大势所趋,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是高校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江苏移动淮安分公司瞄准这一潜力巨大的信息化发展空间,通过“高校一卡通”的开发与应用,成功参与到当地高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并逐步融入其中,走出了一条具有借鉴意义的移动行业信息化拓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生活在网络时代的我们是幸运的。就像当年的蒸汽机牵引着人类社会驶入工业时代一样,日益普及的互联网正以海量的信息和方便快捷的连接缩短着我们之间的距离,颊覆着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思维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习惯,从而把我们带进了信息时代。然而,就在我们享受着网络所带来的便利与快捷的时候,台湾南部海域的一场自然界的地震却在我们的网络世界引发了范围更加广泛的连锁反应。 时至今日,这场地震引起的余波已渐渐平复。曾经饱受断网之苦的人们好像“好了伤疤忘了痛”,又恢复了正常的网络生活,仿佛一切都不曾发生过。然而,看似平常的断网事件却深深地触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神经和脉搏,使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章通过对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与邮政通信企业目前实施的会计制度进行对比,有针对性地对邮政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中需要改革的主要内容,即会计原则、核算内容、新设备的会计科目及其核算内容以及会计报表的改革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黄庆华 《邮政研究》2006,22(2):37-39
文章分析了邮政推行客户经理制的四个关键因素,即对客户经理制的认识、大客户服务机构的建设、客户经理队伍的建设和激励机制的建设,并就其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走过2006年,步入2007,电信业正拉开新一轮大发展的序幕,下一代网络技术全面走向规模商用,新型信息化应用层出不穷,正如日前闭幕的ITU世界电信展所描述的那样,“生活在数字世界”已成为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