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点集萃     
《产权导刊》2013,(1):50-52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中国经济的发展难度在成倍增加 中国从低收入国家跃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相对容易,而要从中等收入国家再跃入高收入国家非常难,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会大大增加,改革、开放、发展的难度会同时扩大和上升。首先,改革到了深水区,需要理性引导、风险导向,改革方式要转变。  相似文献   

2.
何谓“中等收入陷阱”?世界银行指出,从低收入跨入中等收入阶段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增长机制需要有新的突破。倘若延续过去的战略和机制,会使一国难以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转变。  相似文献   

3.
“两会”期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特别是收入分配的秩序问题,引发了代表、委员和会外专家的议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指出,一方面国家要在收入调节上采取措施,对高收入者适当加大调节力度,同时保障低收入  相似文献   

4.
《上海经济》2006,(5):79-79
国家发改委正在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意见进行紧锣密鼓的修改,据悉,低、中、高收入群体均被纳入此次改革的范畴,而改革也将朝着“规范收入分配制度、理清收入分配关系、完善公共服务”的方向进行,达到“限高、提低、促中”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赵晓 《宁波经济》2014,(7):34-35
“我国已属于中高收入国家”。近期国家发改委某官员的一句平常话竟出人意料地引发了广大网民的热议。特别是联系到之前的“被中产”和“被幸福”,网民调侃自己这次又被“中高收入”了。  相似文献   

6.
侯宁 《新财经》2008,(4):101-101
两会”闭幕了,虽然这次会议的实质是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的集体诞生,但“两会”代表们踊跃提交议案,且有新首富张茵直接为本集团利益辩护的“独立声音”。所以,还是让普通百姓尤其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股民,看到了通过呼吁促成“利民政策”的希望。  相似文献   

7.
牡启洪 《走向世界》2012,(10):34-39
2012年全国“两会”确定了7.5%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年来GDP首次下降。在调结构、控物价的总体思路之下,菜篮子、房地产、收入分配等民生热点成为“两会”的焦点。在汇聚了国是民生的“两会”上,地方的发展经验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  相似文献   

8.
《浙江经济》2014,(11):39-41
发展阶段:迈入高收入地区行列,处于后工业化阶段 从人均GDP判别标准看,迈入高收入阶段。2013年,人均GDP达到11055美元,预计2015年可以突破13000美元,“十三五”浙江人均GDP将向20000美元迈进,按照世界银行对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国家(地区)的界定标准①“,十三五”时期浙江将正式迈入高收入阶段。  相似文献   

9.
21)111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00()美元,达到4382美元,真正进入了国际公认的“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也是经济社会风险高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Robert Zoellick)9月1日撰文称,如果中国不进行根本的结构性改革,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实现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双重转变,意味着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参与全球利益分工的盈利模式必须做出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属于中高收入国家。”日前国家发改委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一席话,激起千层浪。  相似文献   

11.
冯洁 《浙江经济》2007,(24):26-29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许是未来许多改革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十七大报告有关“收入分配改革”的系统阐述,无疑是对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落到实处的一次有力诠释。在浙江,伴随着“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脚步而来,关于“收入分配”的讨论也在不断升温。近日,本刊记者走访了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姚先国教授,请他结合浙江收入分配改革的实际,为大家解读这一话题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2.
大量中等收入国家在50年甚至更长时期内无法"升级"到高收入国家,并不是因为存在中等收入陷阱,而是因为划分中等收入国家的收入范围太宽。中等收入陷阱本质上是增长陷阱。如果把出现增长陷阱的概率当作衡量陷阱大小的标准,则在低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和高收入陷阱之中,中等收入陷阱是最小的。尽管如此,中等收入陷阱出现的概率也非常大。一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很好地避免陷阱,则其从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的发展将长这几百年时间。如果能有效地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则能在几十年的时间内迅速从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为高收入国家。  相似文献   

13.
项立勇 《浙江经济》2006,(12):35-35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会议强调,要“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此次会议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即中央政府已把解决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作为未来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主要措施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及其秩序的规范。  相似文献   

14.
钟永生 《新财经》2010,(9):41-43
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公平问题,主要是调整国家、企业、居民三者的关系,居民收入占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要扩大。改革工资制度只是收入分配问题的“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15.
未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促进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性和协调性,必将有较大突破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可以预见,未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促进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同步眭和协调性,必将有较大突破。让全体民众共享发展成果,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幸福的中国梦想。  相似文献   

16.
财政票据作为国家合法的票据之一,在预算外资金征集过程中也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把预算外资金收入比作“水”的话,票据就好比是“水”的“源头”。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前的收入差距的确出现了逐渐扩大的趋势,在某些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严重的。但是,我们应该客观认识这种“收入差距”,冷静看待“贫富和谐”,要通过改革加快缩小贫富差距的步伐。1、不断完善权力的制约机制;2、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调控政策;3、继续推动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分配改革;4、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低收入“弱势群体”合法权益;5、理智处理好贫富阶层的关系,保持持久的改革动力。  相似文献   

18.
周嵘 《魅力中国》2011,(14):110-110
全国两会后,国家发改委根据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对“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作了38处修改。其中一处细微的改动,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钱包。将草案原文的“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改为“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本文针对这一变动,分析对比收入分配问题的数据,最后从政府作为方面提出改善收入分配悬殊现象的建议。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摘自“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相似文献   

19.
张占斌 《乡镇经济》2010,1(1):18-23
收入分配关系国计民生,关系改革发展大局,社会认同度很高,反响也比较强烈,已经成为新的发展阶段最具政治意义的经济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需要改革分配制度。“十二五”乃至更长的时期,我们要实施强国富民的战略,改革分配制度,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通过发展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江贤湖 《开放潮》2005,(4):54-55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的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在发达的国家中,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接近成为银行业务收入的“半壁江山”。如美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为38.4%,日本银行为39.3%,英国银行为41.1%。我国银行业平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为8%,随着近年来国家不断下调利率,来自传统存贷业务的利差收入不断不降,商业银行需要寻求新的经营思路,而成本低、风险小、收益高的中间业务就成为银行谋求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