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适应企业需求能力,使之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缓解现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实践型教师较少的现状,我们应从社会聘任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丰富我们的教师队伍,建立合理的高职院校教师聘任制度,本文重点介绍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聘任的程序、方法和兼职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来自企事业单位的兼职教师在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所占比例日渐增大.对于这支队伍的有效管理,关系到我国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于从聘任、培训、考核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期保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4.
袁旭东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6):40-41
高校的兼职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高校对兼职教师的聘任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科院校的实际从师资队伍建设的高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6.
金战英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30):263-264
伴随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兼职教师也成为了高职院校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师资力量。当前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还存在机构不合理、聘用不规范、来源复杂等等情况,也是给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带来阻碍的主要原因。本文就当前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一些优化管理的对策,帮助高职院校更好的开展教师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应用性人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随着社会的人才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十分重视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重视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个人素质的培养,成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特点.重视社会人才需求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是优化高职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研究为主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要求多元化、高职会计专业生源个体差异化、学生毕业后就业取向多样化的时代,国内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普遍采用某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明显不适应。文章基于分层教育理论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理念,结合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省级会计优势专业申报方案,介绍如何构建会计专业多模式、多规格的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9.
黄东显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8):156-157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没有脱离“压缩型本科”的框架
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照搬普通高校现有课程,对本科课程进行简单浓缩或增补,并未根据会计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对所需人才智能结构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宏观设计。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社会环境的分析,提出研究意义,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结合实际,针对高职层次人才需求进行教学改革,定位课程体系。其次对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一定的方法对会计人员的需求进行了调查,提出了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郭长平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142-143
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十几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在教学方式上注重个别指导,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德智并重,在学习环境上营造自由、和谐与宽松的氛围。最早将导师制教学模式引入我国的是浙江大学费巩教授,费巩教授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实际介绍了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四大特点:重导师指导、重博览群书、重思想见解、 相似文献
13.
14.
兼职教师作为高职学院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院的教育教学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高职学院兼职教师管理的实际,提出兼职教师的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对于高职学院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课程的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当中的绝对核心,然而在当前的中高职课程衔接过程当中,现实状况却并不如意,主要的问题状况大致表现为基础课不足、专业课重复、技能课脱节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开展的深入的研究,并最终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对应的具体衔接方案.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为相关的中高职会计专业衔接,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孙国亮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4):210-211
目前,高职院校部分非会计专业开设了会计类课程,并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但是近年来,会计课程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会计专业方面,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方面的研究却显得相对不足,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用人单位需要会计专业的财务“专才”,更需要通晓一定财务知识的非会计专业的“通才”。因此如何对接企业需求,对非会计专业进行会计教学改革就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兰兰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6):173-174
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着挑战,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质量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模式的设置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起适应当前形势的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思路。本文针对会计专业教学情况,从当前形势下对会计人才的质量和技能要求内容、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定位、会计专业教学新模式的初步设定三个方面阐述了笔者的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18.
李国辉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169-170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为了进一步了解浙江人才市场对会计专业人员的招聘需求,进而获取人才市场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等信息,我院会计专业近期专门成立了“会计专业人才市场调研小组”(以下简称”调研小组”)。调研小组以近两届毕业生为基础,选取了杭州、宁波、温州、台州、绍兴等五大地区55家单位作为调研对象,详细了解用人单位基本情况、会计岗位设置、会计人才需求、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评价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通过实例分析提出知识技能测评、任务模拟演练、企业绩效考核、职业资格认证四种考核模式,实现了对教学质量的最终评价,较好解决了实践课程考核与职业岗位要求不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3)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在对中高职教育的衔接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是做好中高职会计教育一体化的重点。现今在中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会计专业课程及实训课程设置重复,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在中高职教育中衔接不上,导致后续专业课程学习难度加大等问题,提出中高职院校与企业三方对接,实现职教集团化,来共同设置统一的课程体系,以分层教学,开发中高职衔接教材,多方沟通与交流,资源共享等方法来做好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