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冬至”至“立春”,是淡水鱼种放养的“黄金季节”。因为这段时间气温低、水质比较稳定,鱼种体质坚定,鳞片紧密,拉网、运送、投放不易受伤,能提前适应周围新的环境条件,有利开春后迅速生长。冬季放养鱼种,必须把好以下“十关”。一、鱼塘改造关利用冬闲时节对小塘、浅塘、死水塘、漏水塘进行改造,条件较好的鱼塘也要进行修整,放干  相似文献   

2.
<正> “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冬放鱼种能使鱼早开食,延长生长期,增大养殖规格,增加养殖效益。冬放鱼种应抓好以下几点。一、进行鱼塘“四改”。即小改大、浅改深、死(水)改活(水)、漏(水)改保(水)。若有条件,可按高标准建高产鱼塘。  相似文献   

3.
<正> 陈龙香 今年35岁,是万年县梓埠镇水产场女职工。1992年开始从事水产养殖业。为走上致富路,她1997年初承包本场池塘,开展成鱼塘套养鱼种试验。在镇水产站支持与指导下,经过一年的精心饲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共产鱼3200多公斤,其中成鱼1500公斤,大规格鱼种1700多公斤,亩产400多公斤,总产值2.41万元,减除鱼种等各项费用,获纯利1.19万元。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3、堤坝高度(池塘深度)要求:堤坝属于填土工程,为节省投资,可采取鱼塘下挖和筑堤加高相结合的方式。其加高部分因土的结构松散,1、2个月中会下沉几公分,因此设计高度应考虑增加下沉的因素,但必须使所有鱼塘的堤坝在建成后的堤顶在同一水平面上。而鱼塘下挖的深度,则根据塘的种类和面积大小有差别,例如鱼苗培育池可比鱼种池浅一些。而亲鱼池要比鱼种池深一些。6亩以上鱼塘从塘底到堤顶应在3—3.5米,最高蓄  相似文献   

5.
<正> 冬季应做好哪几件事才能为来年的成鱼高产提供有利的条件呢?一般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搞好池塘改造 利用冬闲时节进行池塘改造,小塘改大塘,浅水塘改深水  相似文献   

6.
<正>一、进行鱼塘消毒。首先对鱼塘消毒管理防止境外细菌、病毒、寄生虫带入本塘,通常用二氧化氯、漂白粉、虫菌特杀消毒。夏花鱼种下塘前,必须经过消毒。防止带来病菌、寄生虫,一般用盐水消毒。用法2%~3%的食盐溶液浸洗5分钟,能杀灭鳃部的寄生虫病、烂鳃病、白头白嘴病等。  相似文献   

7.
<正> 近期以来,我国一些地方先后遭到暴雨或大暴雨的侵袭而导致洪涝灾害(这种情况今后可能还会发生),使不少鱼塘被淹或受涝,致使养鱼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因此,为使洪涝受灾后尽快恢复塘鱼生产,受洪涝灾害的地方应根据鱼塘的不同受灾程度,采取有针对性的生产自救措施和方法,其中主要有: 一是要赶快修复塘埂,抓紧降低水位。池塘是鱼类生长场所,条件优劣直接影响到养鱼效果,尤其目前和今后数月恰逢又是养鱼关键时期。因此,凡受损坏的塘埂(有的地方亦称塘基)都要赶快修复并加高加固,为养  相似文献   

8.
在放养鱼苗前应放干塘水,清除塘内的杂物和过多的淤泥。平整塘底,修筑加固塘埂,疏通排灌沟渠,如放不干的要用细拉网捞净野杂鱼后进行消毒,常用的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等,其中生石灰清塘效果最好,不仅能增加池塘中钙质,且有直接施肥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草 《致富之友》1995,(7):18-18
利用污水养鱼新技术1.改善鱼塘条件。利用污水养鱼的池塘,面积宜大。若鱼塘面积过小,净化污水的能力有限,水质不易控制而恶化,从而导致鱼的浮头甚至汽塘死鱼。面积大则受风面和光照面增加,池水含氧量高,有利于有机物分解和污水净化。池塘不宜过深,因为污水较浑浊...  相似文献   

10.
<正> 时下已进入鱼种并塘越冬时期,搞好并塘相关工作,事关翌年鱼种的销售及养殖效益的顺利实现。一、强化秋培。强化鱼种的秋季培育,促其充分摄食,积蓄能量,达到膘肥体壮,可以有效提高鱼种的耐寒与抗病能力。主要措施是:(1)培肥水质。以鲢、鳙为主的水面,一般每667m~2施尿素2—2.5kg,过磷酸钙3—5kg 或施经发酵的粪肥500—600kg;(2)投足青料。  相似文献   

11.
冬季做好池塘的干塘清淤和鱼种的放养是水产养殖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技术环节,应不失时机地抓紧抓好。近些年来,有些养殖户只注重鱼种放养后的投饲施肥、用药防病等,而往往忽视必要的池塘清淤和鱼种的放养季节,从而  相似文献   

12.
鱼种消毒就是在鱼种放养前,根据鱼的体质强弱、水温等情况,用各种药物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药液,通过采取浸洗鱼体、全池泼洒等措施杀灭鱼体上附着的寄生虫、细菌等病原体,达到预防鱼病发生,提高鱼种成活率.而且是成鱼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否则,将会把病原体带入鱼池引起鱼病,严重时可导致鱼种大批死亡。所以鱼种放养的消毒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怎样投放鱼种 冬春季节是放养鱼种的有利时机,尤以冬放最为适宜,因为鱼种经过一个冬天的环境适应,来年开春一个转暖便可大量采食,生长速度快,可提高单位面积的年产量。 (一)放养水温。投放鱼种时,池塘水温以5℃-10℃较适宜。这时鱼种活动力弱、鳞片紧,拉网、运输、下池鱼体不易受伤,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正>一、鱼塘改造。利用冬闲时节对小塘、浅塘、死水塘、漏水塘进行改造,条件较好的鱼塘也要进行修整,放干塘水,经太阳曝晒或冷冻后挖去过厚的淤泥,铲除杂草、加高加固塘埂。  相似文献   

15.
1、池塘“五改”。即小改大,浅改深,死水改活水,漏水改保水,抢险改防洪,有条件的新建高产鱼塘更好,以保证有良好的养鱼设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为了提高草鱼种当年产量,笔者连续三年在安徽省霍邱县水产站试验示范基地进行试验总结,2003年在两口共5.5亩池塘内育种150天,共获13-17厘米草鱼种2286公斤,成活率达78%,比原用肥水为主混养鱼种的方法提高成活率达2倍,获13-17厘米鲢鱼  相似文献   

17.
我县梅林镇陈某,一口3亩鱼塘,2004年3月20日放养16—20cm草鱼种2100尾,5月6日后开始出现死亡,以后每天死鱼20—30尾。病鱼特征:鱼体乌黑,病鱼行动缓慢,独游不吃食,鱼体肉眼可见少数虫体,鳃丝腐烂带泥,轻压腹部有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后用药:①敌百虫1ppm全池遍洒;②连续两天1ppm漂白粉全池遍洒与内服杀菌药物三病宁,第四天死鱼减少,鱼病基本得到控制。分析原因主要没过以下五大关:一、清塘消毒关:该塘5—6年没有清除过塘泥,塘泥20—30cm厚,鱼种放养前池塘消毒不彻底。二、鱼种消毒关:年初,干旱少雨,鱼种放养晚,水温高,鱼种拉网、运输过程损…  相似文献   

18.
<正> 一、鱼塘选择 鱼种池应选在背风向阳,面积3亩左右,水深保持1.5—2米,进排水方便处。鱼种专业户还可在越冬池旁设小鱼池。当出售鱼种时,可将越冬池部分鱼种故入小鱼池内,以便拉网卖鱼时省工省力。 二、清塘消毒 放鱼前必须先加固池埂,堵塞漏洞,疏通渠道,去除岸边杂草,塘里留  相似文献   

19.
投放优质的鱼种是养殖成功的物质基础。鱼种质量好,鱼体健壮,不易受到外界影响,操作中不会受伤,病菌很难侵入鱼体,也就不会生病。优质的鱼种一般规格整齐,体形匀称,体色鲜亮,活动敏捷,无病无伤。对于身体带泥,游泳不活泼,或畸形怪状的,最好不要选用。  相似文献   

20.
鱼种、鱼苗进行消费是提高其成活率的关键,但用药物对鱼种鱼苗进行消费时,为取得良好的效果应注意以下九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