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调控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技术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生态经济技术机制的基本内涵是通过采用生态技术来实现在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生态技术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生产实践的经验发展起来的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实用技术,是生态农业替代石油农业的技术保证。它的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既相矛盾,又相协调.本文依据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资源、生态和经济背景,客观地评价了西部地区农业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提出了实现西部地区农业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双赢技术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农业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双赢技术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既相矛盾,又相协调,依据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资源、生态和经济背景,客观地评价了西部地区农业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提出了实现西部地区农业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双赢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江苏宝应县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统筹发展思路,将农业大县的自然资源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以生态建设推动经济增长,以经济发展促进生态建设,取得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5.
山区农业是云南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西部开发战略的核心,实现经济与环境持续发展,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依托地域优势,采用积极有效的经营机制,对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态能力,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建立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面对的问题。面对云南山区农业令人担忧的现状,以生态农业产业为出发点,对云南山区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云南山区生态农业产业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1997年,北京市实施的水利富民工程,引用市场机制,依靠科技优势,确立了以农民投资为主体,建设五小工程和水土保持蓄水保墒工程的新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综合开发山区资源的积极性,为实现京郊山区生态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工程现已成为发展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生态服务与经济发展均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是一个地区健康稳固发展的重要前提。文章在荆州市域县市区的尺度上,考察土地生态产出和经济产出的耦合协调度,以生态服务价值和GDP为参量,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研究2009~2013年荆州市各县市区生态服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促进生态经济相协调的分类发展模式。结果表明:(1)2009~2013年荆州市8个县市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均逐年下降,而GDP逐年上升,两者之间的负相关性显著;(2)全市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度∈[0.6,0.8],处于良好耦合协调水平,其中沙市区为低度耦合协调生态损益型,江陵县为低度耦合协调拮抗型,荆州区为中度耦合协调生态预警型,石首市为中度耦合协调磨合型,洪湖市、公安县、松滋市为良好耦合协调同步型,监利县为高度耦合协调共生型;(3)荆州市应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经济态势,分别实行经济生态化发展模式、生态经济化发展模式和生态经济整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经济强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阐述生态经济发展的客观必要性,分析制约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因素,并根据我国环境资源实际情况,提出发展生态经济的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生态经济耦合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生态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根据塔里木河流域农业资源禀赋及其区域差异情况,结合流域农业生态经济发展实际和自然地理特点,提出了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生态经济耦合发展模式:区域开发模式、层次开发模式、平面复合型农业生态经济模式、庭院设施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城郊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以及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0.
绿色食品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开发绿色食品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生产绿色食品,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开发无污染食品为主,改革传统食物生产方式和管理手段,实现农业和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发绿色食品,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促成环境、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通过生产和消费绿色食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进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人类、经济与自然的良性循环发展。本文从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角度来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全面地阐述绿色食品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论述加快绿色食品开发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达到实现人类、经济与自然和谐的目的。从而协调统一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益,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实现生态功能区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是时代的要求,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奋斗目标的实现。旱地生态保护与恢复项目在西北连片特困地区生态功能区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平衡的有效实践,对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持续、稳定地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又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维护农业生态平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发展循环农业、提升科技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规模养殖、建设生态型农村是贫困地区生态功能区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平衡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2.
绿色食品开发是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特征要求的产品定位。生态经济农业是绿色食品开发的有效实现形式,应推进生态经济农业的科技化、产业化和标准化建设,以促进绿色食品开发。  相似文献   

13.
植被资源与社会生态经济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被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制约着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依据我国植被资源特点,论述了植被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生态经济相协调的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白城市委、市政府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特色产品优势,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开发生产绿色有机食品,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拉动农村经济增长,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地方财力增强的重要措施,促进了全市绿色有机食品的梯次开发和总量扩张,对推动全市农业和农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在着力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而广大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农民融入生态经济建设,从而实现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构建了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协调的高效、包容、可持续等三个基本维度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优序对比法计算出了各指标的具体权重,从而为我国各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状况的分析与评价提供了基础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董敏 《发展研究》2003,(6):14-16
生态效益型产业是指以内涵式发展为主,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小、资源利用率和生态效益相对较高的产业。当前,应根据本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大力培育生态产业结合起来,引导三大产业走生态型发展道路,形成绿色、合理、协调的产业体系,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一、生态农业的发展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  相似文献   

17.
从生态经济的视角构建生态税制协调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上,力求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平衡。在生态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应建立成本补偿型生态税收政策和激励型生态税收政策相协调的税收机制,引入生态保险机制。在生态伦理建设中融入生态税收思想,使生态伦理促进生态税制的建设和发展,生态税收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配合,发挥整体调节功能,有效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强化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的结合,拓展专家下乡与科技兴农的广度,推动农业开发与生态经济发展,福建省农科院派出科技兴农服务队赴闽北乡村开展工作,并在南平市设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以求更好发挥院市结合的优势,服务山区“三农”的发展。 一、分“三个层次”选派人员、  相似文献   

19.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非均一评价与判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态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及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只有处于一种安全的状态才能实现农业生产、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谐与永续发展。由于不同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组分和功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导致不同区域的生态安全内容也不完全一样,因此本文以吉林省为特定区域,利用非均一评价与判别分析方法对吉林省不同州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判别、聚类与系统分析,最终针对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市道外区农业属于都市型农业,在哈尔滨市的农产品供应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文章应用SWOT方法分析了道外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社会经济优势,同时分析了道外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劣势,根据统筹城乡两种资源、优化经济结构、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生态产业的发展理念,提出了道外区发展生态型都市农业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了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并提出了具体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