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2016年我国签署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巴黎协定》为背景,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碳风险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巴黎协定》这一强碳监管信号释放后,相比于低碳排放企业,高碳排放企业的审计费用显著下降。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绿色转型是影响碳风险降低审计费用的作用机制。此外,对于民营企业和内控质量高的企业,碳风险与审计费用的负向关系更加显著。上述研究结论表明,审计师在做出审计定价决策时考虑了碳风险下企业绿色转型因素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碳风险与审计定价的相关研究,并为强化审计监督赋能绿色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依据与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2.
沈璐  陈祖英 《投资研究》2020,(11):107-122
以2008-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审计师执业风险的视角探讨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对审计定价与审计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提高了审计定价与审计投入。进一步检验表明:国有性质、更高的股权集中度、更少的媒体关注会增强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对审计定价与审计投入的影响,但不同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二者关系没有显著影响。最后的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更高的经营风险和错报风险,更可能聘请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是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影响审计定价与审计投入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并检验了供应商年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中的风险信息对客户审计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商MD&A中的风险信息越多,客户审计收费越高,且这一关系在供应链合作更紧密、供应商的相对议价能力更强时更加显著;同时,MD&A风险信息主要通过揭示增量风险、增加额外审计投入提高了审计收费。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类型MD&A风险信息的影响存在差异,且该信息有助于减少客户的财务重述与违规行为、提高审计质量。上述结论表明,供应商的“软”信息强化了审计师对客户的风险判断进而影响了审计定价。  相似文献   

4.
职位晋升带来的利益差距在激励高管努力工作的同时,也可能诱发高管自利性动机,带来激励负效应。基于此,本文利用2010—2019年中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高管晋升激励对审计定价及审计延迟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晋升激励与审计定价、审计延迟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审计定价的提高源于审计投入的增加和风险溢价的收取。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晋升激励与审计费用的相关性在CEO变更频繁时更为明显,此时审计师会进一步收取风险溢价以增加审计费用;产权细分为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时,高管薪酬激励与审计定价、审计延迟之间的关系差异显著;代理成本在高管晋升激励与审计定价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上述结论不仅丰富了高管晋升激励与审计师定价行为的文献研究,而且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高管晋升激励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5.
高翀  石昕  张悦悦 《审计研究》2023,(6):123-135
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度量企业创新文化,探讨企业创新文化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效果及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文化与审计定价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企业创新文化通过吸引研发人才、增加研发产出、提升研发效率,降低研发失败风险;通过抑制企业研发投入操纵,降低研发的财务舞弊风险,进而促进审计定价下调。进一步检验发现,创新文化较强的企业具有更低的经营风险及更高的财务信息质量。当企业与合作伙伴建立共享平台及当审计师具有研发业务专长时,创新文化对审计定价的负向关系更显著。此外,对创新文化较强的企业,审计师也会减少披露研发相关的关键审计事项。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企业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系统分析我国企业杠杆率变化趋势和特征、“去杠杆”过程面临的矛盾和冲突以及企业杠杆操纵动机与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杠杆和杠杆操纵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过高的企业杠杆推高了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加大了金融机构系统性金融风险;去杠杆过程中的杠杆操纵,则降低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幅度。因此,为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建议:正确理解和有序推进结构性去杠杆,助推平稳发展;优化公司治理和增强自我约束,避免过度负债;加强表外负债、名股实债等信息披露,缓解信息不对称;强化金融机构监管和处罚力度,防范杠杆操纵风险。  相似文献   

7.
现有文献对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如何影响上市公司审计决策关注较少,本文利用分批次发布行业信息披露指引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从审计定价角度探究审计师对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的反应。研究发现: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的发布显著提高了样本公司的审计费用,同时,机制检验表明,该监管政策增加了审计师的审计风险和审计投入,为“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增加监管风险→提高审计定价”的作用路径提供了有力证据。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产权性质、所处的制度环境及分析师关注在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对审计师的溢出效应中发挥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察企业研发操纵行为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其他企业相比,审计师对研发操纵企业收取的审计费用更低。进一步地,机制检验表明,研发操纵企业的审计风险较高,但审计师不仅未提高审计努力程度,还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这一表象影响降低了审计费用。基于信息操纵的“组合拳”检验表明,研发操纵企业的年报语调更积极,且这种积极语调加强了研发操纵对审计费用的负向关系。基于行业专长的异质性检验表明,具备行业专长的审计师对研发操纵企业收取的审计费用更高,说明行业专长有助于提高审计师识别研发操纵的能力。研究丰富了研发操纵和审计定价的相关文献,为掌握研发操纵规律、优化对研发信息的审计监督提供了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龙海明  吴迪 《金融研究》2022,506(8):38-54
本文以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2001-2020年的动态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不同实体部门杠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及作用机制。通过构造金融稳定指数,进一步论证金融稳定对实体杠杆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实体杠杆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不同部门杠杆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拐点”有所不同。机制检验发现,居民杠杆、企业杠杆和政府杠杆分别通过“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渠道影响经济增长;金融稳定性的提升能够正向调节实体杠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高实体杠杆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拐点”。上述结论对我国经济增长和杠杆调控具有一定政策启示。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部门杠杆异质性,细化实体杠杆的调控方向,进一步优化杠杆结构,以期实现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双重目标下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政府公共数据开放是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地方政府构建数据开放平台为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公共数据开放对审计师定价决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政府公共数据开放有助于降低审计收费。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公司外部信息环境差、内部风险高时,数据开放对审计师定价决策的影响更强;基于数据开放平台的特征研究发现,政府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基础越完善、平台越便利以及数据越丰富,审计收费越低;影响机制表明,公共数据开放从改善企业信息环境以及降低企业运营风险两条路径影响审计师定价决策。本文不仅拓展了政府公共数据开放经济后果与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对于数据要素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8-2014年数据,考察了媒体针对上市公司的负面报道对审计定价及审计延迟的影响,结果发现,媒体负面报道与审计定价呈显著正向关系,但与反映审计努力程度的审计延迟没有显著关联。这表明,对于负面报道较多的客户,审计师会收取风险溢价来转移自身风险,而不会通过提高审计投入来降低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财务状况、分析师跟踪、控制权性质对于负面报道与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但上述因素对负面报道与审计延迟之间的关系均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负面报道对审计投入的影响,而且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负面报道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1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视角,实证分析了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审计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金融化程度越高,审计师披露的金融类关键审计事项数量越多;并且审计师行业专长、上市公司属于实体制造业对上述回归结果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金融化会增加企业的会计处理复杂度、业绩波动性以及监管风险,进而影响审计师的风险感知和金融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行为。经济后果的检验发现,金融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具有增量信息效应,能够缓解金融化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上述研究结果既丰富了关键审计事项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文献,也为当下从审计视角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了一定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2016年,中国去杠杆政策实施与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同时期发生,是巧合或是必然?造成劳动者福利损失了吗?本文将2016年去杠杆政策作为一次自然试验,基于2012—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去杠杆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发现:去杠杆政策显著降低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机制检验表明,去杠杆产生的融资约束和偿债压力并没有带来企业降薪或裁员行为,相反,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更多表现在企业经营成本与财务成本降低、投资效率提高等方面,没有出现“利润侵蚀工资”的现象。该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坏杠杆企业和过度投资企业中更加明显,一定程度抑制了资本过度投入和无序扩张的问题。本文研究为2016年以来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再次下降的现象提供了微观解释,为明确我国去杠杆政策的积极意义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迅速发展,逐渐成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融资方式,但其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也日益显现,可能会影响审计师风险决策。本文以2015-2020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企业资产证券化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参与资产证券化业务增加了审计费用,提高了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进一步检验发现,企业融资约束、内部控制和信用评级在上述关系中发挥了调节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企业经营风险和盈余管理在上述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研究丰富了企业资产证券化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为国家从审计视角加强企业资产证券化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
以2007-2018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并实证检验企业金融化、内部控制与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金融化与审计定价正相关,内部控制在企业金融化与审计定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中发挥负向的调节作用;企业金融化主要是通过影响审计业务复杂度进而影响审计定价;企业金融化对审计定价的正向影响在企业规模越大、受融资约束越高、内部控制缺陷越严重的企业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推行,碳风险已成为约束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国家重要监督和治理方式,国家审计能否助力企业降低碳风险?研究发现,国家审计介入后,被审计企业的碳风险水平下降,媒体关注和行业竞争分别起互补作用和替代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国家审计能够通过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环境责任履行,从而降低碳风险;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环境规制强、制度环境好和政府财政资金充足地区的样本,以及非重污染和非重点监控单位企业中,上述影响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对企业碳风险的抑制作用具有溢出效应,且有利于改善企业长期绩效。本文对于强化国家审计的碳排放治理效应,缓解企业碳风险,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嫦  张莉莉  李瑾 《投资研究》2022,(9):106-126
为稳定股价,规避系统性金融风险,证监会提出杠杆增持这一方式支持产业资本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但杠杆增持可能诱发控股股东机会主义行为。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控股股东杠杆增持对企业资产误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企业存在杠杆增持以及杠杆增持水平提高时,投资者非理性程度也会随之提高,信息披露质量随之降低,加剧企业资产误定价程度。相比于熊市状态,控股股东杠杆增持与资产误定价的正向关系在牛市状态下更为显著;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带来的杠杆风险能够发挥警示作用,降低杠杆增持引致的资产误定价;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缓解二者的正相关关系,发挥治理作用。经济后果分析表明,控股股东杠杆增持所引致的资产误定价将加剧股价崩盘的发生。本文丰富了控股股东杠杆增持和资产误定价相关研究,对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稳定的业务关系对于企业防范外部冲击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供应链上的稳定业务关系既可能带来“收益效应”也可能带来“风险效应”,企业的关系特征如何影响审计师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值得关注。研究发现,稳定的客户、供应商均能降低审计费用,机制检验发现会计信息质量在稳定业务关系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即稳定业务关系通过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而降低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在客户/供应商交易占比较高、处于非耐用品行业以及物流成本较高时,稳定业务关系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更显著。研究从供应链视角丰富了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研究,为企业维护稳定供应关系、发挥供应链的监督治理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张瑶 《财会学习》2021,(12):70-72
本文采用2011-2019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数据,选取其中的过度负债企业,实证研究了过度负债企业去杠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过度负债企业去杠杆可以提升企业绩效;在影响路径方面,财务风险在过度负债企业去杠杆对企业绩效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结构性去杠杆提供一定的启示,即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合理的资产负债比率,规避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20.
论文基于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间具有的相互替代作用和互补作用,研究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审计定价的关系,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间具有相互替代作用,即审计费用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进一步基于产权性质的视角,研究表明审计师对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企业设置更高的审计定价,而且与非国有企业相比,该现象在国有企业更加显著.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直接决定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投入程度和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进而影响到外部独立审计师的审计定价.论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审计师基于风险导向原则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从而降低所面临的风险和审计投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