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首先总结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制造业工人工资的影响机制,然后结合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与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使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从个体微观层面实证检验了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制造业工人工资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加深会显著降低制造业工人工资。从多个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高技能工人、非生产性工人、外资企业工人以及中东部地区工人工资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上述发现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主要从事微利化的加工、组装环节,并且面临着被低端锁定的困局。  相似文献   

2.
地区生产通过中间品进口(前向关联)融入全球价值链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可以促进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进而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而地区生产通过中间品出口(后向关联)融入全球价值链通常会促使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集聚,进而产生经济极化效应并扩大地区差距;中间品前向关联与后向关联对地区差距的反向作用受到地区经济贸易水平和结构以及制度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在经济实践中表现出地区、贸易伙伴、制度环境等多方面的异质性。以2000—2013年中国30个省级区域为研究样本,采用各地区地级市夜间灯光亮度的基尼系数衡量地区差距,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测度中间品前向和后向关联指数,分析表明:整体上看,中间品前向关联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而中间品后向关联促使地区差距扩大;前向关联的经济扩散效应主要体现在东部省份,且得益于从OECD国家进口中间品;后向关联的经济极化效应则只在中部省份显著存在,且主要源自对非OECD国家出口中间品;产品和要素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中间品前向关联缩小地区差距的效应越明显。因此,应优化中间品贸易的产品结构和空间布局,适当增加从发达国家的高质量中间品进口,推动中间品出口扩张从“集约边际”向“广延边际”转变,加快产品和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以形成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联动机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3.
4.
王浩 《西部金融》2021,(2):12-19
随着国际分工的细化深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融入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本文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与社会经济核算表,采用1995-2009牟39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研究了农业前向、后向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一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农业前向参与还是后向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都会促进一国产业结构转型,但后向参与对一国产业结构转...  相似文献   

5.
基于Ti VA和WIOD数据库,本文对光电设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及对就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测算了1995~2011年全球40个经济体光电设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GVC)参与度和位置指数,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世界上大部分经济体光电设备制造业GVC参与度提高了,而位置指数却在降低;GVC参与度与位置指数并不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其次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全球31个国家2000~2009年光电设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对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从31个国家整体来看,GVC参与度对就业的影响显著为负,说明各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参与度的提高会降低对就业的需求,且GVC后向参与度越高,所需的本行业劳动力就越少;发达国家前向参与度的提高会导致本国就业的减少,发展中国家前后向参与度的提高均会导致本国就业的减少;而GVC位置指数、发达国家后向参与度对就业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WTO-OECD新推出的附加值贸易统计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价值链地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处于“加工贸易”环节,与主要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出口国之间存在附加值逆差,与欧美等最终产品进口国之间存在附加值顺差。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附加值出口贸易具有较高的国外附加值、较低的国内附加值、服务附加值偏低等特点。国内自给能力较强的制造业和开放程度较低的服务业具有较高的国内附加值,而国外附加值较高的行业则集中在中间进口品占比较高的高技术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7.
8.
以双边汇率与贸易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全球价值链是否弱化汇率对出口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发现全球价值链通过后向参与的对冲效应与前向参与的竞争效应来削弱出口的汇率弹性,其削弱程度受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以及进口投入来源分布与出口市场分布契合情况的影响。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后,我国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度对汇率弹性的弱化效应已然下降,前向效应是削弱人民币汇率与出口联系的主要因素。相对而言,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中的后向效应要强于对发达国家(地区)出口中的后向效应。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审慎对待全球价值链对货币政策效果产生的影响,以避免作出过于乐观的政策预期。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条件下,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产业升级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即区域创新体系促进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产业升级,反过来也会促进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对浙江杭州区域创新体系与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产业升级的关联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客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来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随着开放的深入,中国客车产业无可避免地被嵌入到全球价值链当中。本文首先探讨了全球价值链概念及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升级的机理,然后分析了中国客车产业所具备的优势以及所面临的制约,最后提出了中国客车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下的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11.
全球价值链理论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理论,为我国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首先分析了全球价值链理论,第二部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升级,第三部分是案例分析:温州服装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下的升级思路,第四部分对全文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采用分析各主体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全球生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国家间的生产服务贸易联系日趋紧密且存在延续性;各国的贸易网络特征呈偏态分布。实证结果表明:社会网络的中心性、联系强度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指数具有正面作用;社会网络的异质性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为负面影响,对位置指数为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方法,采用2000—2018年全球42个国家的双边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贸易数据测算全球数字产品贸易网络结构指标,考察其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一国数字产品贸易网络的深度和广度对其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数字产品贸易网络的深度能够显著提高非高收入国家、非OECD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网络的广度能够显著提高高收入国家、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一国的数字产品贸易网络结构能够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和实现价值创造提高其全球价值链地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世界各国制定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和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政策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利用FDI的成绩令人瞩目,但利用FDI的质量不高。本文运用数理模型进行分析表明:在FDI质量信息对称条件下,优惠政策不会导致FDI质量下降;在东道国和跨国企业关于FDI质量的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即东道国利用优惠政策引进FDI时无法识别不同质量的FDI,不同质量的FDI因为对优惠政策敏感度不同,无差别的优惠政策导致了FDI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5.
以长三角一体化政策前两次扩容为切入点,尝试回答区域市场一体化是否促进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这一关键问题,并对其背后的作用渠道和机制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发现,区域市场一体化可以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其主要作用渠道是生产要素流通水平和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在作用机制方面,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资本错配水平在其中发挥了调节作用。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区域市场一体化政策对劳动密集型企业、低产业集聚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最为显著。为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提供了学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反映利用外资质量的技术溢出效应是无法直接观察的,外资企业在东道国创造增加值的比例即生产本地化程度决定了本地雇员和企业接触技术的概率,直接反映了技术转移与扩散的程度和范围。外资企业进口中间投入品降低生产本地化水平而传递了低技术溢出效应的信号。外资企业提高生产本地化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技术溢出效应扩大,本地企业获得技术削弱了外资企业竞争力;通过进口降低生产本地化,可以抑制技术溢出,保持技术垄断优势,但生产成本增加。如果东道国模仿能力信息是完全的,外商能选择与模仿能力一致的生产本地化水平,使利润最大;外商对东道目模仿能力信息知之甚少,只能依据平均模仿能力选择生产本地化以追求利润最大化,则驱逐了高生产本地化水平的生产,利用外资质量降低。  相似文献   

17.
农业全球价值链升级问题研究对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高质量对外开放战略制定意义重大。从农业全球价值链的研究演进、升级度量、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梳理现有文献发现:农业全球价值链具有高前向参与度、低生产跨境次数和购买者驱动的特征;农业全球价值链升级通过反映增加值获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或综合能力的指标度量;进口学习、投资溢出、标准转移及企业网络能力的知识溢出效应是实现农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重要渠道,表现为加工与生产专业化两条升级路径;一国贸易、投资和产业政策,及生产性服务投入、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营商环境等都对农业全球价值链升级产生影响作用。针对当前研究不足,提出进一步揭示升级的复杂性机理、多元化路径、异质性影响及生产性服务效应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以世界投入产出表为基础,选用全球价值链参与率作为反映各国农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的指标,在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农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率水平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研究了农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因素,并且重点考察了经济制度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制度对农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显著为正,其中,贸易自由度、投资自由度、货币自由度以及金融自由度是促进农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率提升的关键。此外,服务业发展水平、农业资源禀赋、农业增加值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也对提高农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率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对外对内开放双重视角,考察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生产性服务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均显著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并且走出去的促进作用更大;(2)生产性服务业引进来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的促进作用大于其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的促进作用,而生产性服务业走出去能够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前向参与、抑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后向参与;(3)生产性服务业的细分行业中,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的开放对制造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4)生产性服务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均能够通过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渠道,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