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时候,我父亲做的一件事情到今天还让我记忆犹新。父亲是个木工,常帮别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会把别人废弃不要的碎砖乱瓦捡回来,或一块两块,或三块五块。有时候在路上走,看见路边有砖头或石块,他也会捡起来放在篮子里带回家。久而久之,我家院子里就多出了一个乱七八糟的砖头碎瓦堆。 相似文献
2.
3.
4.
5.
黎慧灵,家住重庆市忠县石宝镇。2002年,三峡库区蓄水,石宝镇在设计水位下,需整体搬迁。在搬迁计划制定后,很多商人开始在石宝镇承包建筑工程。当时黎慧灵在医院工作,看到移民搬近这个赚钱机会,辞职做起生意,然而他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去做建筑,而是独辟蹊径做沙石。 相似文献
6.
葵华 《企业管理(北京)》2011,(3)
一个小男孩几乎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为患脊髓灰质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参差不齐且突出的牙齿。他很少与同学们游戏或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相似文献
7.
8.
9.
本文主要从高校生命教育工作机制研究的紧迫性出发,提出了和谐理念下的高校生命教育工作机制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财政部工作30年,日复一日的紧张节奏早已习惯,因为性别而在工作中产生的差异似乎从未有过.细想来,财经工作精细、认真、专注的工作特质,原本就对男女都有适应性.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梳理思绪,谈谈作为女性既忘却性别,但还需发挥性别优势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2013年5月23日,是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院士80周年诞辰。我将为他做了10年行政秘书的经历汇成此文,以表达最深切的怀念。刚上小学2年级,我就有幸认识了这位后来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从1981年开始,我就为陈老师工作了,但要说何时认识陈老师的,那得从1972年说起。当时,在文革中受到冲击的家父被重新分配工作,从科学院院直组 相似文献
12.
<正>如果说是什么让我们的物业人坚强,那么最好的解释就是责任。是工作职责的使命在召唤,是强烈的责任感在鞭策,让他们在危难的时刻,选择了恪尽职守。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三年了,但我的心却始终荡漾着一种感动的情怀,因为在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战斗中,有这样一群无私奉献的人,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守护着温馨的家园,营造着生命的港湾。他们在业主无比恐慌,无所适从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写的作品,虽然时代离我们很久远,但仍能感觉到蕴含在保尔.柯察金背后的钢铁般意志的力量,至今仍然在激励着无数人坚持自己的信仰,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14.
15.
日本“80后”加藤嘉一被称为“现代遣唐使”。2011年3月19日,他从震后的岛国日本来到中国,在南京凤凰国际书城为中国80后、90后们做了一场“年轻人应该怎样生活”的励志讲座,他的自传《从伊豆到北京有多远》成了畅销书,被当场签售一空。他除了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更以其奇特经历现身说法,引起在场所有年轻人的触动和共鸣。 相似文献
16.
民间艺术的价值诞生于智慧,但对旧形式的过分维护,又会断送他们创新的前程。戴云亮曾长期在工艺系统从事设计工作,有着相当扎实的绘画功底,但当时制作出来的产品用来出口换取外汇,难免会使自己的作曲沾染一点“匠气”,因此,摆脱“匠气”,尊重内心引导,重视观察自然和内心的省察、体验, 相似文献
17.
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分明。210平方米的空间,却有410平方米的生活体验,除了有前庭后院,附带一个围合式的院子。保亿·丽景山的城市合墅,带来繁华都市中人们向往的院子里的生活。早已耳闻保亿·丽景山独创了城市合墅概念,将温馨的合院生活融入建筑之中。然而,独创在哪?合墅又有何特色?带着浓浓的好奇心,记者体会了一把院子里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相信一款宣传噱头再多的车,或者优惠力度再大的车,也不会有消费者愿意用生命去购买和置换,所以,汽车安全问题—直是消费者在购车中最在意的一个选项。因为一台不安全的车,无疑是一个移动的墓穴。相信世上的小龙女不多,谁也不愿意长久地在活死人墓里果着。更多的人还是愿意做一枚住在盒子里的鸡蛋,至少不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给别人解释“以卵击石”的意义。可是,安全问题宣传起来又很抽象。所以,本次汽安展就“消费与安全”问题展开了新一轮的讨论,作为本次协办单位的《汽车消费报告》也借此机会再次给消费者扫扫安全盲。 相似文献
19.
《秘书工作》杂志社的同志约我写一篇文章,向读者讲讲我父亲胡耀邦注重工作效率的故事.写这篇文章很有意义,因为父亲的一生是讲究效率的一生,与时间赛跑的一生,也是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一生.他惜时如金、科学合理、不拘一格、高效快捷的工作方法,值得我们很好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2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第一时间连线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和专家学者,权威解读“一号文件”的“水利亮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