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导致外部市场需求遭受剧烈冲击,凸显中国企业在外部冲击下保持出口强韧性的重要性。文章将企业出口韧性界定为风险抵御能力和出口恢复能力两方面,探究出口多元化策略对中国企业出口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多元化水平越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出口恢复速度特别是从冲击中企稳的速度越快;相较于产品多元化,市场多元化策略更有利于企业出口韧性的提高;多元化策略能够熨平外部需求下降对企业出口的负面影响,但不利于外部需求上升对企业出口恢复的拉动;多元化水平高的企业更容易在危机中调整出口组合;多元化策略尤其是产品多元化关联性越弱,对企业出口韧性的促进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2.
“稳外贸”是实现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本文从贸易网络视角出发,探讨国际需求萎缩冲击背景下企业贸易网络地位的“稳外贸”效应。基于2000—2013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CEPII全球双边贸易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本文测算了企业层面相对外生的国际需求萎缩冲击指标和企业贸易网络地位指标。研究发现,国际需求萎缩冲击抑制了中国企业出口,提升企业贸易网络地位有助于缓解国际需求冲击的出口抑制效应。机制分析表明,企业贸易网络地位主要通过增强网络信息效应和网络资源获取能力发挥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贸易网络地位主要缓解来自外围国家的需求萎缩冲击和多产品企业、需求网络集中度较低企业遭受的国际需求萎缩冲击。在国际复杂变局下,本研究对稳定中国外贸基本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数据,研究了出口目的国市场规模和供给潜力变化对企业出口产品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市场规模扩张引致的竞争加剧,会弱化"选择效应"但强化"倾斜效应";而厂商供给潜力提升引致的竞争加剧,会强化"选择效应"和"倾斜效应"。以校正的夜间灯光数据为市场规模的工具变量处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后,模型估计仍保持稳健。进一步,结合市场多元化策略研究表明,企业出口目的国的增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竞争加剧造成的出口产品集中化,但出口市场数量存在最优值。因此,为了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保持外贸经济稳定增长,一方面,出口企业应不断培育核心优势产品,提高自身优势;另一方面,适度开发新市场,有效分散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4.
研究出口的国内外区域特征及形成机制将为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保障出口持续平稳发展提供经验证据.本文基于2000-200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统计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考察了中国出口企业的地理分布规律,发现中国出口在快速增长过程中呈现出口地集聚和目的国集中的显著特征.本文从出口溢出效应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理论解释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可以通过相应的政策引导出口企业调整在国内的区位分布,从而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将服务要素和汇率波动引入拓展的MO理论模型,并使用2001—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匹配的样本研究了服务业对外开放对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对外开放显著提升了出口企业加成率,但人民币升值减弱了服务业开放的正面影响,该结论在经过工具变量法、替换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服务业对外开放对技术密集型企业、非垄断企业、加工和非加工贸易企业加成率的提升作用明显,但随着人民币升值该促进作用逐渐减弱;服务业对外开放通过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出口企业加成率,人民币升值通过价格效应抑制出口企业加成率;服务业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升值均显著降低了加成率离散程度,优化了资源配置;服务业对外开放通过资源再配置效应提升了行业加成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产品和市场的二维视角,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通过双重差分PSM方法对出口学习效应进行再验证,考察了多产品出口、单产品出口、多市场出口和单市场出口模式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出口模式下出口学习效应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多市场和多产品出口对企业具有生产率提升效应,但在出口当年不明显,出口后第二和第三年生产率有显著改善,这说明企业需要一定时间来学习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单产品出口和单市场出口企业生产率则没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7.
为了考察外部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影响,本文从双边贸易的视角构造"中国—贸易伙伴"双边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标,并将出口市场因素纳入考虑,分析中国在贸易伙伴的出口市场份额与贸易伙伴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57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出口技术复杂度顺贸易伙伴出口技术复杂度梯度增长;贸易伙伴市场份额的提升和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总体作用为负,该结论存在出口市场与行业的异质性; OECD经济体和非OECD经济体出口市场份额的提升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产生了抑制作用;非OECD经济体出口市场份额的提升有利于中国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升级; OECD经济体出口市场份额和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对资源密集型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考虑以环境成本和贪腐成本为代表的非期望产出情况下,核算了中国省级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结合2000-2006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从出口企业、出口产品、出口市场和出口价格4个维度研究了政府治理对中国企业出口边际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治理虽然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集约边际,却也显著抑制了企业出口扩展边际,政府治理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带动更多体现在"量"而非"质"上;这一结论在考虑企业资本密集度、所有制属性和贸易方式后呈现出显著的差别化特征;政府治理能力和企业生产率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纳入政企间的交互影响后,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0-2007年我国制造业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本文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地理集聚通过专用性投资对我国企业出口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地理集聚程度的提高会显著促进企业的出口决策和出口规模,而且其对高契约密集型行业内企业影响更大,对出口决策的影响超过出口规模。分样本估计的结果还表明:(1)地理集聚显著改善了内资企业的出口决策,但对外资企业的影响较小;(2)与高契约密集型行业相比,地理集聚对低契约密集型行业内企业出口决策的影响更大;(3)集聚对企业出口决策的影响在契约不完全程度越高的地区表现越突出。  相似文献   

10.
毛其淋  赵柯雨 《财贸经济》2021,42(11):131-145
本文以中国"五年规(计)划"政策文件对重点产业的设定为切入点,利用2001—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系统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重点产业政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概率和出口规模均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融资约束缓解"和"生产率提升"是重点产业政策促进企业出口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重点产业政策对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大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更大;此外,重点产业政策对低外部融资依赖度行业企业出口概率的促进效应更大,而对高外部融资依赖度行业企业出口规模扩张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最后,本文还探究了市场自由化对重点产业政策经济效果的影响,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意味着,中国应稳步推进产业政策转型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共同促进中国出口贸易长期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1998~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从融资约束的视角来探讨企业财务状况对出口退出的影响,并对比企业财务指标在金融危机期间和非金融危机期间对其影响的显著性。研究发现。企业出口持续时间段大多数处于2—6年之间;金融危机期间,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的风险始终高于非危机期间:流动性强的企业出口退出风险要低.但杠杆率对出口市场退出风险有负效应,与我们的研究预期不一致。文章并进一步考虑了金融危机的调节作用,金融危机期间相对于非金融危机期间.流动性对企业出口退出风险的影响反转为正效应.杠杆率对企业出口退出风险的影响在减弱,高借贷比的企业相对于低借贷比企业有更强的出口优势,出口退出的风险相对要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外部需求冲击视角,探讨城市经济韧性对缓解外部冲击的作用及外部需求冲击下城市经济韧性与城市出口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外部需求冲击导致小城市出口金额和出口产品种类下降幅度最大,中等城市次之,大城市最小,并使大城市、中等城市出口目的地显著下降,对小城市的影响不显著.外部需求冲击对任何规模城市出口额影响均显著为负,但对中部城市的影响最大,东部城市次之,西部城市最小,并使东部城市和中部城市出口产品种类和出口目的地显著减少,而对西部城市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城市经济韧性可有效缓解外部冲击给城市出口贸易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2000—2015年中国海关出口数据和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美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性贸易措施会显著降低企业受冲击产品的出口额和出口数量。基于异质性的视角,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一般贸易企业和消费品负面影响较大。进一步的二元边际机制检验表明,美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扩展边际,使得出口目的国市场的新进入、新增产品和退出企业数量都显著下降;对于单个企业,技术性贸易措施使得企业退出市场的概率提升,使新进入和新增产品企业进入市场的概率降低,而对存续企业的出口负面影响不显著。最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密集度和每年新增实际投资的提高能缓解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企业出口的负面冲击。本文较好地解决了贸易偏转效应和产品偏转效应对回归结果造成的估计偏误问题,考察了技术性贸易措施对出口企业的一般性影响,为中国企业预防出口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和冲击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2000-2009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海量匹配数据,发现在新的产品-市场组合出口中,超过一半的中国企业在出口一年后便退出市场,同时高达75%的企业出口生存时间不超过3年,充分暴露出中国企业在出口市场退出率高、生存时间短的特点。基于此,本文从以往出口经验角度探寻延长我国企业出口生存时间的途径,结果表明:相同组合和相同产品的出口经验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出口生存时间,且前者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后者;相同市场出口经验对企业出口生存时间的作用为负,意味着我国企业应遵循以产品为轴心的国际市场扩张战略;基于产品差异性的分组检验发现,以往经验对出口异质性产品企业生存时间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5.
探讨续贷限制对于出口企业的影响,对于全面认识融资约束的微观经济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此,文章立足2007年续贷标准改变这一政策事实,基于中国2000-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就续贷限制对出口企业创新的影响展开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续贷限制不利于出口企业创新的提升,对企业专利申请总数、发明类专利申请数均产生了显著的负面效应。第二,这种抑制作用对不同企业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续贷标准紧缩对出口企业创新的抑制效应会因出口企业规模、所处行业、生产率水平以及要素密集度不同而有所差异。续贷限制对大规模出口企业、制造业出口企业、高生产率出口企业和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更显著。文章的研究拓展了融资约束对于企业出口行为影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包群  郝腾 《财贸研究》2023,(1):18-33
整合中国海关数据库、CEPII-BACI贸易数据库与工业企业数据库,测算中国出口企业所在区域的产品密度,并考察以产品密度衡量的本地生产优势对企业出口动态的实际影响。研究发现:产品密度对企业出口动态参与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提高了企业出口参与的存活时间与规模,且这种效应对位于产品生命周期上游的新产品更明显;产品密度提高了企业出口额或数量的恢复程度,缩短了出口恢复所需要的时间;产品密度对企业出口动态参与的作用还受到融资约束、市场竞争程度、城市异质性等因素的影响。在考虑产品密度的不同衡量方法以及采用工具变量方法重新估计以后,以上结论依然可靠。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把油价冲击分解方法和出口增长分解方法相结合,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运用生存分析方法、面板回归方法和Probit回归方法研究油价冲击对企业出口长度、出口深度和出口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冲击对企业出口长度都有负向的影响;石油供给冲击对企业出口深度有负向的影响,经济总需求冲击对企业出口深度有正向的影响;石油供给冲击对企业出口广度有负向的影响,经济总需求冲击和石油特定需求冲击对企业出口广度有正向的影响。本文还按照能源强度和要素密集度对企业进行归类并分别做了实证检验。最后,本文提出了识别油价冲击的来源,增加企业出口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合并数据测度了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在此基础上研究双边外交关系发展对中国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双边外交关系发展会提高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该结果经过变量替换、更换回归方法等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双边外交关系发展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主要通过降低国内外中间品相对价格和提高企业加成率两条途径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双边外交关系发展会显著提高低技术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但对高技术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却表现为抑制作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比,双边外交关系发展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提升作用在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大。进一步分析表明,金融危机、加征关税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削弱双边外交关系发展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9.
鲁晓东  易敏 《财贸经济》2019,40(7):95-109
本文以企业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策略选择为切入点,利用2000-2012年中国企业对50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数据以及企业个体特征变量,使用带有随机效应的Probit估计和广义最小二乘估计,研究了踏脚石策略对企业市场进入、出口增长以及市场退出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会从现有的出口市场中学习,并将它们作为进入新市场的踏脚石;对特定市场而言,新出口企业在第三年的出口增长快于同期在位出口企业,同时,前者退出市场的可能性也更高;(2)目的国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较近的地理位置以及较低的进口关税,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该市场,而且能够促进已进入企业的出口增长,同时降低企业退出该市场的可能性;(3)外部踏脚石效应对企业的市场进入具有微弱的促进作用,仅市场踏脚石能够促进企业在特定市场的出口增长。  相似文献   

20.
银行业改革及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建设制造强国及贸易强国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贸易数据库与银行分支机构数据,实证检验银行业结构性竞争对制造业出口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并考察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银行业结构性竞争对制造业出口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缓解融资约束、促进技术创新与增加中间品进口是银行业结构性竞争促进制造业出口质量升级的主要机制;统一大市场建设强化了银行业结构性竞争对制造业出口质量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