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王海文 《魅力中国》2014,(18):188-188
责任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发展教育者责任素质的教育活动,其目标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责任观、高尚的责任意识和自觉的责任行为。毛泽东讲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肩负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责任。健康的成长环境应当要求和指引大学生勇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只要他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就要让他去勇敢地面对,不能让他逃避和推卸,更不能由其他人越俎代庖。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是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又不容辞的责任和长期的任务。高等学校有义务引导学生在社会道德意识的洪流中选择水平较高的道德责任.并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是现代工程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内在需要.针对我国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普遍缺失的现状,文章论述了加强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主要内容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儒家以其特有的方式展示了人对自然,自我及社会的三重关怀,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注理人的自我修养,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这对我们丰富和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苏燕 《魅力中国》2010,(32):223-224
普通工科高校学生艺术团是工科院校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要体现,它不仅丰富工科院校的校园文化生活,而且能有效地提高普通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艺术修养,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通工科高校学生艺术团的建立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理工科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针对普通工科院校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对普通工科院校学生艺术团的建设提出几点原则,力求促进普通工科院校大学生艺术团的健康发展,使其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殷静静 《魅力中国》2011,(14):397-397
面对全球性环境危机,全世界都在倡导绿色环保。以“绿色引领时尚”为理念的西安世园会作为人类和自然和谐交融的一次精展,不仅符合时代的要求,也促进了低碳、绿色、创新、和谐等人类共同绿色文化价值和理念的交流与传播。本文在批判性继承和吸收中西方自然观的基础上,融入新的绿色文化理念,为破解人与自然对立的困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生态环境展开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西方理工院校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中都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其人文素质培养模式具体表现在:一是在目的模式方面树立全人教育理念,服务社会;二是在内容模式上强调人文社科教育与理工学科的交融;三是在运作模式上通过课程设置、设立人文教育专门机构、引进名师授课和学生管理事务部门的联合培养,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办学层次。有鉴于目前我国地方工科院校人文底蕴薄弱的实际,西方工科院校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经验无疑为我国同类院校带来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绿色营销(GreenMarketing)是指在绿色消费的驱动下,企业从保护环境、消除污染、充分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通过开发绿色产品、利用自然、变废为宝等措施,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实现企业营销目标的营销观念。20世纪80年代末期,人类社会进入了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时期”,保护地球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已成为人类共同努力的目标,从发展的趋势看,绿色营销将成为21世纪营销的新观念。面对新的环境变化,在迈向21世纪的同时,每个企业都将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如何才能确…  相似文献   

8.
一、建设“绿色海西”的重大意义与指导思想 (一)建设“绿色海西”的重大意义 绿色发展是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主要内容,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的文明发展形态,绿色发展的实质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海西”,就是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简称CSR)指企业在谋取自身及其股东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出发,为其他利害关系人履行某方面的社会义务就具体而言,企业的社会责任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企业对社会所造成影响的责任。第二类是企业对社会自身问题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韩彩琴 《魅力中国》2014,(22):153-153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就是要培养思想感情和人格,教育人正确看待自己,协调自己与他人、家庭、集体、国家乃至与自然的关系。正确理解个人所承担的责任,并不断追求个人道德和精神上的完善。现在,以语文教学课堂教学为例,浅谈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自然和人都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条件的差异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分工、生产布局和生产发展方向,自然生态平衡发展决定人们采取与自然和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采取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人和谐发展决定社会的和谐发展。自然和人都以直接存在的形态支撑着社会。  相似文献   

12.
私营企业的和谐角色及其培育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娟 《山东经济》2007,23(6):61-6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层面的大系统,私营企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理应担当相应的和谐角色。私营企业和谐角色包括企业内部的团队和谐、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责任和谐、企业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和谐。具体培育途径主要有加强教育、社会评价、法律惩治、提高素质四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自1972年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大会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为人类环境的改善作出了努力,但总体来说,全球生态环境改善不大,危机依然如故。因此弘扬和坚持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生态城市、绿色建筑、绿色制造等对人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全球环境恶化到今天的地步,主要是人类没有正确对待大自然、非理性掠夺式开发和粗放式生产造成的。生态文明、绿色创新是拯救地球生态圈、实现人  相似文献   

14.
绿色生态观的出发点不再是狭隘的人类子系统,而是自然界整个生态系统,追求的是人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过程中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把“生态”概念引入学校管理,目的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教育,从而找回教育长久缺失的东西——关注人的生命。我认为,教育既要保护“生态环境”,也要注意“生态平衡”。反对过度开发和浪费教育资源,倡导尽一切可能防止教育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15.
刘军 《魅力中国》2010,(34):123-124
艺术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始终是人类完善自身、追求和谐进步的重要活动,是人类社会中以人的培养为目的的重要现象,它以艺术为媒介进行教育,使教育者在心理机能,精神文化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进而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如何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专博结合的通才,如何缩短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距离,如何培养更多市场需要的工科专业人才,这将有赖于工科院校准确、合理的办学定位,以及具有自己特色改革措施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7.
赵原 《魅力中国》2010,(3):351-351
苏格拉底认为认识人自己,就是要认识人的理智和德性。然而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远远达不到人对自然的认识,人总是先认识外在的自然,之后才开始认识人自己。“认识你自己”,回归对人自身的认识,从而实现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国先 《魅力中国》2013,(14):236-236
文章论及了化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担当起提高全民族环保素质的教育任务,从学生抓起。注重绿色化学并渗透.不失时机地寓环保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培养并增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环保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宪法中关于财产所有权附义务的规定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上位法渊源;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是法律责任而非道德责任,但二者并不矛盾;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划定上应当做到中外有别,执行与中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相符合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尤其是社保标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又对所有权人设定义务,是国家立法者必须采取的正确做法,也是企业依法应尽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徐波 《魅力中国》2013,(11):295-295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稳定发展的时代主题,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要求。工会在落实这一战略任务中有着重要责任与义务。那么作为企业工会如何在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中找准位置充分发挥作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