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引入关系数据范式,利用二次指派程序(QAP)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均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不断缩小,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异呈扩大态势。全样本分析表明,数字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缩小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有力途径。分区域考察显示,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驱动作用大于东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驱动作用尚不明显;南方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地区差距的贡献大于北方地区。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改善对缩小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地区差距均存在显著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2.
对2002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格局、地区差距的变化、地区产业结构变动态势以及区域空间结构变动态势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我国东西部地区差距仍然在扩大,但差距扩大的趋势进一步减小;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中部地区增长速度已连续两年低于其他地带,值得人们的关注。2003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继续保持全面增长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情省力》2007,(4):36-37
进入“十一五”。国家实施中部推进战略,发达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对于中部欠发达地区又是一次加快发展的新机遇.令人欣喜的看到在新的机遇面前,安庆市工业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有望抓住机遇实现追赶、跨越和崛起。本文就“十五”的“慢”和近年来的“快”原因进行一些分析。并就如何更好保持目前的良好态势作一些思考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刘勇  李仙 《调查研究报告》2006,(172):3-25,F0004
2005年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依然保持了近年来“东部和西部快、中部和东北慢”的格局;地区经济总量继续呈东部和中部比重提高,东北和西部比重下降态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依然是“东部和东北高、中部和西部低”格局。在人口与经济双调节机制作用下,我国东西部绝对差继续减速扩大,相对差继续缩小;城乡间绝对差和相对差继续扩大。2006年我国区域经济还将继续保持全面增长的照好态势。  相似文献   

5.
自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形成了东部地区加快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格局。一般认为,中部地区只要发挥其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制定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可以吸引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资本积累和产业结构升级,再加上通过技术引进和模仿加快技术变迁,从而实现中部地区的快速发展。然而,当前的区域发展格局从空间上看对中部地区一定有利吗?这给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试从资本效应、技术效应和制度效应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使我们理智地看待中部地区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集中、劳动力流动与中部地区的边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制造业的省际差异与中部地区劳动力跨省迁出的省际分布差异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关系。中部地区劳动力向制造业的集中推动了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和集聚,这又增强了该地区对中部地区劳动力的拉力,在这种动态的累积循环中,中部地区边缘化的地位日益明显。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中部地区的边缘化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性结果;其政策含义是,推动制造业发展对于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实现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奉平 《科技和产业》2023,23(3):234-238
人力资本创新是助力旅游经济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中部6省为研究单元,基于2009—2017年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σ系数及面板回归模型,探析中部地区旅游经济时空演化特征及人力资本对中部地区旅游经济的影响效应差异。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总体来看,中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呈稳步上升态势,由2009年的0.181增长到2017年的1.081,分省份来看,大致呈“山西>江西>湖北>安徽>湖南>河南”的空间分布格局;从区域发展差异来看,中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差异与绝对差异均不断扩大,呈不均衡、不协调的演化特征;人力资本对中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总体呈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选取和构建经济发展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进而提出了中部经济发展质量提升新跨越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刘玉博 《魅力中国》2010,(6):70-70,69
中共中央提出了“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河南、江西、湖北、湖南、安徽、山西中部六省,中国的地理中部,好比是中国的心脏地区。因此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提高中国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东西融合、南北对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对中部地区发展的所面临的问题和自身所拥有的优势进行科学的分析。并提出在中部各省在完善自己制度弥补自身不足,发展优势的同时,各省之间要精诚合作,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卢永红 《特区经济》2010,(12):184-185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在进入改革开放以后,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跟不上全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成为了经济的"沦陷区"。本文简单介绍了中部地区的发展现状,然后提出中部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