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公共空间是构成城市形态总体框架、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和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城市公共空间行为活动的研究,更应专注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户外空间、人造环境和社会交往的相互作用.以小见大,从环境-行为学的角度出发,提出营造令人愉快、舒畅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新思路,以促进新老城区的发展更富于生机和魅力.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生态、节约、和谐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已成为新的时代主题点,更是城市建设规划的重要发展趋向.考虑到城市公共空间的最大限度利用,以及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新与旧交替的问题.所以,正所谓新老交替,继往开来.城市的公共空间景观是顺应城市建设进程的一种考核方式,也是我们每人每天参与的地方.本文从行为交通、视觉、功能以及心理角度来分析研究火车站新与旧交替的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为城市空间的建设和人们的便利性打下良好的基础.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不断地发展上升.一些大城市的市貌也整体提高并与该城市的经济水平发展相持衡.我国注重着休闲养生,随着各大城市的城市广场发展市民们也纷纷体会到了一个城市广场的重要性与互容性.城市广场的重要性表现在于融洽性、休闲性、娱乐性与观赏性.在这个新时代的发展中广场中的环境空间艺术设计占有着相当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3.
快速的城镇化产生了很多城市问题,热岛效应就是其中非常严重的一个方面,由于我国对室外热舒适研究较少,许多城市公共空间在设计时对热舒适问题考虑不够,造成用地浪费。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20—32%,对调节城市温度将发挥重要作用。为了阐述住区公共空间热舒适研究的必要性,对北京地区100个住区公共空间热舒适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包括:住区公共空间营建存在的问题、建成后的热舒适状况、人们的主观感受等。  相似文献   

4.
快速的城镇化产生了很多城市问题,热岛效应就是其中非常严重的一个方面,由于我国对室外热舒适研究较少,许多城市公共空间在设计时对热舒适问题考虑不够,造成用地浪费.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20ˉ32%.对调节城市温度将发挥重要作用.为了阐述住区公共空间热舒适研究的必要性,对北京地区100个住区公共空间热舒适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包括:住区公共空间营建存在的问题、建成后的热舒适状况、人们的主观感受等.  相似文献   

5.
城市边界生态景观建设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解决如何合理地安排城市用地与乡村土地以及物质和空间,来为人们创造高效、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环境.其根本目标是创造一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和美化的生态景观系统.在城市边界景观建设中体现了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去创造一种充分融技术和自然于一体、情景交融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以维持景观生态平衡和人们生理及精神健康,确保人们生活和生产的方便.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加剧,高层建筑也普遍增加,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不断减少,并且公共空间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空间主要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的娱乐、休息的环境,并且给居民提供舒适感.高层建筑的崛起、交通路线的增加,这些因素都改变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分布.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是为了大多数居民的感觉而设计,往往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都是来源于大众的需求,城市公共空间面临着多元化的发展,本文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公共空间进行了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有效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塑造公共意识、促进产城融合,因而成为城镇化质量高低的重要体现。人与地、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的现代化”是城镇化质量的应有之义。据此评判,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规划理念落后,供求矛盾突出;追求宏大平整,破坏自然肌理;割裂历史文脉,丧失文化个性;突出审美价值,忽视人文关怀;排斥弱势群体,加剧社会隔离等。据此,政府应把政策干预的重点放在四个方面,即挖掘私人资本与资源,构建完善的公共空间体系;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形成个性鲜明的公共空间;转变设计理念,强化公共空间的人文关怀;发挥非政府机构作用,建立公共空间的大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的生活质量不再局限于吃、穿、住、用的档次与质量,他们对户外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公共空间也逐渐成为城市环境的精华所在,城市公共空间和设施问题正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其实质是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社会公共活动场所.本文分析了城市公共空间及其意义,指出当前城市公共空间正在缺失,以及城市公共空间对亲民人性化的设计需求,并对如何构筑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居民访谈法、GIS空间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概括分析了城市社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通过对合肥市居民居住热点、空间分布、社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实地考察以及GIS空间等分析,发现合肥市社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与合肥市人口分布密切相关,城市社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的数量和质量均存在严重不足,很难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据此建议:政府部门应从老百姓利益出发,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加大社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公共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城市的 发展是否充分考虑并满足健康城市的需求逐渐成为评价城市品 质的重要指标。城市公园作为与居民最密切的城市公共空间之 一,是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加拿大温哥华为例,通过 分析城市公园与运动设施在城市与社区中的布局、建设、管理 模式的成功经验,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说明温哥华如何通过 公园系统创造更好的运动条件和设施,来培养市民健康生活习 惯,激发居民的运动热情。通过这些经验的借鉴,让我们能够 从公共健康的视角,更好地提升和优化中国目前在城市公园定 位、规范指标研究、部门统筹及设施管理上的不足,从而营造 更健康积极的环境,为公园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人类在不断改造城市享受城镇化带来的好处的同时,如今也在忍受着城市改造带来的痛楚。我国正处在高速城市化的过程当中,城市公共空也时刻受到了侵扰。伴随城市生活的纷繁演变,公共空间危机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日益普遍的城市问题。建筑设计将在重建良好城市公共空间秩序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微观层次,建筑设计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继而介绍了目前城市公共空间出现的危机,最后探讨了建筑设计概念在城市公共空间层面的拓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不断的发展和社会飞速的进步,我们生活观念以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园林景观在城市中已扮演着很重要角色。城市的空间被受人们的关注。景观铺装能够表现城市公共空间的个性,还能确保环境质量,从而才能满足人们对城市生活的需求。本文就是通过对地面设计的色彩和材料等因素,来结合相应的场所和环境等要素,与植物和山水等相结合,这样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环境感受。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公共艺术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环境雕塑作为公共艺术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人们的审美追求,是人们在一个特定时代的信念和标志之一,是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缩影,著名的雕塑家潘鹤先生曾经把它比喻成“时代的矿石”。城市环境雕塑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解读城市的“名片”。  相似文献   

14.
论文聚焦城市绿色化发展,以公共环境设施为研究对象,通过AHP层级分析法结合SPSS量化分析提出一套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绿色化评价体系模型,应用其对城市空间的公共环境设施进行绿色化评价并提出改善性建议。基于研究结论,建议地方政府及规划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充分认识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公共环境设施的绿色化实践。二是建立全局性的视角,利用多种测度工具,在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推进绿色化改造项目实施。三是公共环境设施的绿色化改造不宜统一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鼓励不同类型的绿色化尝试。  相似文献   

15.
城市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人类不断改造城市,使之更加适宜于人类生存发展的过程.所以,城市的人性化是城市生存发展之本.以人性化为理念,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趋势.本文试图通过对以人为本的城市道路系统、城市公共空间的市民性、历史情结和人文关怀、关注弱势群体、引导公众参与等方面问题的一些分析,引起城市建设中对人性化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乡村篮球场是现代性的乡村公共空间,是联系城乡的纽带,是新农村建设的贡献之一。通过篮球场上进行的各种娱乐休闲活动,如露天电影、搭台唱戏、篮球赛及日常活动等可以说明篮球场作为乡村现代性公共空间影响乡村人际关系和人们的思想。同时,城乡篮球场作用的异同也能推论出城乡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差异,从而反映社会变迁和权力重组。  相似文献   

17.
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对我国创意城市营造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阳  吕庆华 《经济地理》2011,31(8):1283-1288
应用文献归纳和整合对比等方法,从公共空间的定义与特征以及创意城市的含义和形成要素入手,在回顾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归纳了公共空间发展趋势,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以构建创意城市为目的,认为应该丰富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提升社会影响力,重视细节,更开放更具宽容性以及充分发挥应有的经济服务作用等三个方面来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18.
由于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特殊的时空重叠性,其游憩行为存在失控的潜在风险。通过分析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游憩行为失控的历史教训,探讨了游憩行为失控的原因,并提出系统化治理对策,即建立城市游憩人群流动的大数据监测体系,科学核定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承载量,构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承载的预警系统,有效扩大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范围,强化多部门应急治理联动机制和构建瞬时巨量游憩人流的疏导分流机制。  相似文献   

19.
樊沐佼  李莉  李昕 《城市建设》2010,(3):405-405
人与空间的关系从古至今就不可分离,我们可以说人行为决定了空间的格局,空间的格局影响着人的行为。不同的空间给人不同的感受,启发人们不同的行为,而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空间格局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这里我们就来探讨一些大学校园的公共空间和大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足之处望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新兴化的特点,对于城市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探讨公共诉求与城市环境治理问题,就体现出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一般情况以及前人的研究表明,公众关怀度能够有效促使地方政府更加关注环境治理问题.此篇文章旨在理论方面探讨公共诉求的城市环境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