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一直是我国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初步形成了一批循环型农业模式和技术体系。黑龙江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农业模式有利于黑龙江农业生态循环经济系统建设的管理和调控。文章着重研究黑龙江农业的循环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农业经济运行的必然趋势。本文在介绍农业循环经济涵义及原则的基础上,分析陕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陕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行循环型社会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必要保障。循环型农业则是在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本文从循环型农业的内涵及特征入手,分析了湖南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必要性,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业实施循环经济战略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农业循环经济是走向集中和联合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的发展不单纯是农业的延伸、效益的放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缓解农业资源压力、保护生态、清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分为基于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农业循环经济、基于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农业循环经济、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三种典型类型,其发展需要在运行机制、公共政策、技术人才等方面构筑起完善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分为基于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农业循环经济、基于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农业循环经济、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三种典型类型,其发展需要在运行机制、公共政策、技术人才等方面构筑起完善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的道路,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增长潜能已逼近其极限。当前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对"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及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本文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特别指出,没有农业循环经济,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更新发展理念、政府推动、财政支持以及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社会经济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相对落后。在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以农业循环经济为方向,介绍了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分析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水、矿产等资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也日益严峻。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已经迫在眉睫。循环经济是一种倡导以物质不断循环利用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研究循环经济在农业、工业以及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与循环经济存在主要问题,并结合国情给出国内发展循环经济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琳琳 《生产力研究》2007,(13):19-20,8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文章对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选择进行了探讨,并对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是走循环经济之路。循环经济与农业发展紧密相连.推行循环经济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点-线-面-体”的道路选择。  相似文献   

13.
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全面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部分,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构建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丽燕 《经济师》2007,(5):192-193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为了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农业循环经济以其“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特性而理应成为实现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文章在分析我国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英姿 《经济问题》2007,334(6):34-36
循环经济的根本任务和根本要求是化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生态农业的建设是循环经济在农村的具体体现,所以,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农业的本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把握循环经济在生态农业的4R原则,关注循环经济在生态农业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探索循环经济在生态农业的合理框架和典型模式,是循环经济引领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已成为必然和现实的选择。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在重视循环经济理念的基础上,注重有关政策、法规建设,通过财税支持、技术创新及提高农民素质等多方面途径进一步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关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冲 《经济研究导刊》2010,(12):180-18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三农问题是制约中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化解三农问题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合为一体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对工业发展有益,对农业发展也有重要意义,探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对策,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有效服务.  相似文献   

18.
探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为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是机制滞后,因而,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就是进行机制创新,它主要包括:优化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机制,构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建立职责分明的社会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9.
吴利春  梁世治 《经济师》2011,(6):248-248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循环经济在农业中的应用,无疑是一条重要途径。文章在分析我国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陈兴旺 《当代经济》2016,(16):72-73
随着我国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方向迈进,农业循环经济这一发展模式逐渐被重视,相应的农业循环经济实践趋于增多.安徽省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其地理区位较为有利,是连接皖北及皖江沿海区域的主通道,位于安徽省内的江淮分水岭,致力于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道路,取得了相对可观的发展成效.本文围绕江淮分水岭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其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