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循环型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杨  马玲 《北方经济》2006,(11):67-69
一、引言 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而言的,是物质死循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将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深入研究循环经济能够保护环境,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特区经济》2008,(4):8-10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是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学业规律来指导人人的经济寮践活动,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优长与特色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薄建平 《中国经贸》2008,(24):133-133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采用传统线形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高污染,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实践证明,传统线形经济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因此,我国应坚持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在遵循自然生态学规律的基础上,建构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从长远来看是难以为继的。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造成的压力、减少环境污染,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  相似文献   

6.
张君浩 《北方经济》2004,(10):35-36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项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资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的和一次性的,是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大亮点.知识经济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道路,而循环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则真正解决了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先进的、环保型的经济形态把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等因素融于一体化的系统工程之中,对原有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用生态经济学物质和能量循环的规律来重构经济系统,实现了一次技术范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是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学规律采指导人们的经济实践活动。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优长与特色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张天柱 《浙江经济》2004,(19):20-21
以生态规律为指导,围绕产业结构的生态转型,更能体现循环经济在根本上是以新型工业化变革传统经济体系与增长方式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言循环经济是物资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基础,既是一种关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又是一种新型的、具体的发展形态和实践模式。它要求按照生态学规律,将人类经济活动从传统工业社会以"资源—产品—  相似文献   

11.
罗杨  马玲 《北方经济》2006,(21):67-69
一、引言 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而言的,是物质死循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是“新经济”概念中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另一部分即知识经济。如果说知识经济主要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那么循环经济就是指用自然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的不同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  相似文献   

13.
冯东升 《中国经贸》2012,(6):159-159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具体模式,即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且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则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运行模式是“资源一产品一污染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我们的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  相似文献   

14.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运动。“循环经济”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因此,循环经济的价值理念不仅在思想上、理性上要求人们深刻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而且更要在经济建设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三者同时协调发展的新经济模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湖南率先崛起的唯一途径 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从本质上讲是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兼而有之的一种“双赢”的生态经济,是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危机,我国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是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矛盾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它主要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社会经济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现阶段,我国循环经济的进展还更多地停留在概念层次上。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科学界、公众共同努力,通过建立法规制度、推行绿色核算、开发绿色技术等措施来推动。  相似文献   

18.
经济激励与循环经济的制度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循环经济是遏制生态环境破坏的必然选择,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但从传统经济到循环经济模式的转换并非易事。构建相应的制度框架,则是实现循环经济的一项根本措施。循环经济制度安排的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仅讨论不同经济激励方式对于建立循环经济体系的作用。一、循环经济及其制度构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坚持“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是依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而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和提高生态效率的生态型经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其运行需要一个明确而合理的法律轨道。为推动和规范循环经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率先进行了循环经济立法.其中日本的循环经济立法相当完备.立法水平位居国际前列.并因此使日本大幅度提高了资源循环利用率.成为世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深入研究日本循环经济立法的原因、意义及对我国的启示.对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科学发展及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下,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的清洁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