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北农村的金融市场表现为一种二元结构,即正规金融市场和非正规金融市场相互制衡、相互影响.银行借贷的融资成本太高,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农信社和邮政储蓄为主体的正规金融市场不如以民间借贷为主体的非正规金融市场有效率.本文通过对西北农村民间借贷的深入分析,探讨了二元金融市场的结构、效率和发展方向,并提出改.二元金融市场的思路一要正确定位农村信用社的职能;二要阻止农村信贷资金的非农化转移三要对民间借贷加以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2.
《西部金融》2002,(8):26-27
目前非常活跃并渗透于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的民间借贷行为给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可能与空间,让我们深切感到了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农村民间借贷是典型的需求诱致性的金融制度变迁过程.通过对农村民间借贷的实证调查表明,民间借贷已不仅仅是农村正规金融的补充,学习并借鉴农村民间借贷的运行机制对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乃至整个农村金融市场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王锋 《西部金融》2008,(2):35-36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改进金融宏观调控方式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情况的调查,分析了与民间借贷定价的不同之处,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农村信用社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贷款定价机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民间借贷行为的合法性、民间借贷主体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形式要求、民间借贷的利率和利息、民间借贷的担保、民间借贷的其他限制性或禁止性规定等方面,对我国现有民间借贷立法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的民间借贷立法存在着体系不完善、协调性差、规定模糊、利率不合理、监管缺失等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合作制主导还是商业化取向困扰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对此学术界看法不一,各种观点均有一定的合理性。从理性经济人行为的角度出发,对参与农村金融活动的微观主体行为进行分析,当前只能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导、商业性金融机构为辅助,来承担支持农业发展的任务。对民间非正规金融借贷行为进行引导,宣传民间借贷合同规范,利用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将高利贷行为挤出农村金融市场。以财政补贴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只能是过渡性、阶段性安排。农村金融改革应该是以商业化为最终目标,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建立符合农村多元化金融需求的金融体制。  相似文献   

7.
民间借贷高利率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诸多负面影响,要加强对高利率的治理,打造健康的农村金融借贷环境,服务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分析了农村民间借贷高利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简单探讨了应对举措,希望能为农村金融市场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借助一个对仙洪地区农村民间小额借贷情况的问卷调查,研究了民间小额借贷这种农村地区存在的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进一步的探究非正规金融借贷的运行绩效以及风险评估与防控。  相似文献   

9.
透过民间借贷看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村民间借贷呈快速发展之势,具有利率走低、金额趋大、地域差异和期限延长的特点。民间借贷的快速发展虽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因此,农村信用社应该改变经营策略,切实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增强贷款营销理念,增强利率市场化适应能力,加快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以有效地提高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0.
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补充,既弥补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借贷不足给农民需求带来的矛盾,也缓解了农村借贷资源的匮乏问题,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民间借贷缺乏担保和监管,操作不规范,风险较高,容易产生经济纠纷。对此,规范我国农村民间借贷,对于搞活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