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资本内流背景下弹性汇率与固定汇率的政策效果比较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王大用固定汇率与弹性汇率的政策含义在一个存在着正常运行的外汇市场,汇率由市场决定的经济中,货币当局的汇率政策有固定汇率政策与弹性汇率政策之分。所谓固定汇率政策,是指货币当局或直接干预...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汇率改革,适应了国际货币金融多元化的趋势,吸收了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的灵活性和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的相对稳定性特点,为其自由浮动国际化提供了市场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3.
论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汇改的人民币升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汇率与人民币汇率制度 1.汇率内涵 汇率是用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比率、比价或价格;也可以说,是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本文在阐述人民汇率时主要以人民币对美元汇价举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汇率制度与货币危机关系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当前国际汇率制度选择困境。实证表明,固定汇率制度下诱发货币危机的概率大于浮动汇率制度。要有效规避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的汇率震荡,从过于依赖美元的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的迷思"中跳出,就要通过各国汇率制度协调和改革,藉此合理地构建区域性的汇率制度安排,有效促进区域货币合作。  相似文献   

5.
一、汇率与人民币汇率制度1.汇率内涵汇率是用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比率、比价或价格;也可以说,是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本文在阐述人民汇率时主要以人民币对美元汇价举例。2.人民币汇率沿革———人民币汇率制度在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人民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汇率制度与货币危机关系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当前国际汇率制度选择困境.实证表明,固定汇率制度下诱发货币危机的概率大于浮动汇率制度.要有效规避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的汇率震荡,从过于依赖美元的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的迷思"中跳出,就要通过各国汇率制度协训和改革,藉此合理地构建区域性的汇率制度安排,有效促进区域货币合作.  相似文献   

7.
银行的外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变动而给银行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中国在汇率体制改革前采取的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并且银行信贷基本上以人民币业务为主,所以银行交易风险比较小。2006年3月6日银监会发布了《银监会督促银行业机构进一步加强外汇风险管理》的通知,3月9日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汇风险管理的通知”,  相似文献   

8.
亚洲货币合作与汇率稳定政策:欧盟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剑 《新金融》2004,(3):39-42
一、现行汇率制度的波动性及亚洲货币合作 纵观全球汇率制度的变迁,大致可以发现一个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交替出现的过程。现行的全球汇率制度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建立起来的浮动汇率制度。在这种浮动汇率制度中,包括了多种汇  相似文献   

9.
《西南金融》2005,(9):1-1
中国人民银行不久前宣布: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4年以前,我国先后经历了固定汇率制度和双轨制度。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0.
金融双语     
浮动汇率指的是一种货币和其他货币之间的交换比例可以随着市场力量而发生变动或者浮动.而固定汇率意味着无论供求关系如何,货币交换比例不变。一些经济学家将浮动汇率细分为纯浮动汇率和管制或肮脏浮动汇率两种。  相似文献   

11.
汇率制度的形成走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经历了固定汇率制度、中间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我国从建国以来汇率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历了过去的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到现在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是国际金融体制变化的必然结果。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作为经济运行状况的考察目标使得汇率的稳定性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国家机制不断完善,国际间交往不断增加,市场竞争逐渐激烈,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环境下,实现浮动汇率制度已经成为将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一、汇率机制与人民币升值 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其变动将对国家整个国民经济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因而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以及金融市场共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Krugman"三元悖论"为研究背景,实证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全球汇率波动对中国货币供应的影响。通过建立汇率波动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关系模型,指出美元汇率仍然是影响中国外汇市场的最主要因素,中国需要加快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汇率是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是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折算比价,它的变动不仅会影响国际收支,还会影响物价、收入、就业等一系列变量。由于全球一体化,国与国之间贸易的频繁,使得汇率对各国的重要性也普遍提升。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重创,人民币再次成为了世界的焦点。本文简要分析了金融危机前后,中央银行汇率政策的变动。  相似文献   

15.
汇率是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是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折算比价,它的变动不仅会影响国际收支,还会影响物价、收入、就业等一系列变量。由于全球一体化,国与国之间贸易的频繁,使得汇率对各国的重要性也普遍提升。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重创,人民币再次成为了世界的焦点。本文简要分析了金融危机前后,中央银行汇率政策的变动。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73年实行固定汇率的布雷登森林体系崩溃以后,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汇率才开始自由浮动。在以后的17年间,货币汇率的巨大波动激起了经济学家们对解释汇率决定因素的诸多理论的新兴趣。这些新理论侧重于国际资本交易与投资者预期的作用。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每个国家必须(通过官方买卖)使它们的货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变动幅度保持在1%的范围内。按照规定,一个国家只有在它的国际收支处于“实质性失衡”时,才能改变其货币的固定汇率。  相似文献   

17.
一、成本--收益决定论 克鲁格曼和奥伯斯法尔德将成本--收益分析法与经济一体化特征结合起来研究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即是否加入固定汇率区或共同货币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选择何种汇率制度取决于实行这一制度所产生的经济收益与成本的比较.  相似文献   

18.
(1)我国现存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实质上是一种固定汇率制。最适货币区理论是关于汇率机制和货币一体化的理论。经济转型期金融深度不够以及宏观经济预期的不确定性表明我国固定汇率制度安排的必要性,而最适货币区域理论则提供了这种制度安排的一些可能性解释。(2)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一直主导以积极财政政策。芒德尔-弗莱明模型(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作用大于货币政策)有助于我们多角度理解这一现存的宏观经济政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人民币汇率体制调整历程 汇率制度的基本类型可分为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国际汇率制度变化.呈钟摆变动的情况,印在某一时期固定汇率制度占主流地位,而经过一段时间.浮动汇率制度又成为主导,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60年代开始倾向走向浮动汇率制度,80年代又趋向固定汇率制度,90年代钟摆再次向浮动汇率制度摆动.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浮动汇率制度的产生使外汇市场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汇率遵从市场的供求力量而自由波动,这种波动是不确定的,由此带来汇率风险。所谓汇率风险(Exchange rate risk),是指在不同货币的相互兑换或折算中,因汇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变动致使有关经济主体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从而带来损失或收益的可能性。汇率风险通常包括交易风险、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不断走高,今年8月16日创下中问价达到6.3925的新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幅度较汇改前已超过20%。据金融界预测:今后一个时期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可能还会加大。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对我国企业尤其是出口大型项目的企业集团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