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刚出台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下大决心解决根本问题,允许产权形式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改革工具新颖,并交由地方政府负责;但也存在目标定位不一、地方资金难落实困难、职能冲突难以解决、治理结构存在新问题、央行继续担当"消防队员" 、分摊方法过于简单、行政干预难以避免等缺陷.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已经历了几十个年头,形成了一个相对较完整的机构体系,是我国金融界体系结构中的重要力量,更是农村金融的一个主要力量.但是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关系和性质却未能清晰的界定,因此,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体制、管理体制与产权体制的不顺就严重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对农村信用社的体制的改革成为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信用社虽几经改革,但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表明,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产权与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应坚持以下思路:即对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构建一个独立于政府部门的国有产权代表,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造,引入新的法人股东和自然人股东;让经营者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使经营者享有“剩余索取权”;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提高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益,并对加强监督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付出成本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农村信用社发展经历了风风雨雨50年,曾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但随着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农村信用社长期积累起来的问题越来越充分地暴露出来,出现了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其中,农村信用社产权扭曲、组织制度不规范带来的经营弊端尤为突出,深化改革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服务"三农"的主力军.近几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各地农村信用社在探索体制改革、改进经营管理、加大为"三农"服务力度以及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归属、管理体制等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经过多年的酝酿、论证和探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试点工作已在8个省(市)正式启动,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陕西省被确定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省区,这对改善我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稳定具有重大意义,也为我省农村信用社迎来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6.
农村信用社改革应根据其股权结构、市场环境的特殊性,按合作制原则进行规范,建立新的产权关系和组织体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合作金融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7.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问题是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的重点,农村信用社的良性发展对农村金融及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应针对信用社在激励机制、产权模式、民主管理及防范风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产权模式改革、支农能力、民主管理和政府适度干预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农村信用社发展面临的障碍是:产权关系不明确,产权形式不规范;资源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结算渠道单一,汇路不畅;劳动用工制度僵化,员工素质低下.应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加大政策扶植力度来解决.  相似文献   

9.
和田地区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成因及其化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和田属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该地区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成因是,股东权利义务不对称,资本金缺乏稳定性;历史包袱重、经营管理理念落后;组织体系不完善,内控机制不健全;农村信用社承担的经济体制变革的成本未能得到补偿.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是,明晰产权关系,科学治理,充实资本金;改革农信社管理体制,实行统一法人管理体制;完善信贷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农村信用社改革从2003年开始,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其产权依然没有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依然没有落到实处,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依然困难重重。农村信用社只有进一步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坚持沿着既定方向继续改革,才能真正改革成功。  相似文献   

11.
政府能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其组织领导、宣传教育、信用评价和政策激励等优势。甘肃省定西市政府通过强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提升了农户贷款获取能力,增强了金融机构经营实力。为进一步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政府应加强法制建设,完善信用奖惩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征信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  相似文献   

12.
杨勇 《西部金融》2011,(4):37-38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50多年发展,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我国农村地区最庞大的金融组织,但其服务职能尚需增强,经营管理模式有待改善。因此,积极研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的成功模式,对促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固原地区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来看,农户信用档案初步建立,农村信用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民收入大大提高,农村经济得到有效发展。但是,社会整体信用法制不健全,信用体系建设与管理难度较大,农业信用担保和保险体系缺位,也制约了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今后,应强化信用法制建设,做到征信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建立全面协作、管理科学、操作规范的信用信息管理机制;全方位地构建农村信用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为了更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目前正在进行体制改革。本文通过对农村商业银行与农村合作银行在股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及政策扶持等方面的比较,提出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最佳方向。  相似文献   

15.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近些年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新成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在初期与农村金融的合作磨合中存在着制度上、操作上的瓶颈制约。中国人民银行江西赣州市中心支行积极探索"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征信+信贷"征信模式,选择赣州市辖内兴国、安远、龙南三县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试点,试图解决农村合作组织与农村金融合作难的问题,促进农村合作组织融资,培育农村信用评级市场。  相似文献   

16.
利用面板模型对西部地区1978—2009年农业信贷投入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信贷投入促进农业产出增长的作用比较明显,而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方面则显得比较乏力;农业信贷资金的产出弹性逐渐得到改善,农业产出对信贷投入的响应更趋积极;农业产出和农村居民收入对农业信贷利率的变化不敏感,农村金融市场上信贷配给的现象依然普遍;农业信贷投入的经济效应存在省际差异。因此,应完善农业信贷的征信机制,增加农业信贷资金的有效供给并调整投入结构,调整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结构,改善农民收入结构,以增强农业信贷投入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农信社实现县一级统一法人社改革后,由于种种原因,各家县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存在许多差异。旬阳联社大胆探索,创造和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被陕西省联社总结为"旬阳模式",并在全省推广借鉴,本文对其中的主要做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城乡在二元经济格局下,已在城市普遍推开的征信制度并不完全适应于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传统农区。同时,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又不能因为征信制度建设滞后这一瓶颈而裹足不前。事实上,在农村信用中所存在的“隐性征信”,由于其极大地降低了征信成本,成为我们今后建立“显性征信”的前提条件与过渡形式。当然,“隐性征信”的局限性同时决定了其作为征信模式存续的暂时性。  相似文献   

19.
具备良好信用环境是农村获得更多金融投入的基础条件,金融投入对提高农户收入、培养农户信用意识发挥重要作用。以农村典型地区河池为视角,采用归纳总结、回归分析等实证分析方法,对十多年来农村信用状况与金融信贷投入增长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农村信用环境的优劣与贷款投入增长率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设计农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和金融机构支农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层次的农户信用和金融机构支农效果进行评价,提出推进农村信用建设、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给予农村困难群体惠农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资金短缺是制约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千阳县是西部典型的经济不发达的农业县,农村信贷的发展对其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调查研究表明,千阳县农村信贷资金来源单一(主要为农村信用社),供需存在规模失衡和结构失衡,而且农村资金外流严重。这在西部地区是普遍现象。应建立和完善农村信贷体系,扩大信贷资金来源;建立外部资金导入机制,促进资金回流;优化农村信贷资金分配结构,努力实现信贷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