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有关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论题,构建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影响大小与社会保障支出强度高度相关;在社会保障支出强度越低的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越大。因此,以农村社会保障为突破口,来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意愿,以提振内需,是现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200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设置虚拟变量将互联网消费金融纳入分析框架,进而结合作用机制与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实证分析消费金融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消费金融总体上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且互联网消费金融与传统金融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存在差异性;在消费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中,消费起到了一定的中介效应。据此,社会各界应通力合作,深化消费金融市场改革,加强产品及服务创新,普及信贷消费理念,推动消费金融良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城镇化视角下,通过理论模型推导,构建门槛面板模型,采用1997~2015年省际数据实证检验了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在城镇化视角下,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在城镇化水平中级阶段,社会保障支出缩小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在城镇化水平高级阶段,社会保障支出拉大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分地区看,东中西部社会保障支出既存在城镇化水平的门槛效应,又存在地区差异。基于社会保障支出结构,社会保障各项目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不同的门槛效应。此外,人力资本和城乡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显著影响,人力资本负向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城乡收入差距正向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与2017年数据,考察了中国家庭负债对居民家庭总支出和消费性支出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消费类型、不同收入群体以及城乡居民家庭消费中的差异.利用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偏误后的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居民家庭负债并不会显著促进或抑制居民家庭总支出和消费性支出,但却会强化家庭财富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削弱家庭收入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居民家庭负债会抑制发展和享乐型消费,强化发展与享乐型消费的财富消费效应.就对不同收入群体消费影响的差异而言,家庭负债对低收入家庭消费性支出的抑制作用和财富消费效应的强化作用均大于高收入家庭.这表明通过家庭负债来促进消费增长和升级并不是行之有效的途径,提高城镇居民的家庭总资产水平、低收入家庭与农村居民的家庭收入才能真正推动消费的增长与升级.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可划分为投资性支出、消费性支出和福利性支出.通过构建适合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特征的理论模型,运用1995-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投资性支出和福利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政府消费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则具有负向抑制作用.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008—2018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在人力资本视角下住房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住房价格上涨能促进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人力资本在住房价格和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人力资本和住房价格总体上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正向促进作用。本文将我国35个大中城市按照房价水平进行聚类,发现住房价格、人力资本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存在区域差异。房价较低的三类城市与房价较高的一二类城市相比较,人力资本在住房价格和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中介效应更显著。研究结果对促进我国住房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持续高速增长,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收入不均等的急剧上升.通过对我国1978年~2011年34年的时间序列进行计量分析发现,我国财政支出的增加对消费的增长没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不存在政府支出对消费的挤出效应,而消费支出是政府财政支出的格兰杰原因,消费支出的增加对财政支出有着正向的刺激作用.前期的政府财政支出会造成下期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揭示政府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变化是合理调控政府消费规模和有效配置政府公共资源的重要依据。本文利用1978-2011年的数据,运用阈值协整模型对我国政府消费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发现,二者存在阈值协整关系,且政府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始终为负,当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下降至0178 2(1978-1986年),政府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较小;当政府消费占GDP比重下降至0178 2(1987年左右),政府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发生非线性转移;随着政府消费规模的进一步降低(1996-2011年),政府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显著加强。实证结论表明,不断压缩政府消费规模有助于经济效率提升,尤其是将政府消费规模合理控制在临界值0178 2以下,可以更好地发挥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居民资产、财富效应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消费理论认为财富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并且各种财富形式对消费水平影响不同.对我国居民资产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股票资产在长期对居民消费有负向影响.财富效应微弱,而房产财富对居民消费的正向效应比较明显,刺激消费作用较强.当前财富效应的产生与我国股市发展不稳定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特性相关,而个人可支配收入和储蓄仍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跨期替代模型,利用面板数据考察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总量和结构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性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2、经济性支出和社会性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但后者的效应较弱;3、由于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总额对城镇居民消费虽然具有挤入效应,但挤入效应较弱.此研究结果为转变政府职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引导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经济增长及宏观调控对我国居民消费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协整理论,利用1978-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角度,通过构建四变量VAR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及宏观调控对我国居民消费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不确定性的增加对居民消费具有抑制作用;经济增长对我国居民消费产生正向效应,但影响不明显;宏观调控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大于城镇居民,其中政府支出对我国居民消费影响主要表现为挤入效应,而利率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最后,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12.
公共消费支出及其最优规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长革 《财经研究》2004,30(10):105-119
公共消费支出作为政府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始终是经济学界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可谓众说纷纭、观点不一.文章首先对公共消费支出的内涵与外延作了新的界定,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与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公共消费支出的效应,包括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并对我国最优公共消费支出规模作了估计.  相似文献   

13.
袁程炜  张得 《财经科学》2015,(7):132-140
本文在四川省能源消费、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将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等六个指标折算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并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发现污染综合指数、能源消费与污染的交叉乘积项对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大于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负向效应,但环境污染本身对经济增长负向效应显著,且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对经济的脉冲效应在第5年开始趋于平稳.建议通过配额管理、优化要素投入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等措施提高能源消费效益.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区域差异日益严重,其消费规模和消费结构也表现出显著差异。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而货币财政政策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所以本文结合了目前东中西部地带消费支出的不协调现状,通过两地区简约化模型建立一个包含政府投资、银行贷款、产出和东中西三地区消费支出等变量在内的动态自回归分布滞后计量模型。结果表明我国的货币财政政策对消费支出确实存在区域不对称性效应,特别是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对消费支出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5.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文章在生命周期理论消费函数的框架内采用基准模型和嵌套模型并利用面板协整的方法探讨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内我国存在显著正向的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同时,研究发现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决定消费支出的最重要因素。然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住房货币化改革等宏观因素对现阶段的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产生了削弱作用。研究结论对宏观经济调控以及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战略转型具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将公共支出结构对环境质量的综合效应分解为六个部分:技术效应、消费者偏好效应、经济规模效应、要素替代效应、预算效应和收入管制效应。理论分析发现,如果技术效应、消费者偏好效应收入和管制效应占主导地位,提高非经济性公共支出将改善地区环境质量。进一步基于地市一级的经验数据,文章检验了非经济性公共支出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提高非经济性公共支出显著减少了污染排放、改善了环境质量,并且该影响效应具有持续性。一个具体传导机制是:在技术、消费偏好和收入管制效应压力下,企业、政府和社会增加污染治理资金投入,污染治理力度的增强提高了环境质量。为了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政府的支出重点应该转向教育、科技等社会性服务领域,实现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张丹 《当代经济》2010,(14):12-15
财政政策“凯恩斯效应”存在与否的争论,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经济增长“消费驱动”的诉求下,财政政策与消费的影响分析更显重要,本文通过加入地方政府偿债能力控制变量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与私人消费的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了“凯恩斯效应”的存在性。结果表明: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的增加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将有效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但财政政策“凯恩斯效应”的取得将取决于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的高下。当地方政府具有较高的收入能力及税收水平时,其经济性政府支出及转移支付的增加在长期内都能提高消费水平,而低偿债能力政府,积极财政政策对消费却存在挤出效应。而转移支付的增加却无法对私人消费产生影响。这也验证了“非凯恩斯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市场主要通过房产的直接财富效应、抵押效应、缓冲储备效应和分布效应等传导渠道影响住户消费支出。本文对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影响消费的传导渠道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和归纳,并给出相关评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然而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滞后经济增长模式,使得中国转型阶段面临两大核心挑战--退休冲击和国内消费不足。如何应对退休危机,提升居民消费,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中国“养老金双轨制”这一热点问题切入,选取了中国1998-2014年30个地区宏观面板数据分静态和动态两大部分对理论进行实证检验,重点分析企业和事业单位退休冲击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在居民总消费支出水平方面,企业单位退休冲击对其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冲击对其具有显著正向效应。居民消费结构方面,情况较为复杂。产生这些异质效应的主要原因在于退休双轨制造成的不平等差异和两类退休人群自身主观区别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释放并轨改革的消费效应,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居民消费预期,调整市场结构,推动老龄产业和银发市场的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新增长理论和空间经济学框架下,构建环境规制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运用1995—2014年中国东部1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环境规制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环境规制通过影响其他因素而对经济增长作用,本身直接影响经济增长作用甚微。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环境规制对于东部人力结构、人均固定资产短期有负向影响,对于人均国民收入、R&D支出有着正向影响。政府在决定环境规制强度时不仅需要考虑所在省份的各个经济变量的综合影响,还要考虑周边区域政策、人力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