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综合经济》2006,(1):40-42,45
近年来,我市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中,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积极探索切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子。2000年,制定出台了《宝鸡可持续发展纲要》,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目标;2001年,提出了建设“四市”和创建“两个最佳”的发展思路,把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提出了努力建设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宝鸡的奋斗目标。这为我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理清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吴忻 《农村经济》2002,(8):46-47
人类在享受战胜自然界的胜利成果时 ,自然界却在悄悄地“报复”人类 ,出现了一系列全球问题 ,如资源耗竭、生态失衡、环境污染 ,等等。文明的进步和生存危机的“二律背反”迫使人们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可持续发展观正是在对传统发展模式反思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崭新的发展观 ,它不仅意味着对传统发展模式的转变 ,也意味着对传统发展观的否定 ,意味着人类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革命。作者认为 ,从哲学意义上思考可持续发展 ,必须首先确立以下基本观念。一、类主体意识传统的发展观所说的发展 ,一般是指个人的发展 ,民族的发展或某一群体…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普遍认同的新型发展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可持  相似文献   

4.
一、发展绿色食品的作用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过专门机构认定,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安全、优质食品.绿色食品产品涵盖所有食品,包括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及其加工品等.绿色食品不仅是实现合理利用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有效载体,而且是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和重要保障,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通过发展绿色食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改变了传统耕作模式,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5.
《南方农村》2004,(1):54-54
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面,以人为本,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有关专家分析,没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多种社会矛盾就会激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就难以推进;不加速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没有基础和动力。  相似文献   

6.
一、充分认识上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可持续发展是国际上八十年代以来形成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它的基本思想正在被广泛接受,并逐步渗透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在我国加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历史进程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无疑更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一,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可持续发展缘起于环境保护问题,但它今天已成为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协调统一的全面性战略。它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与追求社会公平,最…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运行的一种发展状态 ,但它更多的是指一种发展理念 ,是人类文明进步中对自身发展历程反思的必然结果。作为一种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是走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 ,既满足当代人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生存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口。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营造一个有利的人口环境 (适度的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 ) ,正确处理好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又是一个农业大国 ,也是一个农民大国。农村人口一直是我国人口的主体 ,中国农业人口状况构成了中…  相似文献   

8.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从伊春林区的实践出发,提出了实施“绿色生命”、“优化升级”、“探索创新”、“美化家园”四大工程.从而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理论界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 ,遍及资源、环境、人口、技术、制度、伦理等方面。各种可持续发展理论虽有一定的分歧和各有侧重点 ,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协调有序运行的发展”已获得共识。现按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层次对当前的研究情况作简要的评析。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传统经济学认为 ,土地和劳动是“初级生产要素”———因为土地和劳动都不被看作是经济过程的产出品 ,它们的存在主要是由于物理和生物上的因素 ,而不是由于经济上的因素 (萨谬尔森 ,1 …  相似文献   

10.
面对农业正阔步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我国必须深入研究现代农业明的形式和现代农业经济形态等具有时代意义的课题。更要研究和实施迫切需要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从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作用出发,“土地”是“根基”,“水源”是“命脉”.“能源”是“动力”,“生态”是“屏障”,“加工”是“效益”,“法规”是“保证”。抓住了“节地”、“节水”、“节能”、“节肥”、“节燃料”和“深加工”等基本要素,就抓住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辽宁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在农业、农村方面的各项政策,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解决“三农”问题列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使我省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辽宁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人类社会最为关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进入80年代后,人类努力寻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农业的可持续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生产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的含义是指持久永续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永续发展,另一层是指经济社会发展赖以支撑的资源、环境的持久永续。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与新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即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得到了社会上下广泛而迅速的认同。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与社会两条腿一起走 ,实现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中 ,既要遵循市场规律 ,又要尊重自然规律 ;既要以发展为主题 ,又要考虑到资源约束与环境的承载力。新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一旦遭到破坏 ,恢复起来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因此 ,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根据新疆自身的特点 ,走保护与发展并重 ,集经济、社会、生态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面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创新发展观念,拓展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审时度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来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树立和落实这一科学的发展观,是我们今后各项工作取得进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一、深刻领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紧密联系农业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针,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1989年12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立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以后,1992年,我国政府就提出了促进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1994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和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业是云南农垦经济的基础,是全面推进云南农垦“二次创业”、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只有稳定和加强农垦农业科技队伍的建设,建立农垦内部完整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农垦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才能全面推进云南农垦“二次创业”,促进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宁维亮 《水利经济》2005,23(4):1-3,60
遵循可持续发展观点,从分析山西省水资源禀赋现状特性入手,在论述区域发展的水资源保障作用的基础上,选取水资源量及其开发利用、区域发展和生态环境状态3个方面6类指标来分析和评价山西省地市级行政区划的水资源支撑能力,并对山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支撑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出结论: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水平相比,山西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协调度为0.23,表明山西水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支撑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资源支撑能力,因此,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主线,对区域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合理开发、优化配置,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保障山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太原、大同和运城市的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协调度名列全省最后3位,表明区域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在山西省是最低的,因而在这3个城市中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相对不足,水资源将直接影响到这些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树立科学的粮食发展观,就是以改革为动力,围绕农民增收和居民供给安全,统筹兼顾各个方面.避免比例失调、结构失衡,注重发展质量,从长期性、全局性、稳定性、实效性来决定粮食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步骤,逐步构建粮食经济新格局,促进粮食经济可持续发展,把粮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亦不同于西方农村现代化道路。基于发展观的三种理念,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农村发展实践,结合2006年以来18个中央“一号文件”和党的重要报告,对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进行探索。研究认为,当前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同时蕴含着物本主义、人本主义和生态主义三种发展理念:物本主义不仅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发展的一般特征,而且在当前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中表现得较为明显;人本主义是对现代化进程中物本主义的修正,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也一直践行着“以人为本”的宗旨;生态主义超越了西方乡村浪漫主义,回归农村成为农业生产和人类社会生活载体的本原。综合来看,物本主义、人本主义和生态主义三种理念在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中形成了同步推进、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共时性局面。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和拓展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不同于西方农村“单线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农村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复线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发展状态和发展理念。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政府始终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加以重视。中共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新世纪发展战略时更加强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更是一个农民大国 ,全国13亿人口 6 2 %以上在农村。这一基本国情 ,决定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 ;决定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直接影响着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进程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正是小康社会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现的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