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经济学所说的生产力,是相对于生产关系而言的。把生产力看作是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关系看作是在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部门经济学所说的生产力,是指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力(以下简称物质生产力),如工业生产力、农业生产力。商业也是一个经济部门,但很  相似文献   

2.
在《手稿》中,马克思既主张自然的人道主义,同时又主张人的自然主义,提出了自然生态问题的社会化解决思路。他把自然的人道主义和人的自然主义两者的统一看作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就是共产主义,这对人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无疑是对人类现代环境问题成因与解决途径采取的一种现实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3.
日美激励模式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日本的安全保障激励模式在企业管理中,日本企业把员工看作"社会人"来理解。它考虑人的多种需要,比如人的就业、生活与工作条件等问题,认为  相似文献   

4.
我国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极为突出和严重,而且有日益恶化之势.要把保护地质环境,减轻地质灾害工作看作是创造财富的工作,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地矿勘查工作相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把人和组织之间的关系看作是管理的本质,是管理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文章从分析组织中的人和组织的演变出发,把人当做组织的一种延伸,分析组织对于人存在的必要性,并将组织看做是人发展的手段和目的。同时,把人的发展和组织的变革的联系起来,认为组织的变革从本质上说是人发展的一种表现、一种需求。文章把处理好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看作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先后把自由、人本身、实践、社会关系等重要概念和人的本质相联系。他对于人的本质的许多提法,与其看作是固定的答案,不如看作是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未完成的和方向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那静红 《现代商业》2008,(5):173-173,172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复杂化和人们消费结构、消费观念的转变.现代企业管理在社会文化层面上的观念创新,越来越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下,把人看作生产经营中的"第一要素",以人才为企业的核心和支柱.重视人的价值并努力创造条件促成人的价值的实现和通过人的价值的实现来达到企业的价值的实现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主管的职责是重视员工的需要,以激励为主,将侧重于使企业成员受到尊敬、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即保障员工参与企业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激发创造性,在团队中与领导协商制定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实施目标管理.  相似文献   

8.
因为真正的教育者并不仅仅考虑学生的个别功能、只是教学生认识某些确定的事物或会做某些确定的事情;而是关切着学生作为一个独一无二整体的人,即当前你所看到的他生活的现实情况,以及他日后能成为什么样人的种种可能性。只有象这样把个人看作一个现实的并有潜在可能性的整体,才能把它看作个性,即其中潜伏着各种力量的个独立的精神-物质结构,或把他看作品格,即介于这个人的为人与他的连串行动和态度之间的纽带。就学生作为整体来说,把他看作个性或品格的这两种看法之间,有一个根本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底牌     
鲁预 《商界》2004,(10):70-71
“商圈中的人都是动物”,说这话的是郭唯军,秦天南的一个朋友。的确,生意中人利来利往,所以人与人之间总会保留一张底牌,给自己留有安全的余地。郭唯军还说,为什么要把人看作动物呢,因为在商圈中大家其实都在追逐最基本的生存问题,所以人如狮群,尽管看似和谐融洽,那只不过是一种动物的自然属性,一旦有诱人的猎物出现,大家都会拼个死活相残。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简单地说,就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物为中心,用康德的话说,“人既是手段,更是目的”,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传统发展观割裂了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把经济增长看作目的,走过了一条“只见物不见人”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科学与人文、理性与价值、手段与目的的统一,把增长看作是以人为中心的人类发展手段,而增长的最终目的是以人为中心满足人需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坚持增长为人服务,而不是人为增长服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一)传统发展观在对发展本质和发展目的疏离的同时,恰恰遗忘了人本身。建立在“科技万能”基…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研究现代生产关系需要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以及生产资料所有制和所有制结构,但不能忽视其它经济主体之间、以及其它经济主体与自然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的研究,不能把所有制简单地等同于生产关系,把国有经济简单地等同于全民所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12.
时间的安排和聪明地投资时间有很大关系,而不只是计划一下如何花费时间。很多人把自己的工作仅仅看作是一份工作——花了时间挣来了钱,而不是把它看作一个位置、一个平台、一条取得更大成功的跳板——一项投资。  相似文献   

13.
人本管理将人看作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看作是可以增值的人力资本,倡导围绕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是时代的要求,可以极大地激发员工的潜能,使企业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4.
<正> 50年代初,绝大多数美国人开始把自己说成是"中产阶级",不论自己的收入和职业。这意味着什么呢?一家经销百科全书的公司经理调查后结论是:把自己看作劳动阶级,是认为自己的"生活地位"命中注定;看作中产阶级,则相信自己能够在  相似文献   

15.
原产地规则的作用与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产地规则的作用与标准〔美〕谢里·M·斯蒂芬森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原产地规则令有些国家讨厌,而对另一些国家来说,则是实行某种贸易政策的有用工具。外行把它看作是商人、法律专家和政府官员的行话,进出口商把它看作是达到商业目的道路上的障碍,经济学家把它看作是...  相似文献   

16.
《电子商务》2001,(5):40
移动商务梦寐以来的是让手扭用户成为使用手机用买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尽管还有很多障碍,像标准、 安全性等还需要解决,但厂家说他们把赌注下在了技术的未来发展上,并把移动商务看作未来几年最大的市场之一。尽管目前能够并愿意使用移动商务的人还不多,但是他们具有相当的消  相似文献   

17.
团队 协作     
《连锁与特许》2008,(7):92-92
一滴水要想不干涸的惟一办法就是融人大海,一个员工要想生存的惟一选择就是融入团队。一个一名优秀的员工要能自觉地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自觉地服从团队运作的需要,把团队的成功看作是发挥个人才能的目标。一个自以为是、好出风头的孤单英雄,离开了团队他终将一事无成。  相似文献   

18.
姜媛源 《致富时代》2011,(12):166-167
马克思是从现实的人从事的最基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阐释和说明交往活动的。马克思的实践现实质上就是交往实践观。交往实践不仅把物质生产活动看作是实践活动同时也把人们之间的物质交往、精神交往看作是实践活动。交往实践理论正确的把握了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脉搏,是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相适应的,为当今多元主体共存和共赢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对于当前中国的发展也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兴企先树人     
赵昂 《市场周刊》2001,(24):86-86
企业管理的发展,有一条鲜明的主线,这就是对人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发展,对人的研究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内容是:人是复杂的人;人既是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管理的最根本问题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企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当前,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我们进一步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当代先进的管理,生产力包括人和物两个因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如何通过管理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这是我们必须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在资本主义早期阶段的企业管理,资本家把劳动者当作“自然人”来看待,视人如牛马, 实行监视、惩罚的野蛮管理,劳动者连做人的权利都没有,根本谈不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科学管理阶段,企业家把人当作“经济人”来看待,把劳动者为“经济动物”。认为人的劳动动机就是获取报酬,满足私利,“金钱万能”成为管理的唯一信条。在发展到管理科学阶段时,企业家把劳动者看作“社会人”。并开始注意到企业中的人际关系,认识到劳动的行为是由需要引起的,而需要又是多方面的,开始多层次地注意解决劳动者的需要,以刺激劳动者的积极性,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当今,企业管理已进入现代管理阶段,即把人当作“复杂人”来管理的阶段。由于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人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因此,全面认识人,深刻认识人,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现代管理理论摆脱了“把人当作天性懒惰,必须由强者硬性的管理”的理论束缚,采用“把人当作具有很大潜能,追求自我实现的理论和应用,把组织和心理行为管理相结合”的理论,这样既注意了劳动者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又注意了劳动者的社会属性、心理属性,从而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使之成为先进管理。  相似文献   

20.
在价格改革中有一种模糊认识,认为凡是自然垄断产业经营的产品都是自然垄断商品,甚至把自然垄断行业与自然垄断商品等同起来,将自然垄断产业经营的所有商品都纳入政府定价范畴.其实自然垄断产业除经营自然垄断商品外,还经营着大量的非自然垄断商品,需要放松价格管制,引入竞争机制,让其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为此,我们必须在概念上分清自然垄断产业与自然垄断商品,根据自然垄断产业中自然垄断商品与非自然垄断商品的不同,实行不同的价格管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