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转移定价监控措施是基于税收考虑,对关联企业间转移定价进行调整或税务处理的管理手段,是遏制和防止跨国集团公司内部关联企业间的转移利润行为,维护本国经济利益和市场公平竞争的基础制度保障.目前,跨国公司实施转移定价造成我国税收流失,企业利润受损,外商投资的正效应降低,外贸逆差加大,应完善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法律控制,加大执行力,使转移定价趋于合理,实现外商投资企业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在管理会计系统中,转移定价是实现分权和协调组织各部门经营的有效机制,它的作用就是通过对中间产品和劳务的定价来反映和促进部门之间的交易。以实现组织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组织内部的交易是转移定价问题产生的前提。组织分权是转移定价产生的基础。我们拟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角度。论述交易的特征对确定内部转移定价的影响以及转移定价系统应实现的组织目标。  相似文献   

3.
转移定价研究的行为经济学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移定价领域的研究文献可以较为明确地划分为规范学派和描述学派两大类。规范学派研究应该如何制定转移定价决策,描述学派则研究现实中的转移定价决策是怎样做出的。近年来,西方转移定价方面的研究主要应用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理论,并采用两种经验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揭示各种因素对转移定价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转移定价税务规制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在分析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税务规制必要性的基础上,运用博弈理论构建了转移定价税务规制的博弈模型。通过博弈均衡的解释,得出的结论是,为有效减少转移定价给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税务机关应采取提高稽查概率,加大惩罚力度,减少实施成本等措施。并对如何完善转移定价的税务规制提出应加强立法、增强信息沟通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试论关联交易转移定价的税务规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联交易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滥用非正常的关联交易,则会对国家税收、中小投资和债权人利益、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等造成不利影响,转移定价是关联交易的核心问题。从税收角度而言,企业(特别是一些外商投资企业)滥用关联交易转移定价、往往会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因此,应当加强关联交易转移定价的税务规范。有必要对国内外关联交易转移定价税务规范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我国关联交易转移定价的税务规范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立 《企业家天地》2007,(3):205-207
过去二十多年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持续的增长,在吸引外资方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外国投资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他们给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客忽视,在转移定价问题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外国投资企业的转移定价已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严重影响了我国引进外资的关联效应,对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我国对转让定价的税收立法也显得极为迫切。本文在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动机,具体做法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注意国家美国和富国俱乐部OECD转移定价税制的特点进行了深度剖析,试图找出其中值得我国借鉴之处,由此来推动我国转移定价税制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何玉润 《新智慧》2004,(2B):42-43
转移定价税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各关联方之间利用特定利益关系而产生的税收障碍。正确认定关联方是实施转移定价税收监管的前提。然而,转移定价影响的并不只是税收,跨国公司在财务粉饰和资金转移方面的考虑往往要超过单纯的避税的考虑。  相似文献   

8.
电子商务飞速发展使传统税收体系受到挑战,也使各国税务机关对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更加警惕。跨国公司在纳税方面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因而需要有新的合理的转移定价策略以减少各国税务机关对转移定价进行审计时的潜在风险。本文对电子商务活动对跨国公司传统转移定价策略所带来的挑战及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转移定价"是外商投资企业管理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转移定价行为带来了收入与支出的跨国不正常分配、带来了外商投资企业虚亏实盈、带来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关联效应的降低。转移定价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相关税收法律制度的适应性相对薄弱、调整方法和使用顺序值得商榷、产生企业转移定价的根本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对此,应完善我国关联交易转移定价相关法律规范,加强对关联交易转移定价信息披露的法律监管,同时,积极制定预约定价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加入WTO,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外商投资企业大量的涌入中国。许多外商投资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利用其内部化优势进行不合理的转移定价,给中方企业和政府带来了巨大损失。本文主要探讨了外商投资企业进行不合理转移定价的动机,剖析了不舍理转移定价的六种作法,并针对这些行为,提出了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03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在震荡上行中连创新高,标志着高油价时代的到来。国际油价的飙升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合力结果。虽然油价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在弱化,这些年来油价上涨也没有引发世界经济危机,但油价长时间的高位运行拖累了各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对石油需求缺口不断扩大的中国经济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股票市场收盘价无论对于交易制度还是对于投资实务都是重要的因素,如果股市收盘制度不完善,很容易造成尾市操纵的行为。股票市场大概有五种收盘方式,不同收市方式的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从世界范围来观察,大部分交易所对收市方式做了改革:由最后一笔成交决定收市价,转向了由收市前一段时间内集合竞价、加权平均或者随机单笔的方式决定收市价,各国研究数据表明改革后的收市价格更加不容易受到操纵。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与世界融合程度日益加深,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分析国际市场价格向国内传导的理论路径和影响价格传导的具体因素,根据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为应对国际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从宏观层面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争取国际市场定价话语权、建立国内大宗商品战略储备机制、努力实现国际间反通胀的协调配合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6—2008年,以我国粮油为代表的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在全球化背景下.农产品价格上涨是由下述三个因素共同影响推动而成的:美元贬值和石油价格上涨;需求强烈、供给增加缓慢的国际农产品供求状况;国内“供弱需强”的供求关系和政府保护的“两难悖论”。此外.国内其他因素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等也间接影响着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程度。  相似文献   

15.
在寡头垄断市场条件下,只要总收入的价格弹性大于总成本的价格弹性,公司就能从承担环境责任中获利,获利的多寡取决于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进一步将修正扩展到多国模型,结论显示:只要满足上述条件,跨国公司承担环境责任,以无污染的方式生产产品,全球市场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但总收入随价格上升而增加,利润率水平随价格上升而上升。  相似文献   

16.
中国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权限下放地方以后。国内关于景区门票价格的研究由此展开.2004年底,jE京6处世界遗产景点门票价格上调引发学术界对景区门票价格是否应当上涨的激烈争论及应如何科学制定的全面探讨.旨在对中国学者关于景区门票价格的研究成果所关注的焦点和所阐述的观点进行梳理、分析与总结。并提出几点研究展望,以尝试性地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发展和完善我国石油期货市场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油是重要的能源与基础性产品,与国民经济有着及其密切的关系.我国是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却无力制衡国际油价.要改善这种状况,我们必须通过建立属于自己的石油期货市场体系,来融入国际石油定价体系.文章分析了我国石油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和完善的可行性,并提出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拥有21%世界人口的中国①,作为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在进入工业化的高速增长时期,必然产生许多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现象和问题。在主要由发达国家所构造的世界经济秩序中,阻碍劳动力国际流动是合法的,而阻碍其在国内地区间的流动则是不合法的,这迫使中国只得依靠低价工业品生产和出口来实现经济资源的国际配置。所以,依靠价格优势和进行“价格大战”是中国现阶段工业化进程中难以避免的历史性现象和必然过程。加入WTO后,中国工业化的“价廉物美”现象,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向国际化的方向扩展。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地区差距将表现得非常突出。这是因为,中国不可能像其他工业化国家那样把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不平衡问题外化成国际现象。而且,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一个巨大国家之内的地区差异成为导致“重复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粮食价格上涨狂潮,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局面,呈现出涨价幅度大、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等特征。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会通过多种途径拉动我国粮食价格走高,增加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我国粮食安全风险。面对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形势,我们必须在粮食安全问题上警钟长鸣,着力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建立健全粮食监测预警机制,努力保持粮食市场价格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全球气候问题受到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的广泛重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为例,将有关碳排放权期货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按照碳排放权配额的分配方案、影响碳排放权配额价格的主要因素以及碳排放权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的关系三方面展开,最后简述国际碳排放权市场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