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事件     
《沪港经济》2010,(9):8-8
日前,日本《选择》月刊连载题为“幻想的经济大国”文章。文章表示,经济增长率、外汇储备额、汽车销量、股票总市值等印证经济大国的数据,中国一个也不缺。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严酷的劳动状况、内陆农村的贫困以及国有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贪污腐败横行等现实,使中国经济大国的形象大打折扣。现在的中国可谓有名无实的、“幻想的经济大国”。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经济大国,我们也应当看到制约竞争力提高的五大挑战.  相似文献   

3.
李璇 《魅力中国》2011,(1):189-189
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无疑是举世瞩目的,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这短短的61年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逐步走上了国家强盛和人民富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的GDP总产值在2010年有望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中国在世界人民面前充分展示了强大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4.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得与失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日本经济在1955-1973年间的高速增长,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它一方面为日本确立“经济大国”地位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效与贡献,同时,这种高速经济增长也为日本社会经济带来了一系列的“副产品”,也让日本付出了重大的代价,体现为经济高速增长的弊端及损害。现实中,日本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深陷低迷的泥潭不能自拔。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对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进行回顾和总结确有一番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各国经济互为依存、紧密相连的当今世界,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不仅已融入世界经济之中,而且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需要中国。中国的存在和发展对世界经济、亚洲经济甚至各国经济都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和活力所在,中国将会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棋坛上的强手。一、中国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大国自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持续着年均10%的可观的发展速度,进入90年代,中国的高速增长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新的经济大国的掘起。在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6.
不能否认加工贸易和FDI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但是它们的比例过大也给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种种的挑战。正如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所说,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我们把自已的市场和贸易发展命运寄托于贸易伙伴的力量。本身就蕴藏着对国家经济与政治安全的潜在威胁。[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白明 《中国经贸》2011,(15):62-63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迄今为止的汇改对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贡献斐然,这也是为了与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相称。至于未来的汇改方向。还要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让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地震、海啸、核泄漏三大灾难相继袭击日本,让这个已在经济危机中“摇摇欲坠”并缓慢复苏的国家再一次遭受了重创,更让全球为之恐慌。作为当今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经济大国,也是著名的出口大国。这场大灾难多样并复杂,其发生对全球能源市场、世界经济、产业供应链以及金融市场都产生了不少影响。日本经济“余震”,波及世界。  相似文献   

9.
白明 《西部论丛》2008,(11):14-16
迄今为止,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持续进行了三十年。在这三十年时间里,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中国经济已经从封闭状态走向开放状态,并且成为当今世界有影响力的经济大国。此刻,我们之所以要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中国经济发展加以“盘点”,并不仅仅是为了弘扬一个时代,也不仅仅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今后三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树立新的坐标。  相似文献   

10.
试论日本的经济外交与大国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的日本在从一个“四等国家”发展成经济大国的过程中,经济外交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对日本来说,大国追求与经济外交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正是经济外交促成了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而经济大国的份量又成为大国追求的基础。本文试从战后日本经济外交政策的提出,经济大国地位的形成及政治大国的追求来阐述日本经济外交与大国追求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成就斐然,世人关注。在我们倍感自豪的同时,更应保持清醒的认以:现阶段的中国只是一个经济大国,建成经济强国的路还很长。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较低,区域间发展还不平衡,综合国力不强,国民总体生活水平在世界排名靠后。现阶段我国人均GDP还不到2500美元,刚刚走出低收入国家行列,正在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是矛盾凸显期,我们将面对影响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各方面因素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王元京 《西部论丛》2009,(12):41-42
纵观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随着一系列刺激政策的实施,国民经济增速逐步回升,中国经济热度明显升高。世界银行决定将2009年中国GDP增速预测由此前的7.2%调高至8.4%,2009年我国GDP总量将被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有些学者把中国经济当成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和动力。成思危认为,  相似文献   

13.
一、世界经济大国兴起的奥秘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进程,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几乎所有的经济大国都是借助工业化起步的,没有工业化,特别是制造业的支撑,就不可能有经济大国和强国的崛起.在世界经济史上,至少有三个国家可称为世界工厂或世界制造大国,这就是英国、美国和日本,是制造业让这三个国家跻身世界经济大国的殿堂.当然,在一定意义上,德国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4.
李琳 《科学决策》2006,(2):54-55
据商务部最新统计,伴随着外贸进出口总值的大幅攀升,我国外贸依存度超过了80%,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国家。这已给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种种的挑战。正如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研究员所说,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我们把自己的市场和贸易发展命运寄托干别国,本身就是对国家经济与政治安全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5.
郑黄剑锋 《中国经贸》2013,(16):142-14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突出成就,在改善国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综合国力。然而,在当前国际环境不稳定因素增多和国内经济运行矛盾突出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的经济形势也十分严峻。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的同时,以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中提到的消费、投资、出口为切入点,对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这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探究,从而提出如何在逆境中求发展、在平稳中求突破的合理化建议,期冀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却以很高的贸易依存度和庞大的外资流入,成为全球少见的高开放度的经济大国。中国经济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到全球经济中,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日趋显著。中国国际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就是一个证明。在西方国家处于快速的工业化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崛起,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东亚金融合作也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国作为区域内经济大国,在推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方面有着特殊的政治与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8.
亦叶 《沪港经济》2012,(1):62-63
过去30年,中国实现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不过,对于中国经济前景的长期预期,乐观派和悲观派向来各执一词。乐观派认为,中国正在成为一个超级经济大国;而悲观者则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眼下经济发展的奇迹最终会变成泡沫。  相似文献   

19.
《海外经济评论》2006,(39):30-31
荷兰中央计划局日前公布的一份关于荷中关系的报告认为,中国作为一个世界经济大国的崛起令荷兰受益良多。荷兰就业机会的增加要感谢中国,购买力的提高也离不开中国。这一结论相当令人关注,因为中国的快速发展被普遍视为对欧洲经济的威胁。  相似文献   

20.
一、当前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基本情况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国内很多产品供过于求,建设资金相对短缺,同时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经济合作。进出口贸易、国际投资、国际信贷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对外经济合作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当前的对外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