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利用食物引诱剂与害虫诱捕器相结合诱捕害虫,来监测、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越来越多,根据诱捕到储粮害虫的种类、数量,可预测储粮害虫的发生期、发生量、分布区和危害程度,具有准确性高,可提前预测害虫发生,操作简单,广谱性强,无污染等优点。因此.研究不同食物引诱剂对各种储粮害虫的引诱效果。运用到储粮害虫的防治工作中,实现无药、绿色储粮.已成为广大储粮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2.
1产后环节粮油科技工作的内涵 1.1储粮保粮包括准低温优质稻保鲜储粮、储粮害虫综合防治、储粮害虫发生预报方法、农户储粮技术普及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绿色储粮--用信息素和食物引诱剂监控储粮害虫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进入新世纪以来,“绿色风”愈吹愈强劲,“绿色储粮”这一提法也应运而生:现在,各方面谈论“绿色储粮”技术颇多,这表明大家已意识到大量使用化学杀虫剂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增加的抗药性,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污染粮食,污染环境等:为了帮助广大粮食仓储工作者更加科学、合理运用“绿色储粮”技术,本刊将从本期开始,分期登载昆虫学家、螨类专京、国家粮食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教授沈兆鹏先生特为本刊撰写的“绿色储粮”技术应用系列文章:1.绿色储粮一一用信息素和食物引诱剂监控储粮害虫;2.绿色储粮——用硅藻土和其它惰性粉防治储粮害虫;3.绿色储粮——用微生物制剂消灭储粮害虫;4.绿色储粮——用昆虫生长调节剂控制储粮害虫;5.绿色储粮——用塑料薄膜包装材科控制储粮害虫,等等,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50余年储粮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物控、化防、气控、综合防治4个阶段。综合防治能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是储粮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理论应用于当前中国储粮实际,可以概括为4句话:清洁卫生不可少;PH3王牌不能倒;防护剂要用好;绿色储粮要跟上。1清洁卫生不可少1.1可有效破坏储粮害虫外界生活环境,减少害虫对储粮的感染,减轻其它防治的压力大多数储粮害虫都喜欢生活在温暖、潮湿、食物充足、肮脏的地方,尤其是洞、缝、孔、阴暗角落等处。清洁卫生防治可破坏害虫外界生存环境,减少其对储粮的感染。1.…  相似文献   

5.
李献 《齐鲁粮食》2010,(7):45-45
对于长期储藏的粮食.较低的储粮温度是保持储粮品质、减少储粮害虫及霉菌危害的最有效的储藏措施。我国现有的储粮仓房大多为平房仓,平房仓隔热性能较差,在夏季高温季节由仓外透人的热量有2/3是通过屋面透人的。要保持仓内储粮较低的温度从而阻止储粮害虫危害、  相似文献   

6.
绿色储粮--用微生物制剂消灭储粮害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大量、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防治储粮害虫。不仅使它们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而且污染了环境。为此.各国科学家都试图去寻找源于自然的微生物来防治储粮害虫。就苏云金杆菌、苏云金杆菌粉虫属变种、冰核活细菌、阿维菌素和多杀菌素防治储粮害虫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防治储粮害虫.虽然减少了害虫造成的储粮损失,但长期使用存在着储粮药剂残留、对操作人员健康伤害、环境污染和害虫抗药性等问题。随着人类健康和环保意识的增强,采用非化学药剂防治储粮害虫技术成为发展方向。现在惰性粉、电离辐射、真菌的利用,以及信息素的应用等先进方法都已出现。其中惰性粉的应用最为切实可行,惰性粉中又首推硅藻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锈赤扁谷盗属鞘翅目、扁谷盗科,地域分布广,繁殖速度快,一年繁殖3~6代,成虫交配后2~6d就产卵。产卵期长,一般115~125d。主要危害破损粮粒、粉屑、属重要的后期性害虫,且对磷化氢有很强的抗药性,常规熏蒸很难将其彻底杀灭,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又大量繁殖。由于害虫的危害造成储粮数量和质量的重大损失。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储藏中的粮食损失,国家粮库为0.2%:农户储粮损失为8%~10%.其中引起损失的主要因素是储粮害虫的危害。由于储粮害虫的生命活动会引起储粮发热、霉变,有些蛀蚀性害虫蛀蚀粮食的胚乳、  相似文献   

9.
储粮害虫是危害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储粮害虫进行飞行活动是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反应,常见的储粮害虫均具备飞行能力,可在短时间内变换生存区域,降低了储粮害虫诱集监测系统在粮仓中应用的精准度,也是储粮害虫易爆发的原因之一。研究储粮害虫的飞行能力对于虫害预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昆虫飞行行为学研究方法及其在储粮害虫飞行行为研究上的应用情况,并对影响储粮害虫飞行行为的主要因素和作用方式进行了总结,最后归纳了目前国内外对谷蠹、米象、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等储粮害虫飞行行为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储粮害虫飞行能力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储粮害虫的防治提供更科学可靠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燕明 《齐鲁粮食》2009,(9):44-45
近年来,在粮食储藏过程中以储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以调控生态因子为主要手段.通过自然强制制冷及无公害综合防治害虫体系,达到储粮品质无劣变、无污染的绿色储粮.成为当前储粮工作的一个新课题。保粮磷就是一种拌合于原粮,专门防治储粮害虫,高效、低毒、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不污染、不影响粮食品质.应用微胶襄化技术的新型谷物防护剂,该防护剂是一种黄色粉状物.主要有效成分为1.01%杀螟硫磷、溴氰菊脂,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不少储粮企业频繁使用磷化铝防治储粮害虫而致使其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为克服储粮害虫的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确保储粮安全。笔认为,只有从了解害虫抗性的形成原因、掌握害虫抗性的影响因素和采取克服害虫抗性对策三方面着手,方能从根本上消除或延缓储粮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一、储粮害虫的生存环境要素 1、温度。温度是储粮害虫生存环境中重要的无机环境因素之一,它对储粮害虫发育速度的影响较明显。储粮害虫同其它生物一样,为了它的生命活动,须在与环境温度相适应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害虫有了正常的生理机能活动,才能生长、发育与繁殖。另外,储粮害虫是变温动物,在适  相似文献   

13.
绿色储粮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储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在粮食储藏过程中,以调控储粮生态因子为主要手段.通过自然低温、强制制冷及无公害综合防治害虫体系达到储粮品质无劣变、无污染。同时,确保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和危害,实现对储藏环境的净化。  相似文献   

14.
绿色储粮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储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在粮食储藏过程中.以调控储粮生态因子为主要手段,通过自然低温、强制通风及无公害综合防治害虫体系,达到储粮品质无劣变、无污染。同时,确保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和危害,实现对储藏环境的净化。近几年,“绿色储粮”作为现在仓储企业的发展方向,已引起广大仓储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所谓储粮,就是从粮食收获后到消费前之间的贮存过程,在储粮过程中除了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外,还要严格防范害虫对储粮的侵害,因为害虫不但使粮食重量和品质下降,还有可能引起疾病的传播,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文章从我国储粮虫害现状着手,分析了储粮害虫防治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了提高储粮害虫防治工作水平的有效对策,以期为广大储粮工作者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国家“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对绿色储粮的研究.逐步引起各粮食承储企业的高度重视。提高储粮免熏蒸率,从粮食的入库、熏蒸、日常管理并结合仓房隔热、仓房密闭等方面抑制害虫孳生,避免磷化氢熏蒸,减少对粮食、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害虫检测是粮食保管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为储粮害虫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基于图像识别和害虫声信号的实仓在线监测技术具有准确、实时、省钱省力等优点,其在粮食储藏过程中日益受到重视.文章介绍了传统储粮害虫监测方法,综述了信息化技术在储粮害虫检测识别领域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国内外图像识别和害虫声信号的实仓在线...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粮食储藏损失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对河南省的粮食仓储企业进行抽样,开展粮食产后储藏损失调查。结果显示,粮库储粮的总损失率为0.30%,粮食入仓方式、储藏技术应用、仓房性能、储粮害虫的发生、粮食发热均影响储粮的损失率。并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分析了粮食储藏损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硅藻土是地质沉积物,它的形成至少已有200万年。近年发现,硅藻土是一种天然的储粮害虫杀虫剂,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对于农村储粮害虫的防治,与硅藻土具有同样性能的惰性粉,例如,磷酸三钙、沸石粉、草木灰、砻糠灰等也能杀死储粮害虫。  相似文献   

20.
多层次密渗透通风储粮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次、密渗透、通风储粮是在总结其他方式通风优、缺点的基础上进行试验的 ,其效果比较理想 ,是一种经济、方便、快速、高效的储粮技术 :1.能快速有效地达到降温目的 ;2.能有效控制粮食发热霉变 ,保持粮食固有的品质、质量 ;3.有利于熏蒸杀虫 ,长期有效抑制储粮害虫的繁殖、感染 ,增强储粮的稳定性 ;4.减少用药量 ,缩短降温时数 ,节约储粮费用 ;5.实行仓外投药 ,减轻劳动强度 ,有益保防人员身心健康。一、降温原理及设计多层次、密渗透、通风储粮是一种立体型、大风量通风降温为主的科学储粮新方法。其降温原理 :采用机械和竹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