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日本的《天店法》及对中国零售业规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晖 《开放导报》2006,(4):108-110
本文通过对日本《大店法》在不同阶段对日本零售业的规模、国际化程度及立地所产生的影响分析,提出中国有必要借鉴日本的经验,通过立法对零售业进行规制,以限制大店过度竞争,保护居民生活环境,合理利用工地等资源。  相似文献   

2.
建设和谐稳定的企业发展环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而创建和谐稳定的企业发展环境,工会组织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那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务实创新,采取用心、真心、诚心、爱心、精心"五心"法,开创新时期、新形势下工会工作新局面,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期间,贷金业对扩大内需、提升消费率、推动经济增长意义积极.由于贷金业长期未被纳入正规金融体系,加之监管缺位,过高利率、多重借贷和暴力追债的"消金三恶"日渐猖獗,导致消费者福利损失.在"消金被害者运动"推动下,日本形成了有效的"消金三恶"治理模式,包括政府制定和完善<贷金业法>,设立多重债务者对策本部,设立贷金业协会负责具体监管等.我国消金市场发展可借鉴日本经验,重视地下金融阳光化、最高利率限制和多重债务有所调整、金融消费者保护以及"现代的贫穷"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电信产业组织的规制包括市场准入规制、外资规制、企业组织规制等内容.日本政府在电信产业组织的规制改革方面,一直举步维艰.电信民营化后确立的电信事业法、NTT法的规制体系和"管理下竞争"的市场秩序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电信产业发展的进程.NTT作为曾经承载日本电信事业的政府企业,其特殊的法律地位、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深刻影响着日本电信产业组织结构和市场竞争秩序.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曾陷入长期低迷,广受赞誉的日本企业雇佣管理制度——终身雇佣制也开始受到广泛质疑。面对激变的经营环境,日本企业开始纷纷推出改革举措,其主要特征是:引进绩效主义、彻底改革有日本经营"神器"之称的终身雇佣体制。经营环境决定企业的经营方式,日本企业的此次雇佣体制的制度创新尚处于初始阶段,终身雇佣制的"外壳"仍将继续存在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在科技进步和信息全球化的推动下已明显呈现出全球一体化趋势.文章以TCL的国际化进程为例,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在企业体制改革、战略选择、技术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说起董雅娟,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这个瘦瘦弱弱的女教授骨子里有着不服输的劲头. 在日本留学时,她每天清理牛圈,用铲子铲牛粪,并以此为傲;搞科研时,她历经上千次失败,从"量变"转"质变",搞出好几个世界第一.创业时,她放下教授的架子,从日本来到淄博郊外的小乡村,向村民推荐她的克隆牛.创业初具规模后,她又开始琢磨怎么让企业上市.  相似文献   

8.
目前,许多"老字号"企业的发展面临困境,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老字号"企业知识产权的大量流失,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该文从"老字号"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角度切入,分析了"老字号"企业在商标、专利、商业秘密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还剖析了"老字号"企业面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9.
"开源"与"节流"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辨证的统一体."源"是收入,"流"是支出.如何"量入为出,以入养出",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如何开源节流,保证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是每个经营者、财务工作者所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0.
"日本制造"的名誉再受打击. 日产汽车10月28日宣布,由于引擎控制系统存在缺陷(在一份提交给日本交通部的报告中,日产称该故障可能"导致引擎在转动时停止"),该公司正在全球召回约214万辆汽车,车型包括玛驰、Cube、骐达及其他几款在日本、美国和其他四个国家生产的汽车.  相似文献   

11.
指出积极发挥门店的战略作用是提高服装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日本知名服装企业Honeys公司的实地调研,发现结合门店的非数字化信息开发新产品可以实现产品差异化,满足商圈消费者的需求偏好;运用灵活的门店分权管理可以形成适合商圈特性的商品组合,同时实现快速销售,降低库存风险。案例分析结果可为中国本土的服装企业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现代百货零售业自身特点的定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滢 《特区经济》2008,235(8):227-228
自中国零售业全面向外资开放以来,中国传统百货业将面临着外部与内部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其它业态相比,百货业处于劣势,这主要是由百货业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现代百货零售业应针对自身特点,明确市场定位,以便在新世纪的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胡月红 《特区经济》2009,(4):275-277
近几年,我国零售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然而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对商业领域的进一步扩大开放,许多国外的零售巨头都把自己发展的方向瞄准了我国。已进入和尚未进入中国的国外零售巨头必然采取各种各样的举措来抢占我国的零售市场。作为中国本土的零售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来自国外零售企业的竞争压力。随着外资像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零售业巨头的进入,我国零售业的现有竞争力还不能和他们这些外资巨头相抗衡。因此,加快提升我国零售业的企业竞争力已经迫在眉睫。我们在与外资竞争的同时,也要根据我国的特殊国情,充分借鉴外资零售业成功经营的理念来发展自身企业。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在环境保护中“追本清源”的观点 ,重点阐述了加强环境法规 ,强调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法规和实行环境监测控制 ,同时讨论了环境会计 (绿色会计 的建立和环境信息披露问题。  相似文献   

15.
郭庆然 《特区经济》2006,25(9):346-347
连锁经营以其有效的经营方式、科学的管理,采购、流通、销售的专业化分工以及规模化经营,不断降低经营成本,让利于顾客同时获得商业利润,形成与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三足鼎立的零售商业竞争局面。作为一种科学的商业组织形式,连锁经营在我国零售商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制,促进我国零售商业的发展愈来愈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孙华 《特区经济》2006,213(10):363-364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便利店会成为零售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业态之一,我国大力发展便利店会成为必然。便利店与其他零售业态相比,其竞争优势就是便利性,这种便利性则集中体现在服务上,我国便利店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定位不清,没有凸现便利店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零售企业自有品牌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秀华 《科技和产业》2010,10(5):48-51,61
零售企业开发自有品牌是零售企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本文对零售企业发展自有品牌获得成本、营销组合、竞争、差别优势及提升零售商的品牌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零售企业发展自有品牌应以跟随型自有品牌在价格上形成优势,用高端卖场品牌型自有品牌在质量上竞争,使零售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自启蒙运动以来 ,西方法律理论的研究重心发生了两次转变 ,即从“自然法”到“规则法”,再从“规则法”到“活法”的转变。但这两次转变不是偶然发生的 ,而是因为一系列的社会原因促成的 ,具有历史必然性。由此也说明了 ,观念和理论的变化 ,必然有潜藏在其背后的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在某种意义上 ,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 ,就是观念和理论发展的逻辑 ,法学理论如此 ,其他社会观念和理论亦然  相似文献   

19.
Retail Profit Margins in Japan and Germany. —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determinants of retail profit margins in Japan and Germany. Although several studies consider the peculiarities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and its economic structure, the comparison in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systematic,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onsequences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for Japanese retail profit margins. For this purpose, two extensive data sets are used and a mark-up relationship is tailored to examine differences in Japanese and German retail profit margins. The empirical outcomes indicate that small firms can survive more easily in Japan than in Germany. This explains the abundance of small stores in Japan.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ways that Australia's largest retail firms accessed and adapted external knowledge flows, largely from the USA, to develop discount department store chains from the late‐1960s onwards. In doing so, it extends work on retail internationalisation by focusing on the importation, rather than the exportation of business models. The three firms – Coles, Myer and Woolworths – exhibited differing degrees of absorptive capacity in identifying and commercialising knowledge flows. This was reflected in fluctuating levels of success, the scope of store networks and relative positioning in the Australian market. Further, the role played by informal associations between managers in non‐competing firms in different market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scount department stores in Australia advances the case for socialising analyses of business knowledge transfer more broad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