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在我国林业“两危”状况十分严重的形势下,多种经营是解决“两危”的根本途径之一,但有些国有林区在发展多种经营的同时,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出发,结合林业多种经营的实际,提出国人林区应当发展多种经营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2.
大力发展林产工业,是林区脱危解困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林产工业的生产及其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论述了加强生产管理及降低原料成本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林业“两危”状况十分严重的形势下 ,多种经营是解决“两危”的根本途径之一。但有些国有林区在发展多种经营的同时 ,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 ,结合林业多种经营的实际 ,提出国有林区应当发展多种经营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木材产量的逐年调减,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林业多种经营已经发展起来,成为林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多种经营贴息贷款,是国家在“七五”期间向森工企业投放的贷款,意在解决林区“两危”,把以木材生产为主的经营方式,逐步转移为以多种经营和综合利用为主体,以木材生产为辅的战略目的。如何管好用好这项贷款,促进林业多种经营事业的发展,是企业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一、立项后贷款要归D管理目前,多种经营贴息贷款项目直接由企业的基层单位进行经营管理,这种松散型的管理方法,存在很多问题。一是…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林产工业 ,是林区脱危解困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从林产工业的生产及其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 ,论述了加强生产管理及降低原料成本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泉阳林业局从1959年建局,到1995年初,基本上是单一的木材生产格局。1995年5月,局新班子组成后,面对日益加剧的“两危”形势,十分脆弱的林产工业基础,亏损严重的多种经营项目,感到担子非常沉重。为了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党委决定在全局开展“泉阳林业局前途和  相似文献   

7.
一、明确目标,把多种经营任务落到实处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在“八五”期间发展多种经营的总思路是:以“四向”(向内调整结构,向下搞活基层,向外经贸劳务,向上积极争取)为指导思想,以治危兴林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四靠”(靠改革、靠政策、靠科技、靠管理)为基本措施,运用对标达标的方法,全面开发利用林区资源,扩大经营规模,发展骨干项目,加快增长速度,形成林区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摆脱“两危”,实现“两增”,繁荣林区经济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8.
鹤立林业局是1958年建局的老企业 ,资源危机、经济危困在这里表现的尤为突出。发展多种经营是缓解林区“两危”的必由之路。那么 ,怎样发展多种经营 ,根据十几年的工作实践和林业的现实情况 ,试谈10个问题。1 发展多种经营要建好龙头企业多种经营生产 ,由于在项目上存在着多样性、技术上存在着复杂性 ,管理上存在着分散性 ,所以业主之间往往不能自发地、有效地联合 ,形不成规模。产业化水平低 ,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非常弱。怎样改变这种被动局面 ,最好的办法就是林业局要建立若干个龙头企业 ,用龙头企业来统领全局的同类项目 ,形成龙…  相似文献   

9.
图强林业有限责任公司是1999年末 ,由图强林业局改制成立的一户集木材生产、林产工业、营林、多种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性国有大型森工企业 ,资产总额67011万元 ,经营面积50 5万hm2。企业改制后 ,他们坚持以“创新”求发展 ,紧紧围绕实施“天保”工程这个核心 ,着眼于实施生态发展战略 ,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 ,通过切实加强企业管理 ,有效推进了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2001年实现总产值17281万元 ,完成年计划的121 4 % ,同比增加3986万元 ;实现利润1283万元 ,…  相似文献   

10.
敦化林业局始建于1958年,经过40年的开发建设,现已发展成为集木材生产、营林生产、林产工业、多种经营、机械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国有大型一类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要求,“吉林敦化丹峰林业有限公司”已于1997年年底正式挂牌运营。企业现有职工2.6万人,退离休职工5000人,林区总人口5.6万人,总经营面积23.8万hmz,森林资源总蓄积量2553万ma,其中可采资源1000万。企业所属基层单位68个,其中:基础产业单位(营林)11个,主导产业单位(木材生产)16个,支柱产业单位(林产工业)8个,其他经营单位8个,半生产半经营单位…  相似文献   

11.
我国林区区域性林产工业的区域范围研究及政策建议田明华,翟中齐林产工业是现代化林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林区经济的重要支柱。国内外经验表明,没有发达的林产工业就没有林业的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林产工业普遍存在着企业规模过小、效率效益低下、各地区布局重复、结...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和掌握林业企业应交税金会计核算的特点,是搞好林业企业应交税金会计核算的前提。林业企业是一个多业综合经营的生产企业,应交税金的会计核算有不同于其他生产行业的特点,林业企业生产的生产品是原木,应缴纳农业特产税;林业企业还有锯材加工、胶合板和纤维板生产等林产工业,应缴纳增值税;林业企业还经营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以及娱乐服务业等,应缴纳营业税,同时,林业企业在综合立体开发林区资源的过程中,发展种养殖业、山产品采集业和地下矿藏采掘业等多种经营企业,这些企业有的要缴纳资源税,有的要缴纳农业特产税,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林业企业》1993,(1):36-38
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是造成森工企业经济不能进入良性循环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几年来,南岔林业局抓住国家针对林业两危放宽了一些政策的有利时机,把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作为深化林业改革和搞活企业的战略措施来抓,基本形成了林业生产、地方工业,多种经营和农业并举、均衡发展的新型产业格局。使全局经济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实现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经济效益居伊春林区前列。  相似文献   

14.
建国四十多年来,黑龙江省森工企业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计生产木材4亿多立方米,上调商品材占全国国有林区木材产量的48%,上缴利税75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投资的2.2倍。然而,这是以大量消耗森林资源为代价的,现已有13个林业局的可采资源基本枯竭,为不调减木材产量,再有六年时间,国有林区将林可采,木材生产“断档”的局面,随着资源危机的到来,森工企业的经济危困进一步加剧,1989年不但5000万元,托欠材料款8400万元,第一次出现全行业亏损。因此,治危兴林已成为我省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一、国家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二、加速培育森林资源。三、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生产。四、大搞木材综合利用。五、强化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国有森工企业是国家重点木材生产基地之一,几十年来,为国家生产了大量的木材和木材制品,为国家建设和国民收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长期的超量采伐,大量消耗森林资源,使得可采蓄积越来越少,很多企业几乎到了无林可采的地步,出现了资源危机。同时由于林业企业产品单一,过分依靠木材产品收入,当资源危机出现,不可避免地带来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资金短缺、周转速度变慢等经济危困。要解决森工系统的“两危”局面,单靠木材产品难以取得有效成果,必须广开思路,开发新的资源,新的财源才是根本解决“两危”的有效办法。林区…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森工企业的林业局,既有木材生产又有营林生产、多种经营、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和林产工业及多种经营项目,且经营方式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7.
继上期在“区域林业发展”栏目里讨论了平原、沿海地区的林业发展问题之后,我们又在这期组织了几篇有关国有林区林业发展的文章。所选的几篇文章各有侧重,但一个共同点是作者都面对国有林区“两危”的现实,试图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以新的观点从较深层次上探讨摆脱困境,促进发展的途径。诸如,有的作者认为“森林资源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源利用结构的失衡;企业经济危困在很大程度上是产业、产品结构的失衡”。这一思路抓住了“两危”的主要矛盾点,对于正确把握、解决“两危”问题是十分有益的。有的作者打破过去单因素、从局部或一个企业出发考虑问题的套路,提出了用系统工程方法优化林区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的问题。有的作者对林业企业办社会的弊端,特别是企业多元职能与改革目标模式冲突的分析是有一定深度的。我们认为这些作者不落俗套的研究,对于治理“两危”,确定国有林区的发展道路不无启迪意义。随着对这些问题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无疑会给国有林区的发展带来希望之光。  相似文献   

18.
于晶  张云 《农村展望》1997,(4):25-25
大兴安岭地区近年来可采森林资源减少,产业产品结构单一,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社会负担日益加重。1991年以来,岭南地区在没有国家投入情况下,开垦荒地20万亩,共计生产粮食8300万斤,形成固定资产4000万元。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搞农业综合开发是解决林区“两危”的有效办法。因此,发展大兴安岭区域特色规模农业是调整林区产业结构,摆脱“两危”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国有林区职工在“两危”不断加剧的情况下,知难而进,奋发图强,通过发展家庭经济闯出一条致富之路,有效地缓解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矛盾,促进林业的振兴。实践证明,发展职工家庭经济确实是强企富民的一条重要途径。1.林区农庭经济的特点林区家庭经济是以一家一户  相似文献   

20.
基于SCP范式的黑龙江省林产工业产业组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SCP理论,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3个方面分析了黑龙江省林产工业产业组织的现状。林业产业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基础性产业,但是近年来由于国有林区"两危"的威胁和"天保工程"的实施,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黑龙江省林产工业的发展滞后于市场化的进程,并成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组织优化的重要瓶颈问题。并从4个方面提出了优化黑龙江省林产工业产业组织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