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公司治理危机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对全球历次重大的公司治理危机事件的回顾,应用新制度经济学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辩证关系原理,剖析了公司治理制度失效的根源.研究结论表明,长期以来全球范围内公司治理忽视非正式制度的建设,造成了公司治理制度结构的失衡和控制机制的失效,从而引发道德风险的泛滥和公司治理的根本失败.因此,从内外部治理的双重角度强化伦理治理机制,弥补公司治理制度体系中非正式制度的缺失,是保持公司治理结构稳定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
试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审计约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司治理结构是联系企业内部以及外部各利害关系人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本文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思路论述了审计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及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是如何发挥作用 :外部审计———会计信息———公司治理结构 ;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中有两种制度安排: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通过法律规定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非正式制度通过意识形态、道德潜规则等发挥作用.在环境治理过程中也存在着环境管理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二者以不同的形式,对污染治理起到了积极的管制作用.我国环境管理亟需建立正式管理制度与非正式管理制度共同作用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4.
大量新兴市场国家由于转轨经济中固有的特征,可能导致其公司治理有着完全不同的状况和制度诱因。因此,作为对不完善的正式制度的补充,近年来对公司治理非正式制度的研究如火如荼地展开。非正式制度主要是指交易双方通过隐形契约来相互约束,信任是双方交易的基础。而在大量新兴市场中,这种信任是建立在声誉和双方的关系机制上,因而,交易双方的网络关系对公司治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文化对交易成本与经济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自伯利与米恩斯(Berle & Means,1932)提出“现代股份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经典命题后,至今公司治理一直成为国际性的前沿课题。大量经济学家运用代理理论或契约理论、博弈论等研究公司治理的正式制度,如资本结构、内部治理机制、机构投资者、接管等外部治理机制等(周刚等,2000),有的学者则专门研究非正式制度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如王询,1994,1998;陈凌,1998等).然而,大部分学者并未考察将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组合起来及其决定组织经济绩效的方式(Victor,Nee,1998)。  相似文献   

6.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娜 《发展研究》2006,(5):74-75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联系企业内部以及外部各利害关系人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以便使各利害关系人在权利、责任和利益上相互制衡,实现企业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它影响着整个公司的经营决策和经营行为。加强公司治理,既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也可以增加投资者信心。建立规范化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目的在于保护所有投资者即股东的利益和减少决策及执行的失误。本文就对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剖析,提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制度是人为设计,构造政治、经济和社会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约束,它由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共同构成。其中非正式制度及其变迁对经济行为的发生存在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就中国传统的义利观这种非正式制度在近代的发展变化为例,探求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变迁与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制度是人为设计,构造政治、经济和社会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约束,它由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共同构成。其中非正式制度及其变迁对经济行为的发生存在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就中国传统的义利观这种非正式制度在近代的发展变化为例,探求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变迁与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祁春凌  邹超 《当代财经》2013,(7):100-110
基于经济自由度指数、全球政府治理指数以及荷兰学者Hofstede的国家文化指数,全面构建了东道国经济、法治和文化制度的评价指标,利用2003-2009年我国在51个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数据,考察了东道国正式与非正式制度、正式与非正式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OFDI受到制度因素的驱动,具有显著的"弱效制度"规避和"强效制度"寻求动机。具体来看,东道国较高的经济制度和法治制度质量对我国对外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东道国正式制度质量越是优于我国,越能吸引我国的投资。非正式制度方面,东道国华裔关系资产对我国的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非正式制度距离(文化距离)会对我国的对外投资形成障碍。  相似文献   

10.
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被当作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手段,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中的核心子系统,又存在并运行于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中。本文就当前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了具体的财务目标的选择路径,对于优化公司理财行为,提高经营绩效,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按照“文化-行为”的逻辑,探讨了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儒家传统文化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本文以2007—2014年沪深两市的中国家族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儒家传统文化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以及其与正式制度(法律)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儒家传统文化影响力越强,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发生的概率越低;并且在儒家传统文化与正式制度(法律)两者交互叠加作用时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发生的概率更低。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视角,针对公众环境关注对公司治理和企业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选用 2010—2018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考察公众环境关注与企业绿色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企业所在地公众环境关注能够驱动企业绿色创新行为。本文探究了两条影响渠道:首先,公众环境关注通过强化政府环境规制发挥作用,而政治关联的存在会削弱这一作用渠道;其次,公众环境关注通过提升企业生态观念发挥作用,与这一渠道一致,如果董事长是女性、更加年长或拥有家乡偏好,这一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公众作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会影响企业的环境行为。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is paper looks at how China governs its vast rural territories. The structure of rural governance relies not only on the extent and form of the state’s authority, but also on the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local stakeholders, as well as the role of the informal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that serve as the foundation for rural governance. China’s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have led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China into urban and rural China. The rules and order of informal institutions have evolved and chang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cost-benefit structure of formal state governance has been amended. The appropriate rural governance system for village transformation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untry’s direct governance and the entrustment–agent system for village governance. Further, the rural governance system balances formal and informal institutions to achieve an effectiv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uses survey data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zens’ confidence in formal institutions and reliance on informal institutions in Bosnia and Herzegovina (BiH). We find an endogenous substituting relationship and that the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structures currently existing in the two entities in BiH are significantly linked to respondents’ confidence in formal and reliance on informal institutions. In addition, perceptions of higher indirect costs of institutions and a lack of their improvement are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confidence in formal and a greater reliance on informal institutions; the minority ethnic groups in each region are less confident in formal and rely more on informal institutions compared to the majority group; and more reliance on informal institutions is found amongst males and respondents from urban areas.  相似文献   

15.
组织惯性、激励机制与新型企业的治理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新型公司的治理实践中,除了正式的激励机制之外,组织惯性作为非正式的激励机制发挥着关键的互补作用。组织惯性是企业的各利益群体之间形成并维系的一组关系合约集合,它反映了嵌入在组织内部的群体认知。组织惯性提供了正式激励机制所嵌入的组织社会情境,受正式激励机制影响的同时又对组织的正式激励机制产生影响。新型企业的治理实践必须保持两者的匹配与协同演化。  相似文献   

16.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opose and evaluate a new institutional theory explanation for patients making informal payments for health service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This views informal payments by patients to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s arising when formal institutional failures lead to an asymmetry between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formal institutions and the unwritten rules of informal institutions. Reporting a 2013 Eurobarometer survey of the prevalence of informal payments by patient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a strong association is revealed between the level of asymmetry between the formal and informal institutions, and the propensity to make informal payment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formal payments and various formal institutional imperfections is then explored to evaluate which structural conditions might reduce this institutional asymmetry, and thus the propensity to make informal payments. The paper concludes by exploring the implications for tackling such informal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7.
国际制度的形式选择——一个基于国家间交易成本的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制度化水平的三个维度,国际制度安排的基本形式可分为非正式协议、自我实施的正式协议、一般的正式国际组织和超国家组织。那么,缔约国如何在上述国际制度安排形式之间进行选择?本文尝试从国家间交易成本的角度为这一问题提供一个解释模型。国家间交易成本包括国家间治理成本与国家间缔约成本两个部分。国家间治理成本随着制度化水平的提高而递减,国家间缔约成本随着制度化水平的提高而递增。缔约国在选择国际制度安排形式时,将在国家间治理成本与国家间缔约成本之间进行权衡。作为理性的国际行为主体,缔约国在交易收益给定的情况下,将选择使国家间交易成本最小化的国际制度安排形式。根据这一制度选择模型,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分别涉及问题领域敏感性、国家同质性、透明度、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的六个假说。  相似文献   

18.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development economics literature ascribes an indisputable central role to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presents a formal model of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that is based on the dynamic interactions between formal and informal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model is consistent with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that shed light to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namely the collective action and transaction cost theories, as well as dialectics. As informal institutional quality accumulates like technological know-how, while the level of formal institutional quality is chosen by the government to maximize welfare, subject to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osts. The solution of the model yields a punctuated trajectory of formal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Simulations reveal that the extent of diversity in informal institutional quality across a country delays formal institutional reforms. We also observe that, both the optimal quality of formal institutions and welfare are higher the more homogeneous is the country with respect to its informal institutions or the cultural attributes.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三农”问题受到极大关注。为了应对外部资源、环境、科学技术等多重压力对农业升级与发展的影响,政府出台了诸多政策支持农业企业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本文从政府干预视角分析政府补助和税费返还两种形式的政府创新支持政策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重点分析机构投资者与大股东参与公司内部治理以及社会审计事务机构参与公司外部治理这两者所发挥的不同监督作用。研究发现:第一,不同形式的政府创新支持(政府补助和税费返还)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不一致。政府补助产生替代效应,税费返还则产生互补效应。第二,持股监督(机构投资者和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上升)能增强政府补助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替代效应,也能增强税费返还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互补效应。第三,审计监督(社会审计事务机构的审计意见)会减弱政府补助支持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替代效应,也会减弱税费返还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互补效应。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政府制定适宜的创新支持政策,以及合理发挥持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内外部治理作用,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习俗在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治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古代社会尤其如此。司马迁较早注意到了俗与治的内在关联,但学术界忽视了其在司马迁经济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文章对司马迁的经济思想谱系中“俗”与“治”两大重要范畴进行了关联阐述,介绍了司马迁“因俗以治”治道思想的源流和主张,并结合现代经济学理论对其进行延伸与扩展,探讨其现实意义。研究发现:(1)司马迁的治道思想兼容了道家与儒家的无为而治思想的不同侧面,而其“善因论”的要义正在于“俗之所欲,因而予之”。(2)因俗以治的核心是因循人“生有欲”和“皆为利”的本性及民间习俗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立俗施事,以达至“事少而功多”的理想治理效果。(3)由于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和朴素性质,而且中国古代社会缺乏良好的市场环境,因此其在近代以前始终未得到重视和采纳。(4)司马迁“因俗以治”思想给现代国家治理带来了众多启示:一是要尊重风俗习惯并加以因势利导;二是要注重习俗等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兼容;三是要让好的习俗成为一种稳态均衡而固定下来并延续下去。文章不仅是对司马迁经济思想研究的丰富和拓展,而且对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也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