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收购与反收购,资产价值将得到市场重估,资源得到重新配置,是一种合理的市场行为近日,在股改即将收官之际,素有“中国商业第一股”之称的鄂武商A,爆发了控股权之争(见本期封面文章《鄂武商A控股权之争》)。此案系全流通时代控股权之争第一例,又兼双方争夺的是一家优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控股权,自然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全流通带来更多机会 2006年第4期《G时代的国资监管》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大半,在全流通时代,国资委应该做什么? 控股权无疑是最吸引眼球的东西,文章提到,监管的重心应该放在控股权上。然而我们应该看到,全流通带来的更多的是机会,对于国资委来说,如果拘泥于监管而无视  相似文献   

3.
对前十大股东进行关联合并的实际控股权比例可以正确度量控股权.控股股东的实际控股权比例与托宾Q代表的公司价值构成开口向下的"倒U型"关系;并且在控股权达到44.82%时,公司价值达到最大.第二到第五大股东对公司价值产生微弱的负面影响.上市公司股份实现全流通对公司价值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表明股改后公司价值相比未实现全流通前已经并将继续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4.
经关联关系修正后的国内上市公司实际控股权及其全流通对公司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的控股权比例与托宾Q代表的公司价值构成开口向下的“倒U型”关系,即首先是正相关的积极效应,然后是负相关的消极效应。而第二到第五大股东对公司价值产生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非常微弱的负面影响,表明他们对控股股东只存在很微弱的制约关系,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代理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上市公司股份实现全流通对公司价值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公司价值相比未实现全流通前已经并将继续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5.
唐志勇 《上海国资》2006,(10):32-34
9月15日,市值超过4200亿元、占到国内股市总市值近11%的超级大盘蓝筹股——中国石化开始停牌,进入股改表决阶段。这意味着自2005年5月启动的A股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已经进入了收官阶段。在股权分置改革步入尾声,以全流通为最大市场特征的全流通时代渐行渐近之时,国资管理体系的变革也已悄然启动。“9月30日,这是国资委要求我们提交有关上市公司最低持股比例和基  相似文献   

6.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和全流通环境下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新情况,中国证监会出台一系列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有利于夯实市场制度基础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黄丽 《上海国资》2006,(11):7-7
<正>国资管理:动态性、市场化2006年第10期《鄂武商控股权之争》贵刊上期封面文章为国有股权管理提供了生动具体的案例,引人深思。首先,全流通为国有股股权的管理提供了新背景:以净资产确定国有股价值的定价模式被以流通股市价确定国有股价值的定价模式取代,国有股的保值、增值将从以净资产的增减为衡量标准变为以股价涨跌为衡量标准;全流通结束了上市公司国有股的静态管理时代,迎来国有股的动态管理时代。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国资管理:动态性、市场化2006年第10期《鄂武商控股权之争》贵刊上期封面文章为国有股权管理提供了生动具体的案例,引人深思。首先,全流通为国有股股权的管理提供了新背景:以净资产确定国有股价值的定价模式被以流通股市价确定国有股价值的定价模式取代,国有股的保值、增值将从以净资产的增减为衡量标准变为以股价涨跌为衡量标准;全流通结束了上市公司国有股的静态管理时代,迎来国有股的动态管理时代。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来华投资高速增长,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合资企业也纷纷增资扩股,直至掌握企业的相对控股权甚至绝对控股权,有的甚至变为独资企业。可以说,控股已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谋取巨额经济利益的主要手段。面对中国这样一个不能缺席的市场,未来几年,跨国公司通过投资控股对中国经济所能施加的影响必然越来越大,若其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必然会对我国  相似文献   

10.
王小锐 《新财经》2006,(7):92-93
随着定向增发、公开增发、IPO的联袂启动,新老已经事实上被划断,A股市场已然进入全流通时代。机构坐庄的时代已成背影,上市公司大股东坐庄的时代到来了。面对全新的博弈格局,市场参与各方的角色与策略也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市场上三番五次的放言:上市公司国有股要减持流通(简称全流通),然后,一次次地辟谣、澄清,把投资者搞得头晕目眩,不知所措,怀疑市场究竟有多少诚信度. 以当前的市场形势而言,不是投资者害怕"全流通",而是害怕"杀鸡取卵式的全流通";对"养鸡生蛋式"的全流通从来持积极态度,并寄于厚望.投资者不满市场企图采取停、缓、磨、泡、绕,变等迂回曲折的方式去实现全流通,认为这是在愚弄、欺骗中小股民.当务之急,主导者应以股市运作历史为鉴,尽快定出切实可行的流通方案,重塑市场形象;必要时可召开价格听证会,真正地引导市场走上健康、发展之路,而不是闭门造车,异想天开,把市场引向死胡同.  相似文献   

12.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资本市场发展即将步入全流通时代。在全流通的市场条件下,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石和连接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纽带,上市公司的规范与发展面临着新的环境。一方面,上市公司作为实体经济的代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将愈加突出;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作为证券市场的投资对象,在全流通市场呈现新的运行特征。因此上市公司必须准确把握与其规范发展相关的新情况、新形势。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还处于股权分置后期,即将进入全流通时期。在全流通时,上市公司股票将实行全流通,股票同股同权,同股同价,各股东投票权趋于完备;各股东掌握的信息相对比较对称;机构投资者大量涌现,将会对现有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研究全流通时期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行为迫在眉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个怎样的机构投资者与目标公司之间的模型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公司治理和发展,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建立了机理模型,并且加以分析得出结论,这对于即将步入全流通时期的中国证券市场,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板的市场定位和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市场环境下中小企业板与主板和创业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降低上市门槛、逐步推行全流通、建立退出机制方面中小企业板向创业板过渡;市场规模小、家族"一股独大"、股份不全流通以及上市圈钱和关联交易等市场风险及防范策略也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5.
谢建国 《中国经贸》2011,(20):233-233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即将全面完成,中国资本市场的全流通时代即将来临,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活动将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本文着重分析全流通市场下上市公司反收购行动中需要采取的一种及其重要的应对策略,即财务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海外经济评论》2007,(10):10-11
【英国《金融时报》2月15日】中国对外国投资开放的政策,越来越变得不那么开放。尽管中国仍然欢迎外国资金和技术,尽管时常附加种种条件,但对那些冒然想拥有中国大企业绝对控股权的投资者来说,他们应该准备面对日益艰巨的控股权之争。  相似文献   

17.
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所拥有的壳资源与其它长期资源一样,也具有稀缺性和收益性的特征。深圳中小企业板率先实现了上市公司股票全流通后,制度障碍的扫除将极大激发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壳资源交易活动的勃兴,并呈现出与全流通市场相适应的整体特征。本文认为,根据中小板市场及上市公司特点,可以采用市场调整法对其壳资源价值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8.
徐胜治 《新财经》2005,(1):22-22
全流通意味着什么?是即将破壁而出的洪水猛兽?还是挽狂澜、扶大厦的救市灵丹?在几乎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心目中,全流通的意义总是同时在这两大截然相反的轨道上飘忽不定地跃迁。这是十年股市所造就的最大难堪  相似文献   

19.
全流通催生企业控制权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琼 《上海国资》2006,(8):88-90
全流通后,基于产业整合战略和资源价值重估引发的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将成为控制权市场的主流。  相似文献   

20.
章旌 《沪港经济》2006,(7):26-27
市场期待的那只IPO"靴子"终于落地了. 5月24日,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工国际")公布招股意向书,摘得全流通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第一单.至此,因股权分置改革而暂停了一年多的IPO,重回A股市场,昭示着新老划断,全流通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