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事件回眸     
《浙江经济》2006,(4):63-63
浙江37地试验中小企业贷款补偿;浙产打火机再遭“生死劫”;“以民引外”,浙江民企牵手“洋味”资本;[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事件     
《浙江经济》2009,(10):6-6
浙江资本勇敢走出去,浙江民企的“国有化”生存,浙江企业迁离上海,杭州国企成新“地王”,引领民资进文化产业,嵊州领带越做越“长”,  相似文献   

3.
傅白水 《浙江经济》2004,(24):21-22
2004年,宏观调控虽然使民企放缓了重化工业之路,但活跃的浙江民企却悄然转道,全面加速突入以前被称作“垄断领域”的禁地,这无疑有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上半年来,浙江中小企业“倒闭潮”的传闻一直不绝于耳。以温州为代表的民企倒闭潮虽经多方批驳为不实,但是当前民企步履维艰、大量实业资本溢出成游资已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作为市场经济先发省份的浙江,应当从以人力资本提升应对“人口红利”消解,全面提高浙江制造效率;从关注“规模”到重视“效益”,实施“出口再造计划”;汇聚全球浙商,打造“知识资本”和“金融资本”双重“资本高地”;把握国家战略带来的重大机遇,锐意改革,释放市场经济动力等四方面推动浙江经济实现转型。  相似文献   

6.
赵伟 《浙江经济》2011,(22):34-34
民企融资难是个浅表性问题,与这个问题并存的是民间资本投资的狭窄化问题,而深层次的涵义则是整个浙江模式的困局。浙江也好,别的沿海发达地区也好,目前集聚了大量的民间资本,找不到合适的可持续投资载体,只能去做那些投机与热炒的营生。这种情形与民企“融资难”一起,可视为“双困局”。它实际上反映了以往形成的“浙江模式”正在陷入一种困局。早先的研究认为,  相似文献   

7.
“57.52%的企业没有投入科研经费,仅18.10%的企业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产品”。这是浙江省工商联最近组织对浙江民企的一项调查得出的结果。作为全国民企大省的浙江,民企实力在全国是最强的,经营体制和经营理念在全国也是最为领先的,按道理讲并不缺科研资金,更没有国有企业科研体制的弊淌,为何浙江民企不愿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在科研上投入经费,走上自主创新的康庄大道呢?  相似文献   

8.
一波新的境外投资热潮正在浙江涌动。3月26日,哥斯达黎加中国产品工贸园在圣何塞启动。这是中国企业在中美洲创建的第一个“海外开发区”,目前已有100多家浙江制造类民企签订了入同协议。出国“抄底”浙江在从“制造中心”向浙商总部经济中心、资本中心转型。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最近的俄罗斯扣鞋事件,还是2004年的西班牙烧鞋事件,只不过是浙江民企掉入“低价低利”陷阱的集中显现、如果浙江民企低价低利的状况不改变,类似的事件还会层出不穷。浙江民企应该争取从靠低成本竞争转向靠高技术高质量结合的产品竞争,这是民企突破“低价低利”的陷阱的一大利器和捷径。  相似文献   

10.
民营企业"外迁"现象透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浙江企业与浙江资本的外流现象引得媒体议论纷纷,成了社会各界讨论的焦点话题。目前浙江约有7000多亿元民间资本进入全国各个领域,进行企业市场拓展、建立研发机构及利用增量部分兴办企业、延伸产业链等。这意味着浙江经济开始面临产业升级和扩张转移的问题。这种大规模的“外迁”是如何产生的,企业进行跨区域投资的目的是什么?规模如何?企业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转移?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汪炜  彭勇 《浙江经济》2005,(6):46-49
基于浙江民企“不愿上市”的现象。本文作者考察了“转型成本”和“融资替代”这两个关键性成本因素对浙江民企上市决策的影响。分析表明,内源式发展的传统民营企业。面临高昂的转型成本,而民间金融的活跃增加了浙江民企上市的机会成本,对企业上市存在明显的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万润龙 《浙江经济》2004,(11):22-24
浙江老板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走街穿巷、前店后厂式的创业中,完成了原始积累之后,浙江的民间资本也从“潜龙在渊,蓄势待发”改变为“飞龙在天,势不可挡”的态势。近几年来,浙江在省外的投资迅猛高涨,其资金数量之多,投资行为之众,扩张领域之广,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3.
推进“法治浙江”建设,是浙江经济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的需要,是进一步发挥浙江先发优势的需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应焕红 《浙江经济》2014,(23):10-11
国企和民企融合将是国企和民企关系日益重要的基本趋势。在浙江,国企民企是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要进一步发挥国企资源优势和民企灵活机制,形成和巩固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合作共赢、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贺宛男 《新财经》2003,(7):93-93
围绕着“周正毅事件”,人们开始对民企进入资本市场进行反思,一个不容躲避的事实是,民企买壳多以失败告终。 以上海本地股为例,由国企买壳重组的,如上实联合、浦东不锈、宝信软件、申通地铁、上海医药、中远发展、金丰投资、华联超市、广电电子、广电信息,上菱电器、钢运股份、都市股份、白猫股份等,大多业绩稳定;而由民企买  相似文献   

16.
1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是建国50多年以来酋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府文件,它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城镇公用事业等领域。允许民营资本参与金融机构的改组改制,努力缓解民企融资难问题。1月18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副会长石小敏,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和“36条”起草组成员、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副司长徐善长就“36条”能为非公经济提供的“正身”之可能,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7.
徐家钏 《浙江经济》2011,(17):40-41
浙江民营企业作为中国民企的优秀代表,正面临着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作为应对全球化影响的策略和延续企业竞争优势的途径,诸多浙江民企已经从原始的、纯粹本土市场利益驱动的发展阶段向国际化拓展转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民企开始了各种形式的国际化海外拓展努力,从传统企业单向的平面拓展模式到“集群式”走出去发展模式,再到价值链扩张型投资的发展“新模式”,实现了民企自身发展和拓展海外市场的双重转型。  相似文献   

18.
《海外经济评论》2005,(29):13-14
炒房、炒煤、炒小水电,浙江的民间资金总是灵活流转,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热点。而最新种种迹像显示,活跃的浙江民企全面加速突入水运行业,统计表明,目前浙江已有超过百亿元的民间资本“砸”在水运业,回报率高达80%,达到这一行业在浙江省的历史最高。浙资这一新动向,将会迎来败绩还是又一个让财富进发涌流的良机?  相似文献   

19.
2个多月前颁布的“非公经济36条”明确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在国家政策相继放开之际,对投资新领域有着天然偏好的浙江民营企业“踊跃”掀起“参军”高潮。  相似文献   

20.
《上海国资》2008,(7):5-5
伴随着盛夏的热浪,地方国资证券化来势迅猛.成为近期一大热门话题。 据媒体统计,至少有12个省市国资部门下发包含通过资本市场整合地方国资的具体文件.不仅是上海等国资重镇.就连广东、浙江等国资占比较少的政府亦纷纷表态.将利用资本市场整合国资,并且各地不约而同把“十一五”做为时间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