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浅议我国实施债转股后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进一步规范债转股工作,强化银行信贷管理 首先,要严把进入关。为了防止企业借债转股之机逃废银行债务,要严格按照债转股的操作程序,规范债转股工作。在政府有关部门对国企实施债转股资格进行评定时,银行必须出具真实的企业信用记录,坚决杜绝暗箱操作,防止不符合债转股条件的企业进入债转股行列。其次,银行要认识到债转股后可能产生的后果,从债权人的角度,债转股将现实短期信贷风险转化为潜在的长期投资  相似文献   

2.
鲁慧君 《浙江经济》1999,(12):42-42
目前,“债转股”工作已正式启动。“债转股”最大的好处是银行和企业都可以摆脱原来的包袱,把资产盘活。但这种政策只是把包袱转移到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果再考虑到?债转股”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和风睑,我们会发现,“债转股”绝非国企改革的根本措施,“债转股”政策本身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3.
本首先介绍了我国实施“债转股”的背景、目标及其运行机理;然后,章分别从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公司和银行三个角度对“债转股”的有效性提出质疑,并指出了在“债转股”实施中应注意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债转股是银行剥离不良资产和国企脱困的一项战略措施。但在债转股过程中会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如不加以切实解决,将会使债转股流于形式,变成“债务大赦”。严格审核、建立企业的督导机制等措施能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债转股通过清理企业欠银行的不良资产,必将对国有企业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此,笔者主要从理论内涵、现实需要、运行风险、存在误区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见解,以希望有利于我国债转股的合理运行。  相似文献   

6.
毋庸置疑,债转股是破解国企和银行双重困局的有效方法之一,它的好处是使银行和企业摆脱了原来的风险,可以把资产盘活,同时它对实现国企三年解困目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业内多数人士对债转股的正面影响的论及颇多,却往往忽视了对债转股运作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7.
王剑 《上海国资》2016,(4):90-91
银行债转股可降低不良率、避免大幅折价转让不良,但资本消耗较大备受关注的"债转股"迎来首批试点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入选第一批债转股试点。该试点或将跟投贷联动试点配合,由此银行可以获得投资子公司的牌照。据媒体报道,债转股首批试点规模为1万亿元,对象为有潜在价值、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以国企为主,"僵尸企业"不得参与。允许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处置领域实施债转股,以支持实体经济,此文件并由国务院特批以突破商业银行法规限制。前期,市场高度关注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其主力机构  相似文献   

8.
王倩 《山东经济》2002,(2):39-40
本文就国家通过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债转股来解决国有企业负债过高的这一措施进行了探讨,认为实施债转股不但可以解决企业的高负债问题,而且可以使银行摆脱不良资产的困扰,同时为建立新型银企关系创造条件。最后就债转股怎样才能转好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信为如果操作得当,便可以创造出一种银企“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自2016年我国推行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其中的重启债转股政策备受关注。债转股是减轻企业债务负担,降低企业杠杆率及恢复企业活力的重要举措。其目的也是帮助国企扭亏,促进产业升级。但在实际推行中债转股却存在着一系列在企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地方政府等方面的道德风险。要实施债转股,就必须要增进企业的信用程度,完善银行对风险的防范,创新股权退出方式,让地方政府明白自身在债转股政策的立场,让市场化切实主导本轮的债转股。文章主要从四个大方面着手,首先指出文章的研究背景引出债转股,然后从企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地方政府这四个角度分别分析债转股中存在的道德风险,接着针对这四个方面所出现的道德风险提出几条建议,最后就2016年以来的东北特钢事件对债转股进行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0.
已经开始运行的债转股是目前我国金融制度创新与国企改革的一个热点。所谓债转股,即是将国有企业欠商业银行的债务转为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的股权,而银行则通过成立专门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转为股权的不良债务进行管理与处置。因此,债转股实际上是将国企债务和银行不良贷款双重解困寄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这一在财政支持下的金融制度创新的运作之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也就成了债转股故关键环节。 对化解银行不良资产,我国传统的做法和一些国家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酝酿多年后,以锻造国企与银行"双赢"为目的的"债转股"政策1999年终于出台了。从"债转股"的实践看,这一政策得到了企业和银行的普遍欢迎,自9月2日首笔"债转股"协议签定以来,头3个月资产经营公司就同企业签定框架协议逾200亿元。全国将有近万亿元银行不良资产被剥离,国有企业每年减轻财务费用近千亿元。同时也应看到,"债转股"所解决的,不是改革前旧体制遗留的历史问题,而是80年代以来推行的"拨改贷"政策所产生的后果。因此,必须对"债转股"政策可能伴生的风险进行认真分析,以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很多企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压力,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陷入了债务危机,企业杠杆率一路上升,不少银行也因盲目放贷而产生大量不良贷款,对其运营和信用程度造成了冲击,企业债务危机和银行不良贷款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经济转型和金融稳定的重要隐患。债转股作为解决当前问题的重要途径,已经渐成趋势,这是我国继1999~2006年债转股后形成的新一轮债转股高峰,文章将探讨两轮债转股的异同点以及本轮债转股的意义和风险,并为本轮债转股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债转股实施中的内在缺陷 债转股作为国企解困、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一项重要举措,离不开政府、企业、资产管理公司及一系列制度环境的配合。但是,从目前的企业、资产管理公司、资本市场等方面来看,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从而债转股工作的有效性将受到影响。 1、要求债转股的项目与能够提供的转股规模有较大差距。债转股作为一种全新手段,目前在我国仍处于摸索和试点阶段,不可能大面积地铺开推广。特别是从控制风险角度出发,将债转股的规模限制在一定额度内,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但不少企业却把债转股当作一种优惠政策来理解,千方百…  相似文献   

14.
八面来风     
国家经贸委确立债转股五大标准 国家经贸委确立债转股五大标准。国家经贸委负责人说,用债转股的方式来化解银行不良金融资产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在国外已有不少成功的先例。但他同时指出,债转股切忌一哄而上。国家经贸委已为实施债转股的企业确立了五大标准:产品适销对路,工艺装备先进,管理水平高,领导班子过硬,符合现代  相似文献   

15.
伦圆 《南方经济》2000,(11):25-28
本文在对债转股过程国有商业银行产生道德风险的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债转股成功的关键是在完善三权分立制度的前提下,将重点放在对银行经营者努力水平的约束和激励。通过建立模型,提出政策建议是,把新增不良资产率与经营者的报酬和惩罚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6.
债转股作为银行和国企整体重组的一种措施,是改革以来逐渐积累的风险释放前的一种转移和缓冲。它既是软约束预期的实现,又被赋予硬化预算约束,重建信用秩序的希望然而,目前债转股的政策定位存在一定问题,使得实际效果很难达到预定目标,从长远看来,债转股的制度函义可能主要体现在金融制度创新方面,而不是企脱困或不良资产的消解。  相似文献   

17.
走出债转股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权转股权作为近期金融界出台的主流方案,被称为“回收不良贷款的主要形式”。但是,债转股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一个单纯的债转股问题,其背后隐含着一场涉及多重利益主体的博弈和企业、银行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问题。债转股方案在化解银行信贷风险,提高银行资产质量,减轻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方面将会有所作为,但由于种种局限,国内对债转股的认识还存在不少误区,必须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18.
浅议债转股     
马敬杰 《辽宁经济》2000,(11):30-30
债权转股权,实际上是银行、企业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三家关系的转变,即将原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之间的持股和被持股关系。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为企业阶段性持股的股东,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并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重大事项的决策。  一、债转股的意义  实施债转股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我国实施债转股则具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使其尽快走出困境。  造成目前国有企业经营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企业自有资本金不足,主要依靠向商业银行贷款维持生产经…  相似文献   

19.
游孙龙 《开放潮》2002,(9):62-63
国家为化解金融风险、减轻企业债务负担、促进国企解困与发展,出台了债转股这项重大决策。一时间,债转股成为企业界和金融界关注的焦点:“债转股”,免费午餐乎?“债转股”是不是国企脱困的杀手锏?“债转股”对于企业和银行是否双赢?类似的问题在互联网上铺天盖地而来。笔者认为,债转股是篇大文章,而国企要做好这篇大文章实在不容易。债转股与国企扭亏及步骤 所谓债转股,就是把对国有企业的债权转变为股权。也就是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投资主体,将有关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信贷资产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债转股政策的出台是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日前与盐湖集团就盐湖集团债转股框架协议,在西宁正式签字。此次盐湖集团共有4.4亿元银行债务实现转股。债转股之后,盐湖集团资产负债率由原来的70.5%下降到49%,净下降21.5个百分点。这将使已连续两年实现产销率、贷款回收率100%的盐湖集团,产业优势更加明显,并使其在2000年一举扭亏,甚至开始盈利成为可能。青海盐湖集团实行债转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