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他的很多言论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对于反对声音,他只是说:“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年届八十的茅于轼平和、儒雅、治学严谨。他的著作大多数人都能看懂,他信奉:经济学家应该传播经济学知识,让普通人都能看得懂。  相似文献   

2.
阚滨说:“我们的企业目前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增长的时期,各项管理不能适应,企业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需要把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与现代管理、创新创造等结合起来,而不仅仅是发展企业的硬件设施。”  相似文献   

3.
丁选 《企业文化》2005,(8):52-53
三年多的时间不算太久,但已经走了很远。而对北京现代掌舵人徐和谊而言,一个人的转变却只在朝夕之间。今年48岁的徐和谊明白:在天命之年到来前,他已经成功地完成了一个官员到商人的转变。转变与北京现代崛起的奇迹共生。  相似文献   

4.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人类离不开环境,他们的活动又在不断地改变着周围的环境.进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科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们纷纷进行研究.试图找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企业家”这一概念由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在1800年首次提出,即:企业家使经济资源的效率由低转高;“企业家精神”则是企业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或者说,“企业家精神”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例如,伟大的企业家、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和井深大,他们创造的最伟大的“产品”不是收录机,  相似文献   

6.
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已经成为现代都市社会生活中比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带来的商机更无用赘言。但是,现在依赖网络购物解决生活的都市人,要求的已经不仅是足不出户解决一切生活所需的便捷了,简单方便是理所当然的,还能满足独特个性化需求,才能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大大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一.经济学研究离不开数学 经济学是研究社会资源配置及社会经济关系的一门科学.作为实际经济活动的理论概括和抽象的经济学,从其萌发到形成始终没有离开过数学.  相似文献   

8.
如今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大学生成为消费者群体中一个新型人群.他们表现出鲜明的消费特点.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了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从而更好的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9.
马歇尔开创了新古典经济学,可是他的供求分析的人文倾向却被其后继者抛弃了。这样,面对现代微观经济学人文精神的贫乏,人们在感受科斯巨大冲击的同时,却看不到马歇尔和科斯及其后继者之间在人文(制度)分析上的传承关系。而奈特的作用就是在二者之间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方法论上建立起了巧妙的连接。  相似文献   

10.
目前,随着大学热、普高热的一度升温,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以下一般简称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日见低下,中(高)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进了职业学校,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这些在普教过程中大多数是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11.
The potential link between Catholic social teaching (CST) and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associated with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NIE) are explored. The emphasis is on the contributions of two Nobel Prize winners in economics—Douglass C. North and Elinor Ostrom—and on the work of political scientist Vincent Ostrom. By adjusting the neoclassical presumptions dominating modern economic theory to include culture, ideas, and religious beliefs in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behavior,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theorizing developed by these scholars advances a framework that has significant affinities with CST’s foundational critique of economic concepts and theories and with its normative position regarding the nature and functioning of social and economic systems.  相似文献   

12.
智力产业是一种专业服务性产业,除了房地产服务公司外,还包括各类咨询、策划、广告和培训等轻资产公司。智力资本以知识及其管理为核心,构成了企业的轻资产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得益于地方经济的繁荣,创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既有客观基础,也与中国更加有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相契合。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区域发展和协调、协同发展的主线,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区域发展目标,以五大理念、四大板块构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内容框架,通过五个一工程推进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建设。  相似文献   

14.
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与美国“双缺口”的经济结构不无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存在经常项目的高缺口,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这与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对外直接投资扩大有关,更与美国长期存在的国民储蓄和投资之间的高额缺口密切相关。可以说,美国的国民储蓄与投资之间的缺口是由政府财政赤字和私人储畜小于私人投资造成的。财政赤字意味着政府储蓄亦为负,因此整个国民储蓄(包括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就不足以支持国民投资。因此,美国必须大量利用国外资本来弥补本国的储蓄缺口。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非均衡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其同点在于产生的学术背景、行为主体的决策过程和产生的直接动机。它们的主要差异在于:一是虽然都是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与发展,但发展的“方向”不同,二是虽然都注意到了经济生活中信息不完备的现实,但对其影响“领域”的归结不同;三是它们对市场作用的看法不同。  相似文献   

16.
Modern ecological economics emerged in opposition to mainstream economics as a scientific approach with many key heterodox features. Among these are an open systems perspective, transdisciplinarity, and radical criticism of the conventional representation of economic process. The term “ecological economics” was included internationally in the second edition (2008) of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the most prestigious and widely used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In our view, however, the entry does little to facilit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heterodox features, and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troversies that have developed in ecological economics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相似文献   

17.
纵观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从建国到如今,标准化工作从照搬苏联转到向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学习。在计划经济模式下,我国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对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标准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中的一些致命弱点就迅速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Can economic principles be applied to the behaviour of charities? Professor Edwin West of the Universities of Carleton and Emory, claims that charities are susceptible to the same type of analysis as companies - but with important differences.  相似文献   

19.
20.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def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s of thought in economics, with Austrian economics chosen to illustrate some of the themes raised.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a school of thought can be interpreted as an entity that comprises both a system of thought and its member practitioners. Furthermore, a school of thought presupposes the existence of two elements: coherence and distinctiveness. Despite the existence of Misesian and Hayekian strands and thus of plurality within the Austrian school, the article argues for the existence of a broader notion of coherence within the Austrian school at the level of epistemology, methodology, and agenda/objecti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