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种植大豆因受品种特性、气候条件等影响,播种后不能适期出苗、出壮苗和全苗,苗期生长还能受病虫草危害,造成苗稀、苗弱,产量低,品质和效益差;我国加入WTO后,大豆生产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质量不高、加工品质较差,混种、混收、混销是阻碍我国大豆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2.
进口散装大豆残损贬值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口散装大豆由于多种难以避免的复杂运载因素,到货发生残损的概率比较高.对于常见的大豆热损伤(俗称"红脸")残损,其数量较大时,往往各利益方对残损贬值争执分歧意见大,引起法律诉讼,多年无法结案.针对热损伤大豆作为榨油原料而生产出的食用豆油、副产品豆粕品质影响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与国外鉴定人多船次残损案件的技术交流,探讨具有普遍意义的大豆残损在贬值估算时着重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比较合理地给出热损伤大豆加工后豆油与豆粕的贬值估算范围.  相似文献   

3.
大豆高产高效的施肥方法应当是结合大豆的营养特点,当地的土壤条件,以及各地的耕作、轮作方式合理施肥,以其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成林 《现代商业》2013,(34):83-84
近年来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不断缩减,进口规模持续攀升,但大豆需求量仍不断激增,市场缺口日益凸显。由于我国大豆产业链逐步被外资控制,对进口大豆十分依赖。要提高我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政府必须增加大豆产业的生产补贴,制定保护价格,鼓励对外直接投资,同时提高国产大豆单产量,改善品质,加大宣传与支持非转基因大豆的种植,加快推动我国大豆种植业的复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增加,大量的大豆进口,直接挤压国内的价格,严重挫伤了我国豆农的种豆积极性,预计今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1.33亿亩,同比减少640万亩左右。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相比,存在品质不一,含油率较低的缺点,面对国际市场竞争,我国大豆产业需要扬长避短,通过宣传国产大豆非转基因的优势,加大食用大豆的出口;充分利用大豆资源,提高大豆蛋白加工能力,提高大豆附加值等途径振兴我国大豆产业。  相似文献   

6.
国际保险业混业经营趋势已经成形,我国的保险混业经趋势初见端倪.现阶段我国保险混业经营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在对保险混业经营进行经济学分析后,可以看到保险混业经营的优势,如: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保险混业经营中出理的一些问题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分析了世界和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现状;测算出1996-2004年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大豆主产国的大豆产业的市场占有率、RCA指数、TC指数,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和实证分析,得出了我国大豆产业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结论。并在详细分析了影响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与植物蛋白来源,近年来大豆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据资料显示,2021 年国内大豆进口量累计达 9651 . 8 万吨.为缓解大豆需求量紧张的问题,四川农业大学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团队经 20 余年研究,利用大豆和玉米宽窄行交替相间的种植方式,运用二者边行优势进行互补,创新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9.
大豆作为世界重要的农产(?),几乎享受所有主产国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呵护。而中国的大豆却是孤独(?)赤裸的进入8月,中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的收购价格即使跌破成本,仍在大量积压。多年的问题积累出了这一季的震惊。一时“洋豆”威胁、产业安全、改善大豆品质、提高产业组织能力、回归贸易保守……争论和讨论显然已经扩大到大豆之外。  相似文献   

10.
大豆灰斑病又称为大豆蛙眼病、斑点病、斑疹病,是黑龙江省常见大豆病害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黑龙江省大面积发生,特别是在大豆种植面积较大的黑龙江垦区发生更为严重,不仅影响了大豆品质,而且降低了大豆产量,当时各种植区均把对大豆灰斑病的防治做为一种常规农业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