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淑艳 《商》2014,(4):61-61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薪酬是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紧密关联的管理要素。煤炭企业酬薪管理要求酬薪要与员工的能力、员工的业绩和贡献成效相结合,要体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决策和企业文化,发挥薪酬的激励功能和内外部的联系,把福利作为对薪酬的另外补充,给予员工足够的重视。为了促进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加强对酬薪管理方面的管理,促进和谐体系的形成,所以对于企业来讲.如何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2.
当前,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在保证薪酬体系的保障功能外,应更加关注其激励作用,以此吸引人才,提高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应在充分了解薪酬内含、功能的基础上,遵循一定设计原则,按照科学的薪酬设计程序制定出与本企业相匹配的薪酬体系.同时在薪酬体系设计过程中,企业还要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与员工及时沟通,并且避免一些误区,适时地调整、完善薪酬体系,以发挥更有效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3.
韩云海 《现代商业》2007,(10):122-123
薪酬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科学的薪酬体系能有效地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所以,企业能否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将直接影响到其生存和发展;为此,探讨和构建一套合理的有激励性的薪酬体系,是企业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本文从介绍薪酬的概念出发,提出了对薪酬激励的认识,通过分析薪酬设计的原则,提出几种常用的薪酬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关于薪酬激励与员工满意度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薪酬福利是衡量员工工作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员工对薪酬满意是整个企业满意体系的核心和起点.因此,本文将从实证研究数据出发,探讨薪酬激励与员工满意度的关系,以对薪酬制度的变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薪酬制度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核心.S公司虽然薪酬制度基本健全,但内容都相对比较简单,形式主义色彩浓重,导致了企业员工特别是核心员工流动性较大,员工工作满意度较低等一系列问题.运用现代工资、激励及有关薪酬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企业的现状,按照参考市场工资水平,按不同岗位设薪酬层级,并适当拉开薪酬层级之间的薪酬差距,让员工的薪酬与绩效关系体现得更加明显的思路,设计以基本工资和岗位缋效工资为主的薪酬体系,可以切实完善S公司的薪酬体系及各项制度,有利于S公司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对于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D保险公司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对员工的薪酬需求以及现有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基本工资比重,稳定员工队伍;规范福利和加班制度;适当使用股权激励,构建保险行业后线员工科学有效的薪酬激励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实施全面薪酬战略留住并激励企业员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员工对企业的作用更加重要.要取得对员工激励的最大化效果,就需要结合使用财务激励因素和非财务激励因素--全面薪酬战略.它分为"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两大类.外在薪酬要素对于企业员工仍然是重要的激励因素,主要包括岗位工资和缋效奖金、实物分配和货币性福利、股票和股权等.内在薪酬要素就是从满足员工的精神需要出发,以期使员工对企业和工作更加认同和具有热情,自愿、积极地工作,主要包括对工作的满意度、良好便利的工作环境、培训和晋升的机会、吸引人的企业文化等.  相似文献   

8.
薪酬福利是企业发展的晴雨表。笔者通过对北京市114家物流企业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发现,北京市物流企业普遍重视薪酬福利管理,大多建有较为完备的薪酬福利管理制度,半数以上的企业会半年调薪一次,调薪依据比较多元化;北京市物流企业人均薪酬水平、新招录大学生起薪水平较低,企业内薪酬差距大,薪酬福利支出平均占物流企业全部经营成本的27.1%,但年均增长快,员工福利呈多样化趋势;至今仍有一半以上的企业没有作过薪酬调查,长期激励不足,薪酬福利水平低是导致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优化薪酬福利管理方式,更好地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物流企业应全面优化薪酬福利制度,建立基于企业快速发展和员工长远发展目标、满足个体化需要的动态薪酬福利体系。另外,要做好各子系统管理工作的衔接与协同,处理好薪酬福利与绩效考核、薪酬福利与人才招聘留用之间的关系,适当设计核心员工的激励计划,鼓励核心员工为物流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顾江乐  鹿菲 《中国市场》2023,(6):122-124
文章通过介绍薪酬激励制度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当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薪酬激励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从转变机制管理理念、打造企业核心文化、完善薪酬福利体系、明确薪酬分配制度、实施层次化的管理、做好与员工的沟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以及提供培训教育机会等方面,分析如何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薪酬激励制度,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民营企业薪酬制度存在缺乏明确目标、具体内容与实施过程有瑕疵、激励功能不足等问题,阻碍着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要全面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逐步弱化家族式管理;营造良好的民营企业文化,使薪酬管理获得强有力的支撑;注重薪酬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科学设计薪酬体系,完善薪酬制度;建立薪酬策略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应用薪酬激励机制;增加薪酬透明度;保证薪酬体系外部公平性,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朱旦寅 《商》2014,(1):87-88
当今社会,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是创造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原动力,企业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企业人力资源的角逐。如何更好地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成为了各大企业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同时也成为了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核心。从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员工薪酬,一直以来被称为企业招人,用人和留人的制胜法宝。那么,是否设计出一个科学的薪酬体系就万无一失了呢?〈br〉 事实上并非如此。有时我们会听到某企业的员工抱怨公司的薪酬福利不佳,该企业的人员流失率也相对较高,但调查下来却发现该企业的员工总体薪酬福利已处于行业中上水平。相反,另外一些企业员工的总体薪酬福利虽处于行业中间甚至下游水平,但员工对企业以及对薪酬的满意度却很高,同时,企业的人员流失率不高。经研究发现,造成两者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后者在每次推行一个新的薪酬方案时都十分重视将薪酬沟通工作做好,薪酬方案执行得非常成功,效果也十分理想。〈br〉 薪酬体系自身的科学性仅是薪酬管理成功的前提,要保证薪酬体制能真正发挥其理想的科学性,提升薪酬执行力,就必须依靠有效的薪酬沟通策略。换言之,有效的薪酬沟通通常是提升薪酬执行力的关键,同时也是企业激励和留人机制能顺利发挥作用的保障。本文就如何做好企业的薪酬沟通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隔离效应与薪酬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凡 《商业时代》2005,(24):40-41
本文论述了薪酬的含义,从经济学原理—隔离效应的角度审视普遍存在的薪酬不满意现象,指出由于隔离效应的存在,使得即使薪酬总额相同,但支付方式不同,就可能对员工产生截然不同的激励效果。本文提出在薪酬制度设计过程中,使薪酬激励有效的四项措施:针对不同的岗位类型和人员类别设计多元化的工资分配模式;设计符合员工需要的福利项目,实行弹性化福利政策;灵活运用外在薪酬与内在薪酬,满足员工多层次需求;让员工参与薪酬制度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张斌  张银香 《现代商业》2011,(30):183-185
薪酬是激励石油企业员工的重要手段。基础工资、绩效工资和年终奖金构成了国内石油企业的薪酬结构,是一种典型的短期激励;股票、股票期权、退休福利、员工持股是国外石油企业薪酬模式与我国的主要区别,国外石油企业的薪酬模式能够较好地克服短期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14.
企业若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就必须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薪酬激励体系,而一个合理有效的薪酬激励体系的核心就是它的公平性,一种相对于行业、企业与个人的公平。从企业可持续发展和企业薪酬体系对企业发展目标实现所承载的动力支持的作用来看,薪酬只有与员工的业绩贡献相匹配,才能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功能,让干得好的员工得到充分的激励,使员工主动根据任职要求不断提升工作能力以提高绩效。因此,薪酬体系设计中只有注重公平与激励,才能增加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激励水平,提升企业薪酬的激励功能,促进每个员工、每个部门工作绩效的持续改善,充分发掘现有人力资源的潜力,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保障。本文以江苏中烟工业公司徐州卷烟厂(以下简称徐州卷烟厂)薪酬改革为例,通过对薪酬改革过程的分析,论证薪酬公平性与激励性在企业薪酬体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言,薪酬激励体系是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是调动员工工作主动性的有效举措。 员工通过自己的脑力和体力劳动给企业带来效益,同时,企业也会用薪酬福利制度来奖励员工,用薪酬作为一种激励手段,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 所以在企业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使薪酬福利激励机制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使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得以提升,进一步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企业薪酬的效用有二:一是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二是起到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薪酬的刚性和差异性特征和薪酬的运作模式,提出只有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等影响薪酬支付的因素做系统的思考,才能使企业薪酬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建筑企业人事部门关于绩效薪酬激励体系的改革存在重重困难,很难达到企业预期的目标。那么在企业的薪酬方面,就需要企业做到以人事管理为导向,协调好薪酬管理和绩效考核,拟定出健全的绩效薪酬激励体系,切实实现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效果。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完善企业的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体系,解决好员工最关心的收入问题,促进企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中薪酬激励机制的构建,将为企业提升内部凝聚力及发展向心力创造有利条件,有效增强企业对员工的薪酬福利保障能力,实现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企业要根据当前薪酬激励机制建设中存在的精准定位能力不足及激励受众单一等问题,做好激励机制应用分析,明确新时期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的应用新方向,并利用加强需求导向薪酬激励与非货币薪酬激励管理等举措,不断提升薪酬激励的有效性,为企业更好适应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新环境提供薪酬激励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19.
薪酬管理是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薪酬福利激励可以直接转化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对国企产生归属感、依赖感。为了提高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激发员工工作动力,必须制定完善的薪酬福利激励制度,结合当前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福利状况,针对潜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具体的激励策略,有效解决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福利存在的问题,进而推动国企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激发我国中小型国企的活力,必须改革企业的薪酬制度。中小型国企财力相对较弱,在设定薪酬制度时也有着更多的困境。为此,企业需要兼顾基本薪酬、激励性薪酬和员工福利计划的设计,以有限的代价实现激励员工的目的。由于国企的基本薪酬支付体系基于职位,因此必须限制企业高管的不当得利和提高员工的平均工资收入,以此来改善企业内部薪酬的公平性。企业还需要发挥好奖金的激励作用,不应把它异化成一种考核手段。此外,企业可以根据岗位职责和工龄,设定有差异性的员工福利计划。同时,企业还应合理使用弹性福利制度和软性福利制度,增加福利的多样性和公平性,以实现有限福利支出下的员工满意度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