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晓艳 《金卡工程》2010,14(6):18-19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权缺失,不仅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在现阶段,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就是完善委托监护制度。我国现行法律已经确认了委托监护的合法性,但其规定过于笼统、原则,缺乏可操作性。这就需要将委托监护上升为法律,并在特别法中对其予以具体规定,在具体内容上明确委托的形式,细化被委托监护人的任职资格,具体规定被委托人的权利及其责任承担等,形成一套完整、统一的制度。  相似文献   

2.
王利 《金卡工程》2010,14(9):243-244
我国正处在信用卡市场高速发展的阶段,然而同时信用卡冒用的案件也是十分常见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变得日益重要起来,但目前我国关于信用卡冒用的法律规定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接下来本文将尝试从合同法的角度结合司法实践中的案例,分析特约商户对信用卡冒用承担的责任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汪样 《金卡工程》2010,14(2):205-206
消费者因产品质量问题而遭受人身或财产损失,作为产品的推广宣传者,代言人在一定的程度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外对产品代言人的法律规制非常严格,而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也明确规定食品广告领域的代言人虚假代言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可能承担连带责任,但这并不能改变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产品代言人法律规制缺失的现状,导致代言人游离于法律规制之外,因此,对我国的产品代言人侵权责任作出相关法律规定已成必需。  相似文献   

4.
杜猛 《金卡工程》2010,14(9):210-211
船舶碰撞造成海洋环境油污损害是实践中经常发生的问题,现行的《1992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将碰撞损害和油污损害作为两种侵权法律关系,分别适用不同的法律制度来调整。而我国的法律对此问题没有明确规定,司法上态度是把船舶碰撞和由此造成的油污损害作为一个法律关系来处理。由于国际公约与国内法的规定不一致,如何确定赔偿责任往往会产生分歧。本文将依据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对此问题做一分析,最终确认碰撞双方对油污损害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校园未成年学生致人损害由监护人承担替代责任,未成年学生承担自己责任以责任财产为限。这样的规定不符合自己责任的理论,应当以未成年学生是否具有民事责任能力为标准,并对监护人责任的归责原则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6.
董伟  何亭 《金卡工程》2010,14(9):216-217
我国现行预算法关于预算责任的规定过于简陋,存在主体不明,责任种类单一,承担方式不清,惩罚力度不够等诸多弊病。本文认为,应当完善预算责任规定,明确责任主体,确立政治、行政、民事、刑事等经济多样化的责任种类和承担方式,以便预算法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7.
推行新农保,瞻前顾后很重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策之“先天不足” 国家财政补贴新农保,体现了政府责任,但是补贴资金的保障机制缺失。 在新农保中,政府扮演雇主的角色,承担部分缴费责任,但是由于这种类似雇佣关系缺乏法律保障,因而政府财政补贴资金的可持续性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8.
张卉聪 《金卡工程》2010,14(5):223-224
商业银行的环境责任源于企业的环境责任。商业银行由于其特殊的业务导向,从而决定了其要依据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承担起环境责任。然而,由于我国缺乏对商业银行承担环境责任的激励机制,所以在我国出现了各个商业银行各自为战的局面,使得绿色政策的执行效率降低。我国商业银行承担环境责任的激励机制有多种,其中的法律对策主要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授信过程中要签订环境合同及制定绿色银行效果评定办法。  相似文献   

9.
责任保险与侵权行为的冲突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芳  赵岩 《中国保险》2005,(5):44-45
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与其他财产保险不同的是“责任保险一般是基于法律义务而言的,是因侵权行为或违约行为而损害他人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依法应对受害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设立的保险险种”,正是由于法律规定造成他人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必须承担经济赔偿责任,才有了将该责任转嫁给保险公司的需求,因此,责任保险与调整侵权行为和因侵权行为而发生的民事关系的侵权行为法存在紧密联系。事实上,责任保险正是在与侵权行为法的相互冲突和不断融合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
责任一词有多种含义。在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常常被理解为职责和义务。银行信贷责任有其特定含义,实质上是指职业责任,要求银行信贷从业人员依照规定正确履行职责,一旦违反规定,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将承担某种后果,受到相应制裁。本文试对银行信贷从业人员信贷责任追究问题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1.
方可艺 《金卡工程》2009,13(3):103-104
目前,城市建设的加快,高层建筑迅速增多。如某人因建筑物上的悬挂物、搁置物坠落或人为抛掷之物遭受损害,由建筑物所有人、管理人或抛掷人承担民事侵权责任,这在法律上毫无疑问。然而很多情况下,实际加害物的所有者、管理者或抛掷者却无法查明,真正的致害人多半不会主动承认。我们称这种案件为高空抛物案件。也因此,随之而来的高空抛物致人损害事件已成为社会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公司股东出资瑕疵责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股东出资瑕疵严重侵害了其他股东、公司和债权人的利益,股东需要为此承担民事责任.我国现行公司法尚无系统的规定,故应借鉴外国先进的立法经验,在我国公司法修改之机,重新构建我国公司股东出资瑕疵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3.
陈莎莎 《金卡工程》2010,14(2):72-73
产品代言人的侵权责任指代言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产品或服务,给消费者造戍损害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规定产品代言人侵权责任具有充实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现实基础。目前我国只有《食品安全法》对食品代言人的侵权责任作了规定,但该规定适用范围窄、缺乏操作性。需通过立法加以完善,并对产品代言人侵权责任的承担主体、责任形式、责任承担方式、有权提起侵权之诉的主体作出细致规定。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时并未确定责任主体,因此法学界对离婚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范围有较大争议,本文通过对两种争议观点的对比研究来论述第三人承担这一责任的合理性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叶洋恋  倪文君 《金卡工程》2010,14(2):144-144
近年来,随着汽车的普及,出现了众多停车场所机动车丢失的索赔案件。本文从法律角度讨论停车场所有人或管理人对于其场所内被盗或被损坏的车辆是否应当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赵静 《财政监督》2004,(2):27-28
财政部门作为监督检查的行政主体,对检查过程中查获的涉及犯罪的案件如何移送司法部门的问题,现行的法律和有关的行政法规中缺乏具体的实施办法和责任界定追究制度。因此,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财政监督案件移送制度,对增强财政监督工作透明度十分必要。一、建立财政监督案件移送制度的现实意义1、有利于实现信息共享。目前,经济秩序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建立监督案件的移送制度,有利于实现信息共享,加强财政监督执法力度,更好的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法律尊严。2、有利于提高财政监督工作力度。现行的财政监督工作对违法问题往往是一罚了之,缺乏统一的  相似文献   

17.
在农村信用社的各项贷款中,保证贷款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在保证贷款出现风险后,农村信用社只是对借款人和保证人进行口头的催收,大部分没有向保证人下发书面的贷款逾期催收通知书。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诉讼有效期为6个月。目前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贷款中现存的大量保证贷款,对保证人大部分没有进行任何书面催收的记录,  相似文献   

18.
杨华 《金卡工程》2009,13(8):149-150
由于缺乏明确的规定,停车场的法律责任一直困扰着理论界和实务界.专业停车场的法律责任最为复杂.对于专业停车场和车主之间法律关系的性质存在保管说和场地租赁说两种不同观点.有关专业的经营性停车的责任承担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应当依据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和法律规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双方达成明确协议应当按照协议处理,否则,停车场应当按照保管合同的相关规定承担责任,但是应当适当考虑停车场利益  相似文献   

19.
孔素静 《金卡工程》2009,13(12):68-69
证明责任的内涵分为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和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证明责任的性质一般认为是败诉风险说。证明责任制度有利于法院的及时裁判;有利于调动当事人举证积极性,便于法院查明案件事实。证明责任分配的法则,早在罗马法中就有了规定,以后在历史的岁月中又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主要有待证事实分类说、法规分类说、法律要件说。我国立法对证明责任分配的规定有其需要改进和完善的一些地方。  相似文献   

20.
传统上,美国信用评级机构主张评级报告属于涉及公共利益的意见,援引宪法第一修正案进行抗辩。作为金融征信的重要内容,信用评级业在未来可能引发一系列专家责任案件,而现今中国法律体系对于专家责任的规定不健全。虽然专家责任的法律属性还需要进一步讨论,但是目前更重要的是先处理专家责任。中国法院在处理信用评级引发的案件时,可以借鉴美国的司法判例,以信用评级报告在商事交易中的作用认定专家责任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