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理顺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是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条件,也是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什么叫理顺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现阶段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有哪些地方尚未理顺?应当如何加以完善?对这些与改革实践紧密相关的理论问题,人们的认识还不完全一致,甚至不十分清楚,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一、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相适应是理顺分配关系的根本标志分配关系必须与生产关系相适应,这是人类社会物质资料再生产的一条客观规律。众所周知,在任何经济形态下的物质资料再生产中,分配始终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它的根本使命,是将生产出来的产品划为不同份额并决定每个份额归谁所有,以便满  相似文献   

2.
内部消化涨价因素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申连航,杨景恩近几年来,国家在理顺价格体系的过程中,对原材料、燃料等工农业产品价格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这不仅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调整和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关系的一项带有战略性的措施。原材料、燃料等的涨价...  相似文献   

3.
工业是山西经济建设的主导部门,工业布局是山西经济建设总体部署的一个中心环节。 山西拥有极其丰富的煤炭资源,这是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的客观基础。如何使这个基地顺利地建成,搞好宏观的工业生产布局是个首要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4.
搞好山西煤炭能源基地的建设,是为了满足国家四化建设对煤炭能源的需求。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确定适当的开发规模、速度,搞好矿井布局,是十分必要的。但这还不够,我们还应考虑提高煤炭质量,合理加工利用同时还应注重煤炭的节约。这样,既能解决四化建设对煤炭能源的急需,又能加快能源基地建设的资金积累,还能改变山西煤炭工业的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中,应当采取开采与节约并重,提高产量与提高质量并重的方针,搞好整个煤炭工业的生产力布局,以求用最少的投资和消耗,为国家提供数量多、质量高的煤炭。  相似文献   

5.
山西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由于水资源不足,原供需矛盾就很突出。随着能源基地建设的迅速发展,水的供求形势日趋严峻。为保证山西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作,必须开辟新水源、实施全面节水战略,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才能保证能源基地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一、山西的基本特点和经济战略目标 从经济战略上探讨山西能源基地建设问题,首先要掌握山西经济、自然和社会条件的特点。综合起来山西有如下四个基本特点。 第一、矿产丰富、特别是煤炭,蕴藏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品种全,煤质好,埋藏浅、易开采,这是山西得天独厚的最大优势,是山西建设能源基地的物质基础,也是确定山西经济战略的出发点。 第二、山多、水缺、地贫、地势高,生态不平衡。这一特点严重影响了山西的农业生  相似文献   

7.
<正> 赵紫阳同志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今后,我们考虑一切经济问题,必须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使我国经济更好地持续发展。”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中也提出:“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农业生产建设中一定要加强农业技术经济研究,走提高经济效果的路子,这是我国三十多年来经济建设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教训,也是今后经济决策中带有根本性的一个问题。要克服农业生产建设中违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之真正沿着提高经济效果的道路前进,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加强农业技术经济的研究,发挥农业技术经济学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这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建设的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1.完善财政支农机制,提高财政支出效率。一是理顺支农资金管理体制。目前支农资金分散,管理多头,政出多门,效率不高。为此,必须理顺各部门间的关系,明确财政管理各项支农资金的主体地位,设立隶属于各级财政部门的支农资金管理机构,将分散于各部门的资金统一管理,集中使用,形成财政支农的强大优势,集中财力办大事。二是调整支出结构。我国财政农业支出60%~70%左右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支出,而用于建设性的比重不高;在农业建设资金中,用于大中型水利建设比重较大,而农民可直接受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比重较小;在农业投入中,直接用于流通环节…  相似文献   

9.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出,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赵紫阳总理去年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曾指出:“今后,我们考虑一切经济问题,必须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使我国经济更好地持续发展”,“围绕着提高经济效益,走出一条经济建设的新路子”,并且制定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十条经济建设方针。这个决策,是建国三十多年来的经验总结,特别是近三年来的经验总结,它完全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是实现经济建设战略目标,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胜利的重要条件。认识、掌握自然资源的客观规律,根据我国资源特点,制定正确的资源战略,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环绕人类的自然界即自然环境,并非都是自然资源,只有在当代科学技术水平下,有可能利用来增进人类福利的自然物质要  相似文献   

11.
科技成果从需求调研到产生、转化与产业化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产业。这种产业不仅有其自身的运行机制,而且与宏观管理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科技发展水平以及经济运行体制等密切相关。因此,要以市场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前提,遵循科技成果从产生到产业化的客观规律,把科技成果这一特殊商品作为产业来经营,才能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为经济建设服务。一、充分发挥政府宏观管理部门的规划与协调作用科技成果产业既可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可产生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核心问题。……我们考虑一切经济问题,必须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我国社会主义商业是以组织商品流通为主要职能的物质生产部门,为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也必须努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商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应当建立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保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企业战略成本为主导,以作业成本为基础,各经营管理部门之间互相配合、协调一致的成本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部分。城市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是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对城市经济效益的考核,是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就城市经济效益的考核的意义、原则和指标等问题略陈浅见。(一)城市经济效益是指一定时间内,对城市空间内的一切经济活动的投入和产出的综合比较,是寓生产和多种需要为一体的国民收益。这一涵义基于下列认识:城市经济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在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具体表现,是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各经济部门、经济活动的总和。但是,这种总和不是简单的百业相加之和,  相似文献   

15.
<正>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出了到本世纪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我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这是一个鼓舞全国人民斗志的宏伟的战略目标,要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两个倍增”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首先是要把全部经济工作从理论到实践都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使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经济效益都能有一个显著的提高。这不仅是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要求,也是经济建设走出一条新路子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16.
1.改西南水电能源基地为云南水电能源基地;2.加快云南水电能源基地建设,支持我国沿海区、省能源发展和振兴云南水电能源基地经济;3.积极开展云南水电能源基地的水电出口工作,近期重点放在泰国;4.为未来建立以云南水电能源基地为核心的跨国区域电力网骨架创造软环境;5.希望中央象开发山西煤炭能源基地那样,重视云南水电能源基地的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7.
五月初,山西省人民政府召开了一个规模宏大的、有各路专家和各地市及各经济部门领导干部参加的经济发展讨论会,中心议题是如何理顺山西经济,加快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步伐。 所谓理顺经济,就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调整各方面不相适应的关系,使经济过程协调地、健康地、快速地发展。在需要调整的关系中,主要有:农、轻、重的比例关系;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基本建设内部的比例关系;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的关系;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以及条条同块块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8.
这次来参加我们的贵州能源基地建设的课题研究,听了相关介绍,了解了许多情况,我觉得建设贵州能源基地有重大意义,题目可以不一定叫"南方能源基地",就叫"国家能源基地"也挺好,在贵州建立国家能源基地。因为现在煤的走向已经调出四千万吨,现在广西、云南、重庆、湖南、两广,煤是西南、东部和广东,按走向来看,光是西  相似文献   

19.
建筑业的超常规发展给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带来更大的压力和新的挑战。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很重视,而企业重视不够;(2)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施工企业之间的关系没理顺,互相玩猫捉老鼠的游戏;(3)安全管理胡子眉毛一把抓,没有重点;(4)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5)安全和技术、生产脱节。  相似文献   

20.
<正>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没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使翻两番”。他又指出,今后必须“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并成为各经济部门、各企业的中心任务。微观经济效益是宏观经济效益的基础。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进步、技术改造和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