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孝经》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详细阐述了孝道的思想,对弘扬中华孝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有的译本数量不多,且没有充分传达出孝道的精神内涵,这就有碍孝文化的对外传播.可以翻译对等论中的内容对等为指导,以今文《孝经》的原文本和现有《孝经》的六种英译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孝经》中有关孝文化的六个概念术语的讨论,或许可以发现译文中存在的省译和误译等问题,并拓展出新的英译思路.  相似文献   

2.
孝作为一种人类共有的情感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已然存在,它是人的天性,同时也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中国是礼仪之邦,几千年来儒学伦理纲常的发展使孝这一道德准则在社会关系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儒学的开山之作《论语》中有相当的篇幅记录孔子对于孝道的理解,这基本构成了儒家孝道的理论体系.在另外一部儒学经典《孝经》中,则是集中展现了儒学之士对孝道的阐释,这一理论阐释对中国人的性格气质以及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伦理体系和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孝和忠的范畴都源于中国儒家思想,“孝”在中国根深蒂固,“忠”却在日本发扬光大。我们应积极挖掘传统孝忠文化中的优秀成份,使之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理念。弘扬孝道,使社会形成敬老爱老的风尚;扬弃忠的观念,让人懂得,忠不仅体现在忠于国家上,更体现在忠于家庭、忠于团体、忠于企业上。  相似文献   

4.
在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面对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为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观念、内容、方法、形式、手段和机制等方面创新,以更好地贯彻江总书记的“以德治国”思想,切实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才能发挥其无所不在之作用。  相似文献   

5.
春秋时期,随着人本主义、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作为奴隶制宗法道德体系基础的孝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孝德失去了对人们行为的强制约束力,孝观念的宗教意义悄然消隐在政治、伦理意义的背后;“敬养父母”逐渐成为孝观念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黑格尔曾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而梁漱溟先生亦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有错"。一如《中国孝文化研究》一文中所称:孝道可以说即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孝是贯穿天、地、人,祖、父、己、子、孙之纵向链条,孝是中国文化向人际与社会历史横向延伸的根据和出发点,因此成为中国文化逻辑之纲的纽结和核心。  相似文献   

7.
在新世纪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 ,面对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为此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观念、内容、方法、形式、手段和机制等方面创新 ,以更好地贯彻江总书记的“以德治国”思想 ,切实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才能发挥其无所不在之作用。  相似文献   

8.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孝在中国古代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虽然孝道的根基在中国传统社会,但是孝道很多内容对于今天还是有借鉴意义的。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重构传统孝道使之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对融合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发挥孝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清代“康乾盛世”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其哲学思想也色彩纷呈。产生于这一时期的《岐路灯》受其影响,呈现复杂的思想面貌,造成评价不一。然而通过分析忠与孝、礼与理两组观念的嬗变轨迹及在书中的表现,可看出作品隐藏在倡扬理学背后的复归孔孟儒学的哲学理念。这对我们再认识作品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资源。2007年9月28日,在山东曲阜举行的祭孔大典上揭晓了“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典”,这五句《论语》经典分别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和“礼之用,和为贵”。深刻领悟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建设和谐世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古代伦理规范的核心内容,传统孝道虽然具有时代性局限,但在现代社会中也有着可资借鉴的价值,即养亲、敬亲和祭亲。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由于道德观念削弱、孝道教育缺位、经济压力增大、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产生了许多老龄化社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除了运用经济、法律手段之外,还必须重视传统孝道教育,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孝是人类诞生以来父母子女之间相生相养的一种自然情感,其之所以产生并存续,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在现代社会,“孝”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孝”必须建立在对中西方、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传统与现代三对关系范畴的综合考量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孝文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孝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它的产生与人类的性本能的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真正促使孝上升为一种化行为的却是性禁忌。在孝化的形成过程中,中国传统农耕经济具有决定作用。从本质上来说,孝是人类通达“天人合一”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青年报》的孝文化报道可有效反映我国孝文化传承的现状以及发展的潜力。通过对《中国青年报))(2006年7月至2012年6月)这6年的152篇孝文化报道的实证研究,可以看出《中国青年报》的孝文化报道具有以青年群体为本位、报道形式多样、教育倾向性强、政治印记鲜明等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5.
《论语》中提倡的孝道能够提升个人的道德素质,维护家族、社会的稳定。在当代老龄化社会中,一方面,每个人都应该准确理解孝道,知道尽孝的必要性,懂得如何尽孝;另一方面,还需健全法制,确保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16.
制度体系的耦合与虔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以其强有力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向人们表明:制度是至关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史实对这一结论给予了充分的证明和检验,从而吸引了更多人对制度的关注和思考.本文以系统观分析了制度体系的内部结构,阐释了非正式约束是制度体系耦合的黏结剂,而作为人性化、人本化的非正式约束的核心--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意识),更是问题的问题、关键的关键、原因的原因、根本的根本.我们认为,制度能否实施及其实施的绩效如何,取决于人们对制度的虔诚度,因此培养人们对制度的信仰才是制度绩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管理思维方式变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及方法论的角度看,管理思维方式就是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着人们进行管理活动的方向、过程和结果的范式.自20世纪中叶起,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或称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开始席卷全球,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创造着新的产业群、技术群,极大地改变着这个时代的产业结构和劳动组织,此时,整个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管理的方式、方法更具有现代化的色彩.这一时代的管理思维方式是与这一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对应的,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体现出向系统性、开放性的转变,也体现出优化思维与非优化思维、精确性思维与模糊性思维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8.
庄子的自然观是对其时代理想的表述,它是战国时期人的生存面临全面而深刻危机的产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注解家,诸如庄周后学、郭象、成玄荚,对其均有所阐发,他们的自然观虽源于庄子,但不止于庄子,而表述了各自时代的理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19.
从哲学及方法论的角度看、管理思维方式就是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着人们进行管理活动的方向、过程和结果的范式。自20世纪中叶起,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或称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开始席卷全球,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创造着新的产业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管理的方式,方法更具有现代化的色彩。这一时代的管理思维方式是与这一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对应的,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体现出向系统性,开放性的转变,也体现出优化思维与非优化思维,精确性思维与模糊性思维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