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11”事件以来,国际恐怖势力几经起伏,伊拉克战争后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活动特点出现了明显变化,反弹力度、反恐难度和地域广度都在增加。恐怖主义作为非传统安全中最突出和最现实的威胁,其危害性不断上升,已成为国际社会将长期面临的诸多全球性问题之一。近日,本刊编辑部记者蒋尉(以下简称“蒋”)就9·11”之后的国际恐怖活动及反恐斗争的新情况新动向,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政所副所长王逸舟研究员(以下简称“王”)。王:近期内,恐怖主义活动呈现全球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某些区域更为集中和剧烈,如从北非、中东到西亚和中亚的所谓“…  相似文献   

2.
"9·11"后国际恐怖主义的新特征、新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11"事件发生后,国际恐怖主义受到国际社会围剿。但是,美国反恐战争中的失误导致了反美主义和圣战恐怖主义的扩散,使"9·11"后国际恐怖主义呈现新的特征:"基地"意识形态化、圣战全球化、组织形态的网络化分散化、成员的年轻化、目标对象的泛化和软化,以及追求恐怖效应最大化。国际恐怖主义将成为国际社会长期严峻的挑战。动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危险不断增长。不同类型的恐怖主义组织趋于联合。  相似文献   

3.
“9·11”后中美关系得到重大改善,联合反恐成为两国之间又一新的共同利益基础。反恐合作推动了中美关系在其他领域的发展,但是,对于双方在联合反恐过程中已经存在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美国在反恐问题上的双重标准、美国借反恐之名行单边主义和霸权扩张之实等问题,也应引起足够重视,这对于发展中美“建设性的合作关系”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9·11”事件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11”事件后随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大幅度调整,美国对外政策出现若干重大变化和趋向。主要表现为:1.对外政策目标的优先次序出现重大变化;2.对外决策指导思想急剧保守化和右倾化;3.对外政策手段突出军事强权主义;4.对待发展中国家更加倾向于干涉主义;5.对外政策行为方式侧重于单边主义。这些倾向将给世界格局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造成不可忽视的冲击。因此,在“9·11”后新的国际形势下,既要坚决反恐,也要坚持反霸;既要在反恐行动中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也要对个别国家利用反恐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5.
九一一事件后,国际战略格局经历了全球反恐统一战线、"志愿者联盟"与国际体系冲撞、回归地缘政治常态三个阶段。随着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动,当今地缘政治出现了新的特点:即国际关系回归现实主义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关系中军事因素的作用更加突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水平和垂直扩散依然是重要威胁。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国际反恐斗争需解决三大问题:大国需要增强战略互信,强化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国际机构的主导作用,促进地区安全合作并加强地区组织之间的合作是理想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九一一事件后,国际战略格局经历了全球反恐统一战线、"志愿者联盟"与国际体系冲撞、回归地缘政治常态三个阶段。随着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动,当今地缘政治出现了新的特点:即国际关系回归现实主义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关系中军事因素的作用更加突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水平和垂直扩散依然是重要威胁。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国际反恐斗争需解决三大问题:大国需要增强战略互信,强化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国际机构的主导作用,促进地区安全合作并加强地区组织之间的合作是理想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原各加盟共和国的纷纷独立,中亚在全球地缘政治和战略上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本文在详细分析中、俄、美三国与中亚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三国对中亚所持的政治态度及其地缘政治战略,特别是在“9·11”事件后大三角关系在中亚的演变,阐明了“上海合作组织”在中亚的重要地位及影响力,并大胆预测在一定时期内,三国将在中亚地区,以反恐合作为契机,共创“三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伊拉克战争正在又一次使国际形势发生带有阶段性的重大变化。这虽然是一场双方力量极为悬殊、规模有限的局部战争 ,但它已牵动全世界。和标志着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发生阶段性变化的“9·11”事件一样 ,这次仍然首先体现在头号大国美国身上。“9·11”后 ,美国国内同仇敌忾 ,举国支持政府的反恐战争 ;国际上普遍受到同情和支持 ,初步建立起国际反恐战线 ,在阿富汗比较顺利地进行了一场反塔利班战争。但美国保守势力中的强硬派 ,却借势推行筹谋已久的以美国模式改造世界并加以控制的霸权计划 ,因而在安全问题上提出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 ,在外…  相似文献   

9.
中亚的恐怖主义探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亚恐怖主义产生的内因主要是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极端化 ;民族分裂主义的滋生与蔓延 ;经济、社会问题严重 ;中亚国家在宗教政策上出现失误与偏差。中亚恐怖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外因主要是 :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的渗透 ;车臣恐怖主义的冲击 ;塔利班的影响与支持 ;以本·拉登为首的国际恐怖主义的支持 ;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亚反恐斗争的干预。中亚恐怖主义产生原因的复杂性决定了中亚国家的反恐斗争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9·11",之后,"反恐"在成为一个世界流行新名词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个产业的大发展--在反恐法律陆续颁布后,美国、欧洲的保安公司像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保安顾问也在大公司里觅到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1.
美国"9·11"事件之后,世界范围内恐怖活动频发,东南亚国家因其地缘政治等因素成为了恐怖活动的重灾区,我国西南边境地区与东南亚国家相邻,反恐形势日益严峻,虽然该地区陆地口岸的联检部门采取了相应措施来预防和打击恐怖活动,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文章在深入研究西南边境地区口岸反恐形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口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是一个多样性、发展的不平衡性十分突出的地区。东盟要在这样的地区建立一个以经济合作、政治-安全合作和社会文化合作为核心的"东盟共同体",无疑面临着巨大困难。本文认为:东盟的共同体建设是"在多样化中求统一",尽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矛盾,但各国之间合作发展的"统一性"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集体行动困境难以解决、美国"双重标准"反恐加深合作的困难、国际恐怖主义出现的新特点、国际反恐问题的严峻性与其关注程度下降的矛盾等几个方面对当前国际反恐合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分析,意在使人们对国际反恐合作现状有更加清醒地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并促使中国在反恐问题上制定出正确的安全战略和对外战略。  相似文献   

14.
"9·11"事件对于世界来说就像其事件本身一样具有爆炸性.时隔两年,"9·11"事件对于国际关系的影响已渐渐明朗.就美国而言,其影响有三方面一是导致了美国国家安全观念和安全战略重点的转变;二是催化了布什主义的出台;三是加速了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步伐.就世界而言,其影响有四方面一是重新整合了大国关系;二是导致了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失衡;三是传统国际法与国际秩序遭受严重挑战;四是单极多极之争异常激烈,世界格局走到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5.
美中关系的新稳定:原因与结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过去的两年中 ,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发生了相当大的转变 ,美中关系进入了自 1989年以来最好的时期。许多分析家认为所有这些进展完全得益于“9·11”事件以后的全球反恐合作。其实反恐合作仅仅是中美双边关系得到发展的原因之一 ,而并不是惟一原因。作者通过对中美双方各方面要素的剖析来解释中美关系取得进展的原因 ,并对未来中美两国间可能持续的稳定关系与合作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6.
“9·11”后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上海合作组织面临非常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更多的地区不稳定因素。纵观上海合作组织对“9·11”事件和阿富汗反恐怖战争的反应,可以将上海合作组织所面临的挑战分为四个层面。第一,最直接的挑战首先来自该组织本身,这关系到上海合作组织将来能否在该地区的安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第二,上海合作组织中亚成员国在反恐怖战争中和结束后与美国合作的程度,正在对该组织的凝聚力构成极大的考验。第三,美俄关系的深刻变化必将对中俄关系的走势产生微妙的影响,而中俄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第四,“9·11”后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最重大的外部挑战是,美军进驻中亚国家及其对中亚地缘政治、地区安全形势和周边大国关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东地区的反恐形势依然严峻,并呈现出“基地”意识形态化,“贴牌”恐怖活动增加;攻击目标趋向“软性”,“石油恐怖主义”初露端倪;“基地”组织完成重组,伊拉克成为新基地等三大新特点。随着中国与中东地区关系的日益密切,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和国际反恐合作中的重要一员,其在中东反恐斗争中的作用也将不断增强。中国不仅在联大和安理会积极支持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国际反恐合作,加强与中东国家的反恐协商,而且还积极参与中东热点问题的解决,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中东地区的扩散。  相似文献   

18.
"9·11"事件发生后,国际恐怖主义受到国际社会围剿.但是,美国反恐战争中的失误导致了反美主义和圣战恐怖主义的扩散,使"9·11"后国际恐怖主义呈现新的特征:"基地"意识形态化、圣战全球化、组织形态的网络化分散化、成员的年轻化、目标对象的泛化和软化,以及追求恐怖效应最大化.国际恐怖主义将成为国际社会长期严峻的挑战.动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危险不断增长.不同类型的恐怖主义组织趋于联合.  相似文献   

19.
恐怖主义定义是认识恐怖主义问题、从事国际反恐合作、制定国家反恐政策的理论基础。但是,目前恐怖主义定义的主要动机来源于政治需求,而非学术动机。并且,恐怖主义定义方式本身,无论是功能主义还是从恐怖主义的本质出发,都遭遇严重的逻辑问题。达成一个统一的、普遍有效的恐怖主义定义不仅仅在现实中不可能,而且在理论层面也难以实现。多元化的恐怖主义定义反映了现实世界的多元特征,既是学术的,也是客观的。  相似文献   

20.
萨达姆之后:美国中东霸权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以美国中东霸权未来所面临的挑战为线索 ,前瞻伊拉克战争对中东政治和世界政治的影响 :在安全层面 ,美国将面对伊斯兰极端主义恐怖势力反弹的挑战 ;在推进中东民主化方面 ,美国将面临西方与阿拉伯伊斯兰政治传统在民主理念上的矛盾 ,同时在现实领域中也面临着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借民主化崛起的压力以及如何处置盟友君主专制制度的困境 ;在文化方面 ,“9·11”事件后在美国媒体推波助澜下日趋彰显的“文明冲突”的阴影将更加迫近 ;在美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方面 ,对于中东国家中的盟友与半盟友国家 ,如何避免“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造成的消极影响 ,而使双方关系得以修复和巩固 ;对于“无赖国家”和“邪恶轴心” ,美国是否有决心和能力义无反顾地依次进行整治 ,都对美国的中东霸权战略构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