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加入WTO后的中国,国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银行国际保理业务日浙成为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的非常重要的融资手段,我国商业银行已经越来越重视国际保理业务的开展,由于我国缺乏专门针对该项业务的法律和监管规章,因此探讨国际保理业务中银行面临的法律风险甚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浅析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雅楠 《财会月刊》2005,(11):70-71
国际保理是一项集结算、融资、账务管理及风险担保等功能于一体的金融创新业务.在国际贸易中运用保理业务可以促进贸易发展.发展国际保理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保理业务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本文对这些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国际保理作为一种综合性国际贸易手段,与传统贸易结算手段相比能够有效降低国际贸易中的违约风险、商业信用风险、政策风险等风险,使用国际保理业务还能缩短企业资金周转周期,增加企业现金流等,因此近年来国际保理业务发展迅速。2010年以来我国保理业务迅速增长,目前保理业务交易额跃居世界第二,但与国际保理历史悠久的欧洲国家相比,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在法律体系、信用机制、普及程度等方面都相对欠缺。为满足我国保理业务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本文从法律机制、社会信用体系、协会机制方面,并站在商业银行保理商以及进出口企业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洁 《会计之友》2007,(8Z):73-73
国际保理业务已成为国际贸易主要的结算方式之一、但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很不稳定,还存在一些问题,应从完善市场、控制风险、加快软件和硬件的建设上加以应对,以加快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际保理业务在国际范围内已是一项比较成熟的业务,但在我国内地由于起步较晚,再加上政策制度、运作管理和金融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在保理业务领域的竞争力。 一、中外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和全球买方市场的形成,赊销结算比例逐年上升,国际保理业务发展迅速。本文在阐述国内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具体情况的前提下,对其在拓展业务过程中面对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期望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国际保理业务在国际结算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7.
国际保理业务已成为国际贸易主要的结算方式之一.但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很不稳定,还存在一些问题,应从完善市场、控制风险、加快软件和硬件的建设上加以应对,以加快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9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空前影响,国际贸易市场竞争激烈,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很大的改变,买方市场已经形成,赊销盛行。我国作为出口量大、出口产品结构相对单一的贸易大国,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金融市场,探究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丹 《价值工程》2010,29(10):31-32
国际保理业务是集应收账款回收、贸易融资、坏账担保、买方资信调查与销售分户账管理等内容为一体的的新型综合结算融资方式。其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繁盛以来,已在欧美发达国家成熟应用。我国引进保理业务仅二十年时间,目前其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针对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现状,从商业银行开展保理业务角度出发,全面探究了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滞后的原因等。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保理业务运用方法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中小企业实施应收账款保理业务重要性(一)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概念及分类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发生后企业除了积极催收以外,还可以利用近年来商业银行在国内新开展的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来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相似文献   

11.
王芬 《财会月刊》2013,(5):61-62
一、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定义和特点"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是企业将赊销形成的应收账款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转让给商业银行(以下简称保理商),以取得银行的流动资金支持、加快企业资金周转的业务。同时,在部分应收账款保理业务中保理商还向企业提供信用控制、销售分账户管理、债权回收和坏账担保等其他相关专业服务。  相似文献   

12.
我国商业银行自20世纪90年代开展国内保理业务以来,近几年发展势头极为迅猛,年业务量从2008年的近300亿欧元迅速增长到2010年的1199.6亿欧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00%。国内保理作为一种新型金融产品,对企业而言,可盘活企业应收账款、改善财务结构、加速资金周转、解决因抵押不足的融资难题:对银行而言,既可促进信贷结构调整、降低信贷风险,又可增进创新、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但随着国内保理业务的持续快速增长,出现了一些风险隐患,应引起商业银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国际保理业务的分析与研究,阐述了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与特点以及我国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必要性,提出了发展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现代保理由19世纪美国近代商务代理活动发展演变形成.我国最早的国际保理业务发生在1987年.在华语地区国际保理曾有过多个译名.1991年,我国对外经济贸易部组织外贸部门和银行部门的专业人员赴欧洲考察国际保理业务,最后确定中国内地使用"国际保理"这一名称,该名称遂得到以公认并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各国间贸易迅速发展,国际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国际结算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贸易商的需要,随之而来的新型国际结算业务——国际保理、包买票据逐渐在国际贸易领域展开。此两种业务形式有没有具体的适用范围,其优缺点在哪里,本文就此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大体的选择标准,以期对外贸实践领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研究保理业务的发展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是企业、银行以及政府监管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国际保理和国内保理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促进我国保理业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一、国际业务客户结构总体情况 在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中,作为商业银行,要扩大今后的国际业务量,创造更多的利润,合理地分析国际业务的客户结构,强化今后工作重点是势在必行的。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18.
融资难是困扰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保理已经成为欧美小微企业一种有效的融资渠道和财务结算方式,但我国传统的国内保理业务主要应用在大企业之间,小微企业叙做保理业务仍存在很多障碍。目前国内一些银行正在进行一种新型保理业务的探索,即反向保理。充分利用国内商业银行的优势开展反向保理业务,一方面可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降低整个供应链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让银行跳出"大客户偏好"的激烈竞争,更多地参与到贸易活动中,开创供应链金融的蓝海。  相似文献   

19.
近来,由于人民币连续升值且存在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出口企业签订合约日趋谨慎,导致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遭遇小幅度冷场。事实上,国际保理业务是出口商尤其是中小企业规避汇率变动等风险的一个较好选择,并且它已经在欧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根据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现状,分析了其发展较缓慢的原因,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和我国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柜面业务品种和业务量不断扩大,会计风险也不断显现并日趋增加。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会计风险涉及面广,损害银行声誉,造成银行资金损失的事件时有发生,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实现商业银行安全、稳健发展始终是现代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