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核心的风险。现代金融体系流动性环境的变化给商业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2013年我国银行业爆发的两次"钱荒"事件充分暴露出银行业结构性变化所积累的流动性风险隐患。本文主要从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环境的新变化出发,探究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提出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开宇  熊飞 《银行家》2014,(4):74-77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由此可以看出中央领导层已经将金融市场的发展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心,并且突出了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在金融市场中,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对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3年6月20日我国金融系统的流动性受到了严峻的考验,shibor的隔夜拆借利率突然上涨了578个基点至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入进行,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逐渐成为焦点。流动性过剩会导致过度竞争,放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和利率风险,影响金融体系运行效率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经济结构性失衡是流动性过剩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之一。当前,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市场多元化格局加速推进,作为我国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面临诸多业务转型和流动性管理压力。以郴州为例,近年来,郴州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总体稳健,但受农信社改制和业务经营转型等因素影响,其流动性呈现新特点,并对流动性风险管理带来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郭蒸 《金卡工程》2009,13(9):189-190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成为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央行为应对"流动性过剩"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效果却差强人意.本文认为我国目前的流动性过剩本质上是资产市场的"投机性资产流动过剩"而非全面的流动性过剩,其外部原因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国际"热钱"的流入,根源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和金融体系不发达,建议以稳定汇率为前提,打击"热钱"的流入,并积极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金融体系改革,合理引导资金流入真实投资领域.  相似文献   

6.
流动性风险对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体系的冲击在此次美国次贷危机中充分显现。对于我国而言,类似的流动性风险集中体现在开放式基金领域。一旦投资者预期发生变化,基金的大面积赎回可能导致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并引发“基金赎回—股价下跌—赎回放大-股价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从而影响金融稳定。因此应做好应对准备,以维护股票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能帮助商业银行决策者科学判断金融体系可能面临的流动性冲击、承压能力及传染性风险,制定恰当的流动性管理决策,可以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例,假定在存款准备金上升和存款流失的压力测试情景下,通过分析流动性缺口率、备付金率、存贷比等相关流动性指标变化对其影响程度来评估城市商业银行可能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以及其管理防范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能帮助商业银行决策者科学判断金融体系可能面临的流动性冲击、承压能力及传染性风险,制定恰当的流动性管理决策,可以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例,假定在存款准备金上升和存款流失的压力测试情景下,通过分析流动性缺口率、备付金率、存贷比等相关流动性指标变化对其影响程度来评估城市商业银行可能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以及其管理防范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流动性风险一直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但是自从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之后,流动性风险便成了美国金融危机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的关键点,流动性风险由此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成为整个金融体系的核心风险,同时在商业银行的运营当中也一直有流动性风险的存在。因此,危机之后的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要首先加强流动性风险的监管。  相似文献   

10.
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下,市场危机的核心是流动性的丧失。"市场参与者行为的集体反应"导致市场流动性的动态变化具有外部性效应,会影响到资金流动性的变化,甚至导致整个社会总体流动性在短期内发生逆转,造成金融体系的不稳定。监管当局应该把握市场流动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以"流动性"为核心的政策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国家金融信息平台"新华08"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和统计部门的数据,结合十年来我国实际经济运行状况和全球经济形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影响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水平的指标进行了选择,并且采用因子分析法做出了定量的测度。结果表明,十年来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水平有了长足的改善,其中流动性风险逐渐减少,信用风险和外汇风险不断波动。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防止突然的流动性反转、严控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带来的信用风险、提高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和管理工具的操作水平以合理配置外汇资产。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以来,我国融资结构发生变异,主要表现在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银行表外融资类业务和民间借贷资本的大幅度增加。融资结构变异增加了市场上的流动性,也给市场带来流动性风险,但是由于我国融资结构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以银行体系为主的融资格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我们认为金融体系没有发生流动性问题,不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出世界各国金融监管体系在流动性风险防范上的较大不足,流动性风险逐渐受到全球金融界的特别关注。从2012年开始,中国银监会陆续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等规定,确定了以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等为核心的监管标准,加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本文选取了银行业中的较"弱势"群体——农商行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商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肖崎 《新金融》2012,(4):15-20
现代金融体系下,金融危机多起因于金融市场,市场危机的核心是流动性的丧失。次贷危机突显了流动性对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的重要性。本文主要研究市场流动性动态变化的规律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文章认为,市场流动性不再仅仅是单个市场的流动性程度,更重要的是"市场参与者行为的集体反应"导致市场流动性的动态变化,这种变化具有外部性效应,会影响到资金流动性和货币流动性的变化,甚至导致整个社会总体流动性在短期内发生逆转,造成金融体系的不稳定。监管当局应该把握市场流动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以"流动性"为核心的政策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在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银行部门的资金来源继续保持稳定,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较低。对于目前中国金融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中国需建立综合宏观审慎框架以衡量并管理系统性风险。监管部门亟需明确对于影子银行、金融控股公司等机构的监管法规以防范和管理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中国80家商业银行2006~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使用动态面板GMM方法检验了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的顺周期性。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存在显著顺周期特征。即在不同的经济阶段,商业银行对资产的配置会出现亲周期特征。商业银行会根据宏观经济的表现相应地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这会加剧经济周期的振幅。顺周期特征的存在会使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出现过度积聚。现阶段,"调结构"的经济任务会牺牲经济增速,这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因此"稳增长"与"调结构"同样重要。同时,相应的监管要求和监管措施应作出差异化、动态化的调整,以减少商业银行业务转换对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保证经济运行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是一个地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保持流动性是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正常经营的重要前提,因此监测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的流动性,加强对其流动性风险的监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辖内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流动性风险基本现状的梳理,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实证分析了银行机构的流动性水平,总结出流动性风险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马玥  丁鑫 《上海金融》2022,(9):46-57
商业银行资本与流动性监管是维持银行审慎经营的重要支柱。本文选取2007-2020年间我国36家上市银行的季度数据,实证检验资本与流动性监管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行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均能够有效降低系统性风险,但二者未能有效地发挥协同作用。银行监管约束的作用机制为降低银行风险承担与杠杆率,削弱个体银行与系统之间的关联,从而抑制系统性风险。在资本监管与不同流动性监管指标的组合下,净稳定融资比与资本监管政策的组合效果最为明显。随着监管压力阈值的增加,资本监管与流动性监管的协同效应表现不佳,监管约束对非系统重要性银行更加有效。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优化审慎监管体系结构、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经营中的流动性、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宗华 《新金融》2003,(2):34-36
一、流动性、流动性风险与银行挤兑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存款者的提现需求和借款者的正当贷款需求的能力.流动性是银行的生命线,也是整个金融体系及至整个经济体系对流动性需求的保证.盈利性和流动性是银行风险管理首先要解决的一对矛盾.如果银行持有大量的高流动性资产,当然可以减少流动性风险,但是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的收益.  相似文献   

20.
8月24日,欧央行执行委员会委员伊莎贝尔·施纳贝尔在欧洲经济协会年会(EEA)上作了关于"非银行金融的兴起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的主题发言.金融危机以来,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数量显著增加,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也显著增强,其兴起扩大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同时也为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来了新的风险.非银行金融可能导致流动性错配,影响非金融主体在经济下行期间吸收损失的能力,从而引起系统性风险,损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因此,监管部门应高度关注非银行金融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